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工厂的燃料煤中硫的质量分数为0.32%,该工厂每天燃烧这种煤10t,计算:

(1)如果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每天可产生的SO2的质量为多少t;

(2)这些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正确答案

(1)0.64t  (2)224m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现有四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盛有硫酸、BaCl2溶液、盐酸和不知名称的某正盐溶液M,将四种试剂分别标为A、B、C、D,取少量试剂分别进行实验得到如表格所示关系(其中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M溶液进行焰色反应为黄色)。

 

(1)写出试剂名称:A       ,B       

(2)写出生成X的离子方程式:       

(3)有人认为M是Na2CO3,此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如认为正确,请说明推断的依据                 ,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4)若A、硝酸、D三种溶液混合后仍有沉淀,则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1)氯化钡溶液 硫酸

(2)SO42-+Ba2=BaSO4

(3)不正确 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的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3SO32-+2H+2NO3-+3Ba2=3BaSO4↓+2NO↑+H2O

由B与D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及气体的性质和已有物质组成知,B是盐酸或硫酸、D是碳酸盐或亚硫酸盐,再结合A与B反应能生成沉淀知B只能是硫酸,A是BaCl2溶液。A、硝酸、D三种溶液混合后能得到沉淀,此种沉淀是BaSO4,则M应该是Na2SO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按反应中的理论值,SO2和O2的体积比为2:1,但实际生产中这个比值是多少?为什么?

(2) 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尾气以5 m3/h的速率与20 L/h速率的氨气混合?

(3) 若该厂每天排放10000 m3尾气,求该厂每月(按30天计算)可得到(NH4)2SO4的质量为多少?

正确答案

(1)根据2SO2+O2≒  2 SO3,SO2和 O2按2:1(体积比)的理论值反应,但实际上v(SO2):v(O2)=0.2%:10%=1:50。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廉价的氧气的浓度,可使反应:2SO2(g)+O2(g) ≒  2 SO3(g)向生成三氧化硫方向移动,这样可以增大较贵重的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2)                                         2NH3  ~    SO2

2            1

V(NH3)    5×103×0.2%L/h  v(NH3)=20L/h

(3)根据2SO2+O2≒  2 SO3,以及SO3+H2O+2NH3=(NH4)2SO4

得关系式:   SO2  ~ 2NH3~(NH4)2SO4

22.4L            132g

107L×0.2%×30        m[(NH4)2SO4]

m[(NH4)2SO4]=3.54×106g=3.54t

(1)根据2SO2+O2≒  2 SO3,SO2和 O2按2:1(体积比)的理论值反应,但实际上v(SO2):v(O2)=0.2%:10%=1:50。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廉价的氧气的浓度,可使反应:2SO2(g)+O2(g) ≒  2 SO3(g)向生成三氧化硫方向移动,这样可以增大较贵重的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3)                                         2NH3  ~    SO2

2            1

V(NH3)    5×103×0.2%L/h  v(NH3)=20L/h

(3)根据2SO2+O2≒  2 SO3,以及SO3+H2O+2NH3=(NH4)2SO4

得关系式:   SO2  ~ 2NH3~(NH4)2SO4

22.4L            132g

107L×0.2%×30        m[(NH4)2SO4]

m[(NH4)2SO4]=3.54×106g=3.54t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将SO2和O2以体积比为1:3混合后,通入接触室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达平衡时,在同温、同压下测得反应前与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之比为71:80。求SO2的转化率?并回答SO2接触氧化为SO3时不采取加压措施的原因。

正确答案

90%    在工业上不加压,SO2的转化率就达90% 以上,已经很高,若再加压SO2的转化率提高不大,但对设备的要求要提高许多,故没有必要再加压。

这是一道关于化学平衡和转化率的综合计算题。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同体积气体的质量之比,且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可得出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体积的反比。设反应前混合气体中SO2的体积为1 L,O2应为3 L达平衡时SO2的转化的体积为x 。

2SO2(g)+O2(g) ≒  2 SO3(g)   总体积

V/L(起始)  1      3         0         4L

V/L(转化)  2x     x       2x

V/ L(平衡)1-2x    3-x       2x        4-x

根据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体积的反比,可得:

71:80=(4-x):4   x=0.45L,则转化的二氧化硫为0.9L,

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0.9L÷1L×100%=90%

在工业上不加压,SO2的转化率就达90% 以上,已经很高,若再加压SO2的转化率提高不大,但对设备的要求要提高许多,故没有必要再加压。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C1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是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1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 实验a目的是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1,理由是        

(4)现象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1-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1,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正确答案

(1)2Cl2+2Ca(OH)2 =Ca(ClO)2+CaCl2+2H2O。(2)漂白性。(3)①检验氯气。②SO2也能和酸化的硝酸银生成白沉。 (4)要证明现象II中黄绿色为溶液酸性的增强引起的,可以在原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即可。(5)①CaSO4。②Cl2+SO2+2H2O===2Cl-+4H++ SO42-

(1)考查氯气与石灰乳的反应,基础方程式2Cl2+2Ca(OH)2 =Ca(ClO)2+CaCl2+2H2O(2)漂粉精中ClO-水解显碱性、同时具有漂白性(3)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检验氯气,不能说明白雾为HCl的原因为:SO2也能和酸化的硝酸银生成白沉(4)要证明现象II中黄绿色为溶液酸性的增强引起的,可以在原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即可(5)X为CaSO4黄色褪去的方程式也为基础方程式Cl2+SO2+2H2O=2Cl-+4H++ SO42-

(1)C1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是2Cl2+2Ca(OH)2 =Ca(ClO)2+CaCl2+2H2O。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漂白性。

(3)① 实验a目的是检验氯气。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1,理由是SO2也能和酸化的硝酸银生成白沉。

(4)要证明现象II中黄绿色为溶液酸性的增强引起的,可以在原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即可。

(5)①CaSO4。②Cl2+SO2+2H2O===2Cl-+4H++ SO42-

本题以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考查综合实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4分)某同学想通过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实验,探究S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

请分析:Ⅰ.装置B的作用                        装置D的作用                            

Ⅱ.如何检验反应中是否有O2生成                           

Ⅲ.对C中固体产物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只有Na2SO3  假设2:只有Na2SO4

假设3:                                                

(1)若按假设2进行,反应方程式为                               

(2)若Na2O2反应完全,为确定C中固体产物的成分,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得出结论:假设2成立

该方案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                          

(3)若假设2成立,反应前后C管增加6.4g ,请计算10g含有杂质的Na2O2固体中,Na2O2的质量分数为             (所含的杂质不与SO2发生反应)

正确答案

(1)  Na2O2 + SO2 ="==" Na2SO4 

Ⅰ、浓硫酸有吸水性,能吸收二氧化硫中的水分,防止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而干扰二氧化硫;碱石灰是干燥剂,能吸收水分,防止水蒸气的干扰;碱石灰是碱性物质,能吸收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防止污染大气,故答案为:干燥SO2气体,防止水蒸气与Na2O2反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与Na2O2反应,同时吸收过量的SO2,以免污染空气;

Ⅱ、用带火星的木条可检验氧气,故答案为: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干燥管口a,观察其是否燃烧;

Ⅲ、推理法可以推出:假设3:是含有亚硫酸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故答案为:有Na2SO3和Na2SO4

(1)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钠的原理方程式为:Na2O2+SO2=Na2SO4,故答案为:Na2O2+SO2=Na2SO4

(2)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如果含有亚硫酸钡,加入硝酸后,会将之氧化为硫酸钡,不能得出结论:产物是Na2SO4,故答案为:否;HNO3有氧化性,据此不能确定产物是Na2SO3还是Na2SO4或二者兼有;

(3)如果根据(m2-m1)等于参加反应的SO2质量,推断生成Na2SO3的质量为(m2-m1)×126/64g,但是该反应中吸收SO2同时有O2产生,所以( m 2-m 1)不等于参加反应的SO2质量,故该推算不合理,故答案为:因为该反应中吸收SO2同时有O2产生,所以(m2-m1)不等于参加反应的SO2质量,故该推算不合理;

(4)若假设2成立,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硫的反应为:Na2O2+SO2=Na2SO4,则增重等于参加反应的SO2质量,则参加反应的Na2O2物质的量n(Na2O2)==0.1mol,质量为7.8g,质量分数为78%;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和实验装置的选择,是一道综合知识题目,难度较大.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亚硫酸钠中的+4价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现有试剂:溴水、Na2S溶液、 Na2SO3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氨水。

(1)要证明Na2SO3具有还原性,应选用的试剂有_____,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证明Na2SO3具有氧化性,应选用的试剂有_____,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溴水、Na2SO3溶液    溴水颜色逐渐褪去     SO32-+Br2+H2O=SO42-+2Br-+2H+

(2)Na2S溶液、Na2SO3溶液、稀硫酸    有淡黄色的沉淀生成     SO32-+2S2-+6H+=3S↓+3H2O

要证明Na2SO3具有还原性,只能选择氧化剂溴水,且溴水会褪色;要证明Na2SO3具有氧化性,应选用还原剂Na2S溶液,并选择稀硫酸作为酸性介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铜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 H2SO4(浓)  CuSO4+ SO2↑ + 2 H2O,其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或“降低”),被             (填“氧化”或“还原”,下同),浓H2SO4      剂;在该反应中,若消耗了0.5 mol Cu,则标准状况下生成SO2的体积约为        L。

正确答案

27、升高   氧化   氧化    11.2L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浓硫酸做氧化剂还有酸的作用。在该反应中,若消耗了0.5 mol Cu,则标准状况下生成SO2为0.5mo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6分)指出硫酸在下列用途或反应中表现的性质

(1)实验室制取H2      ;(2)可用作H2、SO2等气体的干燥剂          

(3)铝制容器可盛放浓H2SO4           ;

(4) 浓H2SO4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5)浓H2SO4溶解金属铜        (6)浓H2SO4加到浓盐酸中产生白雾       

正确答案

(6分)(1)  B  ;(2)  C (3);(4)   BD (5)  BE (6)  C 

(每空1分,漏选不给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6分)某教师在课堂上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浓硫酸与铜是否发生反应,并探讨反应所产生气体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试管乙中发生的        现象说明了铜和浓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该现象还能说明产生的气体具有      性。

(2)写出试管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3)试管乙口部浸有碱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此防范措施也说明产生的气体是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气体,   (填“有”或“无”)毒性。

(4)SO2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酸雨pH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的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酸雨的成分,该同学取某一时段的这种雨水V L,加入0.5 mol/L的B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时,恰好消耗40.00 mL Ba(OH)2溶液。请计算:

①该雨水中共溶解SO2的体积是     mL(标准状况)。

②若生成沉淀物的质量为4.50 g,则沉淀物的组成为        (填写化学式)。

正确答案

(每空2分,共16分)

(1)品红溶液褪色;  漂白

(2)

(3)吸收SO2;  酸性;  有

(4)448;    BaSO3和BaSO4

下一知识点 : 氨硝酸硫酸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硫和氮的氧化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