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硫和氮的氧化物
- 共10865题
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有一种X-(X-为Cl-、Br-、I- )离子,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卤族元素中,其单质的氧化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所以卤族元素中原子序数小的单质能置换出原子序数大的单质,
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有一种X-(X-为Cl-、Br-、I- )离子,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二者发生置换反应,说明甲中含有Br-,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加入的物质和溴不反应,则为Cl-,则乙是I-,故选A.
下表是某地区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的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①碘是合成下列哪种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______.
A.胰岛素 B.甲状腺素
C.生长激素 D.雄性激素
②长期生活在缺碘山区,又得不到食盐的供应,易患______.
A.甲状腺亢进 B.贫血症
C.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D.糖尿病
③食盐中加碘,这碘指的是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单质”).
(2)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我国以前在食盐中加碘化钾加工碘盐,1989年后逐步改用碘酸钾(KIO3)加工碘盐.主要原因是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与碘化钾比较更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4)若上述(3)中加入不同碘盐的两种食盐混用,在酸性条件下会产生对健康有害的碘单质.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碘属于智力元素,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缺碘易患甲状腺肿,故选B;
②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故选C;
③食盐中加碘,这碘指的是元素而不是碘单质,故答案为:元素;
(2)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该化合物中K元素化合价为+1价、O元素化合价为-2价,所以I元素化合价为+5价,故答案为:+5;
(3)碘化钾中碘离子易被氧气氧化而生成碘,碘易升华,碘酸钾不易被氧气氧化,所以碘酸钾较稳定,故答案为:稳定;
(4)在酸性条件碘酸根离子和碘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碘单质,离子方程式为:IO3-+5I-+6H+=3I2+3H2O,
故答案为:IO3-+5I-+6H+=3I2+3H2O.
解析
解:(1)①碘属于智力元素,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缺碘易患甲状腺肿,故选B;
②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故选C;
③食盐中加碘,这碘指的是元素而不是碘单质,故答案为:元素;
(2)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该化合物中K元素化合价为+1价、O元素化合价为-2价,所以I元素化合价为+5价,故答案为:+5;
(3)碘化钾中碘离子易被氧气氧化而生成碘,碘易升华,碘酸钾不易被氧气氧化,所以碘酸钾较稳定,故答案为:稳定;
(4)在酸性条件碘酸根离子和碘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碘单质,离子方程式为:IO3-+5I-+6H+=3I2+3H2O,
故答案为:IO3-+5I-+6H+=3I2+3H2O.
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并配平CCl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
(2)整个反应过程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3)把KI换成KBr,则CCl4层变为橙红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据此请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进行:HBrO3+HCl→Br2+Cl2+H2O (未配平)______ (填“能”或“否”)
正确答案
解:(1)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说明生成I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说明I2被进一步氧化,生成HIO3,同时氯气被还原为HCl,反应物为氯气和碘、水,生成物是碘酸和氯化氢,一个氯气分子参加反应得2个电子,一个碘分子参加反应失去10个电子,该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0,所以方程式为I2+5Cl2+6H2O=2HIO3+10HCl,
故答案为:5Cl2+I2+6H20=2HIO3+10HCl;
(2)在2KI+Cl2=2KCl+I2反应,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KI在反应中做还原剂,在5Cl2+I2+6H20=2HIO3+10HCl反应,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I2在反应中做还原剂.
故答案为:KI;I2;
(3)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强,将KI换成KBr,则生成Br2,则CCl4层变为橙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说明氧化性HBrO3>Cl2,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则有Cl2>HIO3,所以氧化性顺序为HBrO3>Cl2>HIO3;
氧化性HBrO3>Cl2,所以HBrO3+HCl→Br2+Cl2+H2O能进行.
故答案为:HBrO3>Cl2>HIO3;能.
解析
解:(1)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说明生成I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说明I2被进一步氧化,生成HIO3,同时氯气被还原为HCl,反应物为氯气和碘、水,生成物是碘酸和氯化氢,一个氯气分子参加反应得2个电子,一个碘分子参加反应失去10个电子,该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0,所以方程式为I2+5Cl2+6H2O=2HIO3+10HCl,
故答案为:5Cl2+I2+6H20=2HIO3+10HCl;
(2)在2KI+Cl2=2KCl+I2反应,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KI在反应中做还原剂,在5Cl2+I2+6H20=2HIO3+10HCl反应,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I2在反应中做还原剂.
故答案为:KI;I2;
(3)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强,将KI换成KBr,则生成Br2,则CCl4层变为橙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说明氧化性HBrO3>Cl2,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则有Cl2>HIO3,所以氧化性顺序为HBrO3>Cl2>HIO3;
氧化性HBrO3>Cl2,所以HBrO3+HCl→Br2+Cl2+H2O能进行.
故答案为:HBrO3>Cl2>HIO3;能.
把Cl2通入含11g NaBr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6.55g残渣,计算:
(1)生成的NaCl为多少克?
(2)将残渣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白色沉淀质量为多少克?
正确答案
解:(1)向含有NaBr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发生:2NaBr+Cl2=2NaCl+Br2,设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x,
2NaBr+Cl2=2NaCl+Br2 固体质量变化
206 58.5×2 89
11 xg 11g-6.55g
×2=,解得x=5.85g,
答:生成的NaCl为5.85克;
(2)将残渣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根据NaCl~AgCl↓,则NaCl为5.85克得到氯化银的质量是=14.35(g)
答:充分反应后所得白色沉淀质量为14.35克.
解析
解:(1)向含有NaBr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发生:2NaBr+Cl2=2NaCl+Br2,设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x,
2NaBr+Cl2=2NaCl+Br2 固体质量变化
206 58.5×2 89
11 xg 11g-6.55g
×2=,解得x=5.85g,
答:生成的NaCl为5.85克;
(2)将残渣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根据NaCl~AgCl↓,则NaCl为5.85克得到氯化银的质量是=14.35(g)
答:充分反应后所得白色沉淀质量为14.35克.
将0.03mol Cl2缓缓通入含有0.02mol H2SO3和0.02mol HBr的混合溶液中,在此过程中C(H+)与Cl2用量的关系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Cl2能氧化HBr,Br2能氧化H2SO3,氯气首先氧化H2SO3为H2SO4:
Cl2 +H2SO3 +H2O=H2SO4 +2HCl
0.02mol 0.02mol 0.02mol 0.04mol
H2SO3为弱酸,生成两种强酸:H2SO4和HCl,c(H+)增大,H2SO3反应完毕,消耗 Cl20.02mol,Cl2过量0.01mol,然后再氧化Br-:
Cl2 +2HBr=Br2 +2HCl
0.01mol 0.02mol
HBr全部转变为HCl,C(H+)不变;
故选:A.
据报道,在我国各地发生过多次因混合洁污剂而引起氯气中毒事件,请推测,相混合的洁污剂中最有可能含有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ClO-、Cl-、H+发生ClO-+Cl-+2H+=Cl2+H2O,可生成氯气,
因氯气可与碱反应,则只能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其它选项不具有酸性,不能生成氯气,
故选A.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为富集溴元素,请写出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设计了如下装置简图:
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①如图中仪器B的名称:______.
②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在 C 中获得纯净的液溴即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______.
③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液,则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目的是低浓度的Br2溶液在提取时消耗过多的原料和能源,转化为HBr后易被氧化剂氯气氧化为溴单质,用于富集溴元素,二氧化硫吸收溴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Br2+2H2O=H2SO4+2HBr,
故答案为:SO2+Br2+2H2O=H2SO4+2HBr;
(2)①冷凝管是实验室常见的仪器,使用时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常用于冷凝操作,
故答案为:冷凝管;
②根据沸点不同而提纯Br2,所以要控制温度计b的温度,并收集59℃时的馏分;
故答案为:控制温度达59℃;
③液溴中含有氯气杂质,可以加入溴化钠溶液来除杂,氯气可以和溴化钠反应2NaBr+Cl2═2NaCl+Br2,生成溴单质和氯化钠,然后从混合液中获得纯溴,可以加入四氯化碳,采用萃取分液法,
故答案为:NaBr;萃取分液.
解析
解:(1)①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目的是低浓度的Br2溶液在提取时消耗过多的原料和能源,转化为HBr后易被氧化剂氯气氧化为溴单质,用于富集溴元素,二氧化硫吸收溴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Br2+2H2O=H2SO4+2HBr,
故答案为:SO2+Br2+2H2O=H2SO4+2HBr;
(2)①冷凝管是实验室常见的仪器,使用时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常用于冷凝操作,
故答案为:冷凝管;
②根据沸点不同而提纯Br2,所以要控制温度计b的温度,并收集59℃时的馏分;
故答案为:控制温度达59℃;
③液溴中含有氯气杂质,可以加入溴化钠溶液来除杂,氯气可以和溴化钠反应2NaBr+Cl2═2NaCl+Br2,生成溴单质和氯化钠,然后从混合液中获得纯溴,可以加入四氯化碳,采用萃取分液法,
故答案为:NaBr;萃取分液.
不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水中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的氧化性,则氯水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故A不选;
B.碘水中含有碘单质,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故B不选;
C.溴水中溴的氧化性大于碘的氧化性,则溴水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故C不选;
D.KCl溶液与KI溶液不反应,溶液中不存在碘单质,则不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故D选;
故选D.
液溴易挥发,实验室保存时加适量水形成水封,液面仍充满红棕色的溴蒸气,现将试剂瓶倾斜,缓缓地向试管中倾倒,则可观察到首先被倒入试管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盛装液溴的瓶内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使挥发出来的溴蒸气溶解在水中而形成饱和溴水,以减少液溴的挥发,即采用“水封“,根据题意:液面仍充满红棕色的溴蒸气,表示水封的水已经是饱和的溴水了,但是液溴的密度还是大于溴水的,所以液溴在底部,将试剂瓶倾斜,缓缓地向试管中倾倒,则可观察到首先被倒入试管的是溴水.
故选C.
(2013秋•天山区校级期末)关注饮用水,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与Na2FeO4都是常用的消毒剂.
①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②工业上常用FeCl3与Cl2在碱性条件下制备Na2Fe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饮用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上述反应中若生成标况下3.36L N2,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石灰乳和氯气反应制备漂白粉,该反应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②根据题干信息,反应物为FeCl3与Cl2,生成物为:Na2FeO4、NaCl,反应为Fe3++OH-+Cl2→FeO42-+Cl-+H2O其中,铁元素化合价:+3价→+6,化合价升高了3价;氯元素化合价:0→-1,Cl2参加反应,化合价降低了1×2价,化合价变化的最小公倍数为6,所以Fe3+的化学计量数为2、Cl2的化学计量数为3,根据氯原子守恒,Cl-的计量数为6,所以离子反应为:2Fe3++16OH-+3Cl2═2FeO42-+6Cl-+8H2O,
故答案为:2Fe3++16OH-+3Cl2═2FeO42-+6Cl-+8H2O;
(2)①根据题干信息,反应物为:铝、NO3-、OH-,生成物为:N2、H2O、碱性条件下铝参加反应生成物还有AlO2-,反应中Al→AlO2-,Al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3价,共升高3价,NO3-→N2↑,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共降低10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30,故Al的系数为10,N2系数为3,由氮元素守恒可知系数为6,由Al元素守恒可知系数为10,由电荷守恒可知OH-系数为4,由H元素守恒可知H2O前面的系数为2,故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为:10Al+6NO3-+4OH-=10AlO2-+3N2↑+2H2O,
故答案为:10Al+6NO3-+4OH-=10AlO2-+3N2↑+2H2O;
②生成标况下3.36L N2,n===0.15mol,10Al+6NO3-+4OH-=10AlO2-+3N2↑+2H2O,NO3-→N2↑,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每转移30mol电子会有3mol氮气生成,所以生成0.15mol氮气,转移1.5NA电子,
故答案为:1.5NA;
解析
解:(1)①石灰乳和氯气反应制备漂白粉,该反应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②根据题干信息,反应物为FeCl3与Cl2,生成物为:Na2FeO4、NaCl,反应为Fe3++OH-+Cl2→FeO42-+Cl-+H2O其中,铁元素化合价:+3价→+6,化合价升高了3价;氯元素化合价:0→-1,Cl2参加反应,化合价降低了1×2价,化合价变化的最小公倍数为6,所以Fe3+的化学计量数为2、Cl2的化学计量数为3,根据氯原子守恒,Cl-的计量数为6,所以离子反应为:2Fe3++16OH-+3Cl2═2FeO42-+6Cl-+8H2O,
故答案为:2Fe3++16OH-+3Cl2═2FeO42-+6Cl-+8H2O;
(2)①根据题干信息,反应物为:铝、NO3-、OH-,生成物为:N2、H2O、碱性条件下铝参加反应生成物还有AlO2-,反应中Al→AlO2-,Al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3价,共升高3价,NO3-→N2↑,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共降低10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30,故Al的系数为10,N2系数为3,由氮元素守恒可知系数为6,由Al元素守恒可知系数为10,由电荷守恒可知OH-系数为4,由H元素守恒可知H2O前面的系数为2,故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为:10Al+6NO3-+4OH-=10AlO2-+3N2↑+2H2O,
故答案为:10Al+6NO3-+4OH-=10AlO2-+3N2↑+2H2O;
②生成标况下3.36L N2,n===0.15mol,10Al+6NO3-+4OH-=10AlO2-+3N2↑+2H2O,NO3-→N2↑,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每转移30mol电子会有3mol氮气生成,所以生成0.15mol氮气,转移1.5NA电子,
故答案为:1.5N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