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硫和氮的氧化物
- 共10865题
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碘水中有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A不选;
B.溴水中单质溴氧化KI反应生成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B不选;
C.氯水中氯气能氧化KI生成碘单质,则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C不选;
D.氯化钠溶液与KI不反应,不生成碘单质也不存在碘单质,则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D选;
故选D.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和漂白剂,被广泛用于医院、宾馆、家庭等的卫生消毒.回答有关问题.
(1)“84”消毒液显碱性,原因是发生水解反应:ClO-+H2O⇌HClO+OH-.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25℃时某“84”消毒液pH为10,35℃时pH为11,则温度升高,K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②测定“84”消毒液的pH,应该选用______.
A.干燥的pH试纸 B.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 C.pH计(或酸度计)
(2)在烧杯中盛放25mL某浓度的“84”消毒液,在光照下对其消毒效果的变化进行探究,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a-b段导致消毒效果增大的主要反应是:______.
②b-c段导致消毒效果减弱的主要反应是:______.
(3)有一则报道称:有人在清洗卫生间时,因为把“84”消毒液和某清洁剂(含盐酸)混合使用,发生了中毒事故.原因是______.
(4)利用图2所示装置和试剂可以制得少量“84”消毒液.
①a电极的名称是______.②y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增大
C
2ClO-+CO2+H2O=2HClO+CO32-
2HClO2HCl+O2↑.
NaClO和HCl反应生成Cl2或ClO-+Cl-+2H+=Cl2↑+H2O
负极
2Cl--2e-=Cl2↑.
解析
解:(1)①水解平衡常数表达式K=;升高温度,PH增大,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大,次氯酸的浓度增大,次氯酸根离子的浓度减小,所以K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
②“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
A、“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能使干燥的pH试纸褪色,故A错误;
B、“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能使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褪色,故B错误;
C、“84”消毒液不改变pH计(或酸度计),故C正确;
故选C;
(2)①次氯酸是比碳酸还弱的酸,次氯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钠2ClO-+CO2+H2O=2HClO+CO32-,增大了次氯酸的浓度而使消毒效果增大,
故答案为:2ClO-+CO2+H2O=2HClO+CO32-;
②次氯酸不稳定,在光照下能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2HClO 2HCl+O2↑,降低次氯酸的浓度,所以消毒效果降低,
故答案为:2HClO 2HCl+O2↑;
(3)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盐酸有还原性,次氯酸钠能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有毒,所以把“84”消毒液和某清洁剂(含盐酸)混合使用会发生中毒事故,
故答案为:NaClO和HCl反应生成Cl2或ClO-+Cl-+2H+=Cl2↑+H2O;
(4)①由图2知,装置和试剂可以制得少量“84”消毒液,如果是x电极产生氯气,氯气会从导管口导出,从而得不到消毒液,所以只能是y电极产生氯气,即y电极为阳极,x电极为阴极,所以a为负极,b为正极,故答案为:负极;
②y为阳极,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氯离子的放电能力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放电能力,所以氯离子在阳极上放电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故答案为:2Cl--2e-=Cl2↑.
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溴水中溴单质的物质的量明显减少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化钾和溴单质之间不会发生反应,溴水中溴单质的物质的量不会改变,故A错误;
B、溴水中溴单质是溶质,再加入溶剂水,溶质溴单质的物质的量不会改变,故B错误;
C、CCl4加入溴水中,溴水中溴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溴单质会从水中转移向四氯化碳中,溴单质的物质的量明显减少,故C正确;
D、溴单质和溴化钾之间不会发生任何反应,溴水中溴单质的物质的量不会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生产自来水时要用氯气消毒.市场上某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出售.为辩别真假,可用某种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酚酞遇到纯净水和自来水均显无色,无法鉴别,故A错误;
B、因纯净水中不含氯离子,而自来水中含氯离子,向样品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变浑浊的自来水,反之是纯净水,可以鉴别,故B正确;
C、向纯净水和自来水中加入氯化钠均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无法鉴别,故C错误;
D、氢氧化钠可以和自来水成分反应,但是不会出现明显现象,和纯净水之间不反应,无法鉴别,故D错误.
故选B.
2010年1月12日海地当地时间16时53分(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3分),海地遭遇500年来最强地震,在抗震救灾中要用大量漂白粉和漂白液杀菌消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是混合物;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是混合物,故A错误;
B、因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故B正确;
C、因为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浓度太低成本较高,工业上通常用石灰乳与氯气反应制取漂白粉,故C错误;
D、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故D错误.
故选B.
“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该消毒液无色,pH大于7,对某些有色物质有漂白作用.你认为它可能的有效成分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84消毒液”是由氯气和NaOH反应后得到的消毒剂,主要成分为NaCl和NaClO,其中具有漂白性的原因是NaClO与酸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所以有效成分为NaClO,且二氧化硫为气体,碳酸钠不具有漂白性,KMnO4为紫色溶液与无色不符,
故选D.
下列有关含氯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次氯酸钠是强电解质,故A错误;
B.22.4LH2(标况)的物质的量是1mol,理论上需要转移2NA个电子,故B错误;
C.氯化氢的水分子的作用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但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加热条件下,氯酸钾能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氯酸钾是氧化剂,氧气是氧化产物,所以固体时的氧化性比氧气强,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气的氧化性较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变价金属铁氧化到最高价,故A正确;
B、工业上常用H2和Cl2直接化合的方法生产氯化氢,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可以制得盐酸,故B正确;
C、氢氧化钠可以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以及水,用氢氧化钠来处理氯气,故C正确;
D、氯水中真正起漂白、杀菌、消毒作用的微粒是其中的次氯酸,故D错误.
故选D.
(2012•六合区校级模拟)炼金废水中所含CN-有剧毒,其性质与卤素离子相似,还原性介于I-与Br-之间,HCN为弱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HCN为弱酸,根据强酸制弱酸规律可知,CN-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CN,故A正确;
B、由于CN-的还原性介于I-与Br-之间,则Cl2可氧化CN-而生成(CN)2,故B正确;
C、因F-的还原性弱于CN-,故(CN)2与F-不反应,故C错误;
D、H最外层1个电子,C最外层4个电子,N最外层5个电子,则HCN的电子式为,HCN的结构式为H-C≡N,故D正确;
故选C.
(2013秋•安丘市校级期末)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没有超常抵抗力的病毒.研究证明,许多常用消毒药物如漂粉精、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可以将禽流感病毒杀灭.氯气与Ca(OH)2充分反应,使次氯酸钙成为主要成分,得到漂粉精,其稳定性比漂白粉高.
(1)将漂粉精溶于适量水中,呈白色浊液状,静置分层.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碳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另取少许上层清液,先滴加适量的酸化,再滴加溶液即可检验Cl-的存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再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随后溶液迅速褪色,说明漂粉精溶液呈______性并具有______性.
(2)漂粉精同盐酸作用产生氯气:Ca(ClO)2+4HCl═2Cl2↑+CaCl2+2H2O该反应中,每生成1mol Cl2,转移电子总数为______mol,被氧化的HCl物质的量为______.有效氯数值是漂粉精中有效成分Ca(ClO)2的含量大小的标志.已知:有效氯=×100%若某漂粉精的有效氯为65%,则该漂粉精中Ca(ClO)2的质量分数=______%.(已知Mr(Cl2)=71,Mr〔Ca(ClO)2〕=143)
正确答案
解:(1)漂粉精是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得,该反应为2Cl2+2Ca(OH)2═CaCl2+2H2O+Ca(ClO)2,将漂粉精溶于适量水中,呈白色浊液状,静置分层.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和溶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Ca2++CO32-═CaCO3↓,出现白色碳酸钙沉淀,检验漂白精中的氯离子,应先加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发生Ag++Cl-═AgCl↓,观察到白色沉淀,则说明Cl-存在,再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漂粉精溶液呈碱性,红色褪去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漂白性,其漂白性是由于+1价的氯具有强氧化性,
故答案为:Ca2++CO32-═CaCO3↓;硝酸(或HNO3);AgNO3;Ag++Cl-═AgCl↓;碱;氧化(或漂白);
(2)Ca(ClO)2+4HCl═2Cl2↑+CaCl2+2H2O该反应中氯元素从+1价变为0价,从-1价变为0价,所以每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1mol×(1-0)×1=1mol,根据原子守恒知,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1mol,Ca(ClO)2+4HCl=2Cl2↑+CaCl2+2H2O,根据方程式可以得到漂白精加盐酸所释放的氯气的质量=×m[Ca(ClO)2]=99.3%×m[Ca(ClO)2],所以漂白精的质量=
×m[Ca(ClO)2]=152.8%×m[Ca(ClO)2],所以该漂粉精中Ca(ClO)2的质量分数=
=65.45%,
故答案为:1;1mol;65.45%.
解析
解:(1)漂粉精是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得,该反应为2Cl2+2Ca(OH)2═CaCl2+2H2O+Ca(ClO)2,将漂粉精溶于适量水中,呈白色浊液状,静置分层.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和溶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Ca2++CO32-═CaCO3↓,出现白色碳酸钙沉淀,检验漂白精中的氯离子,应先加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发生Ag++Cl-═AgCl↓,观察到白色沉淀,则说明Cl-存在,再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漂粉精溶液呈碱性,红色褪去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漂白性,其漂白性是由于+1价的氯具有强氧化性,
故答案为:Ca2++CO32-═CaCO3↓;硝酸(或HNO3);AgNO3;Ag++Cl-═AgCl↓;碱;氧化(或漂白);
(2)Ca(ClO)2+4HCl═2Cl2↑+CaCl2+2H2O该反应中氯元素从+1价变为0价,从-1价变为0价,所以每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1mol×(1-0)×1=1mol,根据原子守恒知,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1mol,Ca(ClO)2+4HCl=2Cl2↑+CaCl2+2H2O,根据方程式可以得到漂白精加盐酸所释放的氯气的质量=×m[Ca(ClO)2]=99.3%×m[Ca(ClO)2],所以漂白精的质量=
×m[Ca(ClO)2]=152.8%×m[Ca(ClO)2],所以该漂粉精中Ca(ClO)2的质量分数=
=65.45%,
故答案为:1;1mol;65.45%.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