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硫和氮的氧化物
- 共10865题
据实验证明: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果晾置在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会更好,原因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漂白粉中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难以被氧化,故A错误;
B.空气的氧气在短时间内不能迅速氧化有色布条,故B错误;
C.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置于空气中,漂白粉跟空气中的CO2反应充分,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ClO,故C正确;
D.漂白粉具有漂白性的原因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与漂白粉的浓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次氯酸、二氧化硫、双氧水都有漂白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次氯酸的漂白是氧化性漂白,即次氯酸的漂白作用基于其强氧化性,故A正确;
B、次氯酸与二氧化硫的混合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不再具有漂白性,故B错误;
C、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次氯酸的漂白原理和双氧水、次氯酸盐的漂白原理相似,与二氧化硫不同,故D正确.
故选B.
市场上销售的“84”消毒液,其商品标识上注明;①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②使用时应加水稀释;③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可漂白浅色衣物.其有效成分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氯水和硫酸都为酸性溶液,不符合,KMnO4呈紫色,与题中无色不符,主要成分为NaClO,溶液显碱性,且具有漂白性和强氧化性.
故选C.
氰气的化学式为(CN)2,它的性质和卤素相似,称为拟卤素,对其性质和有关化合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AgCl不溶于水,则AgCN不溶于水,故A错误;
B.HCl易结合水蒸气形成白雾,则HCN也易形成白雾,故B正确;
C.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则MnO2可与HCN反应生成(CN)2,故C正确;
D.氯气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水,则(CN)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N、NaCNO和H2O,故D正确;
故选A.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加碘食盐中碘酸钾进行研究,查阅资料得知:碘酸钾是一种白色粉末,常温下很稳定,加热至560℃开始分解.在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与氢碘酸、过氧化氢等物质作用,被还原为单质碘.
(1)学生甲设计实验测出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步骤如下:
a.称取wg加碘盐,加适量蒸馏水溶解;b.用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过量KI溶液; c.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1.00×10-3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滴定时的反应方程式:I2+2S2O=2I-+S4O
).
滴定时Na2S2O3溶液应放在______(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其终点颜色变化为______;加碘食盐样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______mg/kg(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2)学生乙对纯净的NaCl(不含KIO3)进行了下列实验:
请推测实验③中产生蓝色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根据学生乙的实验结果,请对学生甲的实验结果作出简要评价:______.
(3)工业上通常用电解KI溶液的方法来制备碘酸钾,电解过程中,请你帮助学生丙设计实验来判断电解是否完全.仪器不限,可选的试剂:淀粉溶液、H2O2溶液、稀硫酸.
正确答案
解:(1)Na2S2O3为强碱弱酸盐,因为硫代硫酸根离子水解,Na2S2O3溶液呈弱碱性,所以滴定时Na2S2O3溶液应放在碱性滴定管中;
b.中生成I2,c.中使用淀粉作为指示剂;加入淀粉,溶液呈蓝色,用Na2S2O3溶液滴定,I2反应完毕,溶液蓝色褪色,滴定终点现象为:溶液蓝色褪色,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
20mL溶液消耗Na2S2O3的物质的量为1.00×10-3mol/L×0.02L=2.00×10-5mol,根据IO3-+5I-+6H+=3I2+3H2O,I2+2S2O32-=2I-+S4O62-,则:
IO3-~3I2~6S4O62-,
1 6
xmol 2.00×10-5mol
所以x=故加碘食盐样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
≈
mg/kg,
故答案为:碱式滴定管;蓝色褪去;;
(2)酸性条件下,碘离子被氧气氧化生成碘单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4I-+4H++O2=2I2+2H2O;且酸性条件下,过量的碘离子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碘单质,因b.用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过量KI溶液,所以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加H2SO4后,溶液中O2氧化KI生成I2与淀粉作用显蓝色;溶液中O2可能影响造成所测结果偏大;
(3)电解后的溶液区含有碘酸根离子,酸性条件下,碘离子和碘酸根离子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IO3-+5I-+6H+=3I2+3H2O生成碘单质,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所以实验方法是:取少量阳极区电解液于试管中,加稀硫酸酸化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观察是否变蓝;如果阳极区含有碘离子,加入稀硫酸后就有碘单质生成,淀粉溶液就会变蓝色,否则不变色,
故答案为:取少量阳极区电解液于试管中,加稀硫酸酸化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观察是否变蓝;如果不变蓝,说明无I-,如果变蓝,说明有I-;
解析
解:(1)Na2S2O3为强碱弱酸盐,因为硫代硫酸根离子水解,Na2S2O3溶液呈弱碱性,所以滴定时Na2S2O3溶液应放在碱性滴定管中;
b.中生成I2,c.中使用淀粉作为指示剂;加入淀粉,溶液呈蓝色,用Na2S2O3溶液滴定,I2反应完毕,溶液蓝色褪色,滴定终点现象为:溶液蓝色褪色,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
20mL溶液消耗Na2S2O3的物质的量为1.00×10-3mol/L×0.02L=2.00×10-5mol,根据IO3-+5I-+6H+=3I2+3H2O,I2+2S2O32-=2I-+S4O62-,则:
IO3-~3I2~6S4O62-,
1 6
xmol 2.00×10-5mol
所以x=故加碘食盐样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
≈
mg/kg,
故答案为:碱式滴定管;蓝色褪去;;
(2)酸性条件下,碘离子被氧气氧化生成碘单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4I-+4H++O2=2I2+2H2O;且酸性条件下,过量的碘离子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碘单质,因b.用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过量KI溶液,所以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加H2SO4后,溶液中O2氧化KI生成I2与淀粉作用显蓝色;溶液中O2可能影响造成所测结果偏大;
(3)电解后的溶液区含有碘酸根离子,酸性条件下,碘离子和碘酸根离子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IO3-+5I-+6H+=3I2+3H2O生成碘单质,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所以实验方法是:取少量阳极区电解液于试管中,加稀硫酸酸化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观察是否变蓝;如果阳极区含有碘离子,加入稀硫酸后就有碘单质生成,淀粉溶液就会变蓝色,否则不变色,
故答案为:取少量阳极区电解液于试管中,加稀硫酸酸化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观察是否变蓝;如果不变蓝,说明无I-,如果变蓝,说明有I-;
含碘食盐中的碘是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的.已知在酸性溶液中IO3-和I-发生下列反应IO3-+5I-+6H+=3I2+3H2O.现有下列物质①稀硫酸;②pH试纸;③淀粉碘化钾溶液;④淀粉溶液.利用上述反应,可用来检验含碘食盐中含有IO3-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IO3-+5I-+6H+═3I2+3H2O及I2遇淀粉变蓝可知,检验食盐中存在IO3-,
该反应需要酸性条件,需要碘离子,则选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生成的I2由淀粉检验,
故选B.
消毒剂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发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和消毒剂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1)Cl2、H2O2、ClO2(还原产物为Cl-)、O3(1mol O3转化为1mol O2和1mol H2O)等物质常被用作消毒剂.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消毒效率最高的是______(填序号).
A.Cl2 B.H2O2 C.ClO2 D.O3
(2)H2O2有时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如消除采矿业胶液中的氰化物(如KCN),经以下反应实现:KCN+H2O+H2O2═A+NH3↑,则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______.
(3)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在该反应中,当有1mol ClO2生成时转移的电子个数约为______.
(4)“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洁厕剂(主要成分是浓盐酸)不能混用,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利用氯碱工业的产物可以生产“84”消毒液,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1mol Cl2(发生的反应为Cl2+H2O=HCl+HClO)、H2O2、ClO2、O3分别消毒时,转移电子依次为1mol、1mol、5mol、2mol,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反应,ClO2转移的电子数最多,消毒效率最高,
故答案为:C;
(2)根据元素守恒原理,可知反应KCN+H2O2+H2O═A+NH3↑中的A为KHCO3.在反应中,H2O2是氧化剂,其产物H2O没有污染性,
故答案为:KHCO3;H2O2是氧化剂,其产物是H2O,没有污染;
(3)该反应是歧化反应,HClO2中+3价的氯元素一部分升高到ClO2中的+4价,一部分降低到-1价.当有1mol ClO2生成时,反应中转移1mol电子,即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
故答案为:6.02×1023;
(4)ClO-与浓盐酸中的Cl-会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的Cl2,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氯碱工业的产物是NaOH、H2和Cl2,NaOH溶液和Cl2反应可以得到含有NaClO的溶液,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NaCl+H2O,
故答案为:ClO-+Cl-+2H+═Cl2↑+H2O;Cl2+2NaOH═NaClO+NaCl+H2O.
解析
解:(1)1mol Cl2(发生的反应为Cl2+H2O=HCl+HClO)、H2O2、ClO2、O3分别消毒时,转移电子依次为1mol、1mol、5mol、2mol,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反应,ClO2转移的电子数最多,消毒效率最高,
故答案为:C;
(2)根据元素守恒原理,可知反应KCN+H2O2+H2O═A+NH3↑中的A为KHCO3.在反应中,H2O2是氧化剂,其产物H2O没有污染性,
故答案为:KHCO3;H2O2是氧化剂,其产物是H2O,没有污染;
(3)该反应是歧化反应,HClO2中+3价的氯元素一部分升高到ClO2中的+4价,一部分降低到-1价.当有1mol ClO2生成时,反应中转移1mol电子,即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
故答案为:6.02×1023;
(4)ClO-与浓盐酸中的Cl-会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的Cl2,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氯碱工业的产物是NaOH、H2和Cl2,NaOH溶液和Cl2反应可以得到含有NaClO的溶液,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NaCl+H2O,
故答案为:ClO-+Cl-+2H+═Cl2↑+H2O;Cl2+2NaOH═NaClO+NaCl+H2O.
在下列各用途中,利用了物质的氧化性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利用盐溶解使食物和食物所处环境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升高,从而使食物不易变质,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是利用酸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该反应中没有电子转移,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漂白粉易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可用于杀菌消毒,所以用漂白粉消毒游泳池利用了物质的氧化性,故C正确;
D.用汽油擦洗衣料上的油污是利用相似相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故选C.
氟气通过稀的NaOH溶液形成NaF溶液,同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X,X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4%,则无色气体X的分子式为______,氟气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在此反应中,若有2 mol氟气参加反应,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正确答案
OF2
2F 2+NaOH═NaF+OF 2+HF
4mol
解析
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及氟元素无正价的知识,而氢氧化钠中钠与氢都是最高价态,所以氢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F 2+NaOH═NaF+OF 2+HF,OF2为氟化物,因此O为+2价,F为-1价,F 2 为氧化剂,NaOH为还原剂,2 mol氟气参加反应,转移2×2mole-=4mole-,
故答案为:OF2;2F 2+NaOH═NaF+OF2+HF;4mol.
二氧化氯是一种广谱杀菌消毒剂,工业上制取二氧化氯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aClO3+2NaCl+2H2SO4→2ClO2↑+Cl2↑+2H2O+2Na2SO4
完成下列计算:
(1)1mol NaClO3完全反应,得到气体的体积为______L(标准状况).
(2)将13.5g ClO2溶于水得2L溶液,则Cl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3)为使上述反应产生的Cl2转化为ClO2,将得到的混合气体和NaClO2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2NaClO2+Cl2→2ClO2+2NaCl
假设NaClO3的转化率为90%,Cl2的转化率为95%,计算由1mol NaClO3最终可制得的ClO2的质量(保留一位小数).
正确答案
解:(1)根据2NaClO3+2NaCl+2H2SO4→2ClO2↑+Cl2↑+2H2O+2Na2SO4知,1mol NaClO3完全反应,得到气体的体积==33.6L,
故答案为:33.6;
(2)二氧化氯的物质的量浓度==0.1mol/L,故答案为:0.1;
(3)根据2NaClO3+2NaCl+2H2SO4→2ClO2↑+Cl2↑+2H2O+2Na2SO4知,生成二氧化氯的物质的量==0.9mol,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
=0.45mol,
根据2NaClO2+Cl2→2ClO2+2NaCl知,生成二氧化氯的物质的量==0.855mol,
总的二氧化氯的质量为(0.9+0.855)×67.5=118.5g,
答:由1mol NaClO3最终可制得的ClO2的质量为118.5g.
解析
解:(1)根据2NaClO3+2NaCl+2H2SO4→2ClO2↑+Cl2↑+2H2O+2Na2SO4知,1mol NaClO3完全反应,得到气体的体积==33.6L,
故答案为:33.6;
(2)二氧化氯的物质的量浓度==0.1mol/L,故答案为:0.1;
(3)根据2NaClO3+2NaCl+2H2SO4→2ClO2↑+Cl2↑+2H2O+2Na2SO4知,生成二氧化氯的物质的量==0.9mol,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
=0.45mol,
根据2NaClO2+Cl2→2ClO2+2NaCl知,生成二氧化氯的物质的量==0.855mol,
总的二氧化氯的质量为(0.9+0.855)×67.5=118.5g,
答:由1mol NaClO3最终可制得的ClO2的质量为118.5g.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