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NH3和SO3所含原子数都相等

B葡萄糖和淀粉溶液无法利用丁达尔效应来鉴别

C由氨气溶于水能够导电可知,氨气属于电解质

D由SO2通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知,BaSO3不溶于硝酸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SO2通入溴水溶液中溴水褪色,可以说明SO2有漂白性

B将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后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加热,可以检验淀粉水解后的产物

C将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KMnO4溶液,可以检验生成的是乙烯气体

D向AgCl浊液中滴加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可以说明AgI比AgCl更难溶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描述违背化学原理的是

[ ]

A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说明酸性:hco3->al(oh)3

B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C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D在ki溶液中加入氯化银,一段时间后沉淀变成黄色,说明同温度下ksp(agi)<ksp(agcl)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S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B石灰石、高岭石、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份都是硅酸盐

C过量铁粉加入CuCl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Fe2+

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易与氧气、氯气、硫酸等物质反应

正确答案

A,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配有橡皮塞的细口瓶中

B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或kmno4溶液均能使它们褪色,均可证明so2有漂白性

C不能在石英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

D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

Bna的金属活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

C浓硝酸中的hno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D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在与其它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的fe也显+3价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化学原理加以说明的是

[ ]

A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碘和氯化钠的混合物都可以用加热法进行提纯

B氯水和二氧化硫气体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后均会变质

D铁片和铝片置于冷的浓硫酸中均无明显现象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紫色石蕊试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品红试液中通入so2后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加热后又变红色

Cfecl2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D蓝色的胆矾晶体中加入浓硫酸,晶体会转化为白色固体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

A过量的铜屑与稀硝酸作用,反应停止后,再加入1mol/L稀硫酸,铜屑又逐渐溶解,是因为铜可直接与1mol/L稀硫酸反应

B铁钉放在浓硝酸中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放入CuSO4溶液中不反应,说明铁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

C把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紫红色褪色,可验证SO2的漂白性

D常温下,将铜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无毒的是

[ ]

ASO2

BCH4

CNO

DCl2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氨硝酸硫酸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硫和氮的氧化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