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气的用途
- 共445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氨气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
B.Cl2可生成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的HClO,能与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故B正确;
C.钠、钾合金常温条件下呈液态,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故C正确;
D.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定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故D错误.
故选D.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液氨易挥发常用作致冷剂,与氨气分解无关,故A错误;
B.浓硫酸有吸水性,与氯气不反应,所以常用作干燥剂,故B正确;
C.过氧化钙在水中能缓慢溶解,并跟水反应生成一种微溶的碱和氧气,故C正确;
D.Fe(OH)3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用作净水剂,故D正确.
故选:A.
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还原剂是____。
(2)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O2;NO
(2)6NO2+8NH37N2+12H2O
下图中的每一个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X为酸式盐,A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C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请回答:
(1)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干燥C所用药品是______.
(2)X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检验X 中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E:______;F→G:______
(4)X与足量烧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X为酸式盐,A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C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则A为CO2,C为NH3,X为NH4HCO3,由X分解可知B为H2O,A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D,则D为O2,氨气催化氧化生成E,所以E为NO,E与D反应生成F,F为NO2,F与水反应生成G,G为HNO3,
(1)A为CO2,其电子式为
,C为NH3,一般利用碱石灰来干燥,故答案为:
;碱石灰;
(2)X为NH4HCO3,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则属于离子化合物,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为取样,加入烧碱溶液加热,若产生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是铵根离子,
故答案为:离子;取样,加入烧碱溶液加热,若产生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是铵根离子;
(3)C→E的反应为4NH3+5O24NO+6H2O,F→G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
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3NO2+H2O=2HNO3+NO;
(4)X与足量烧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CO32-+2H2O+NH3↑,
故答案为:NH4++HCO3-+2OH-CO32-+2H2O+NH3↑.
氯气、氨气等物质在生产和科研中都有重要应用.
(1)若发生大量氯气泄漏事故,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______.
a.立即通报相关部门,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b.用蘸有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立即逆风疏散
c.用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立即顺风疏散
(2)事故发生后,可用NaOH稀溶液处理泄漏的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通过测定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m(CuO)、m(H2O)],测定铜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3+3CuON2+3Cu+3H2O.备选仪器装置如下(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
①用上述装置制氨气时,能否将碳酸盐换成氯化铵?______(回答“是”或“否”),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______.
②仪器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仪器可重复使用)是______.
C中的试剂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③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用含有m(CuO)、m(H2O)的式子表示].
(4)Cl2与N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实验数据如图.图中横坐标是加入Cl2的物质的量,纵坐标是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总和.已知所取Cl2、NO2的物质的量总和为6mol.则生成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1)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于碱性溶液反应,所以当氯气泄漏时立即通报相关部门,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NaOH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应用用蘸有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而不能用NaOH溶液,并且逆风疏散,故答案为:a、b;
(2)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可用NaOH吸收尾气,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3)①制备氨气时应用碳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而不能用氯化铵,因氯化铵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易反应而重新生成氯化铵,反应的方程式为HCl+NH3=NH4Cl,
故答案为:否;HCl+NH3=NH4Cl;
②氨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制备氨气,并用碱石灰干燥氨气,生成的氨气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水用碱石灰吸收以测定生成水的质量,最后用浓硫酸吸收氨气并防止空气中的水和CO2进入D装置以免造成误差,
故答案为:BDADC;浓硫酸;防止空气中的水和CO2进入D装置,吸收多余的氨气;
③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
2NH3+3CuON2+3Cu+3H2O
3mol 3mol
mol
mol
M(CuO)=-16
故答案为:-16;
(4)由图象可知:当氯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时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最小,说明此时完全反应,
此时n(Cl):n(N02)=1:1,则有Cl2+2NO2═2NO2Cl,所以生成物为NO2Cl,
故答案为:NO2Cl.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