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细胞分裂都必须进行DNA的复制

B蛙的红细胞和受精卵中的中心体在分裂中的作用相同

C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与神经细胞中DNA的含量相同

D观察四分体的最佳材料是成熟的花药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不论是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在分裂前,所有的细胞分裂都必须进行DNA的复制,A正确;

B、蛙的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蛙的红细胞进行的是无丝分裂,不出形成纺锤体,B错误;

C、人的初级卵母细胞DNA含量是正常体细胞的2倍,神经细胞和其他体细胞的DNA含量相同,C错误;

D、成熟的花粉已经完成了减数分裂,因此不会观察到四分体,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河北期中)图为C、H、O、N、P等元素构成大分子物质甲~丙及结构丁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图中物质甲能与碘液发生蓝色反应,则单体3为葡萄糖

B若图中丁是一种细胞器,则单体1为氨基酸,单体2为核糖核苷酸

C若图中丁能被碱性物质染成深色,则物质丙可控制物质乙的合成

D若图中物质丙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出现加倍现象,则丁也会同时加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由题意可知:单体3由C、H、O组成,应该是单糖(葡萄糖),物质甲是多糖,若图中物质甲能与碘液发生蓝色反应,甲为淀粉,则单体3为葡萄糖,A正确;

B、若图中丁是一种细胞器,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应该是核糖体,则单体1为氨基酸,单体2为核糖核苷酸,B正确;

C、若图中丁能被碱性物质染成深色,则丁为染色体,则物质丙-DNA,可控制物质乙--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

D、丙可以表示DNA,丁可以表示染色体,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加倍和DNA含量加倍不是同一时期,D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流式细胞术(FCM)可用于测定细胞周期各时期细胞的百分比,其主要原理是应用能与DNA结合的荧光探针,通过测定细胞群体中每个细胞的DNA含量,得出各时期细胞的比例.下图甲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其中分裂间期包含G1、S、G2三个阶段;图乙表示用流式细胞术测得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

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用图甲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

(2)流式细胞术需制作动物细胞悬浮液,可以采用______等方法使细胞分散开来,再配制成细胞悬浮液.

(3)相对正常的细胞培养,若向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则DNA含量为______的细胞比例会增加.

(4)某实验测得一个细胞周期数据如图乙所示:细胞总数104个.已知该细胞分裂一个周期(T)为15.3h,细胞周期中各时期所需时间的计算公式为:t=T×n/N(n为各时期的细胞数,N为所获得的细胞总数),则S期所需时间约是______h.

正确答案

解:(1)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其中分裂间期包含G1、S、G2,分裂间期在前,则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G1→S→G2→M.

(2)可以采用胰蛋白酶或者胶原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来,再配制成细胞悬浮液.

(3)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所培养的细胞,则DNA不能进行复制,含量为2c的细胞比例会增加.

(4)某实验测得一个细胞周期数据如图乙所示,G1和末期的细胞为6×103,处于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为3×103,则处于S期的细胞为104-6×103-3×103=1×103,一个周期(T)为15.3h,则S期所需的时间约是1.53h.

故答案为:

(1)G1→S→G2→M 

(2)胰蛋白酶

(3)2c

(4)1.53

解析

解:(1)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其中分裂间期包含G1、S、G2,分裂间期在前,则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G1→S→G2→M.

(2)可以采用胰蛋白酶或者胶原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来,再配制成细胞悬浮液.

(3)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所培养的细胞,则DNA不能进行复制,含量为2c的细胞比例会增加.

(4)某实验测得一个细胞周期数据如图乙所示,G1和末期的细胞为6×103,处于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为3×103,则处于S期的细胞为104-6×103-3×103=1×103,一个周期(T)为15.3h,则S期所需的时间约是1.53h.

故答案为:

(1)G1→S→G2→M 

(2)胰蛋白酶

(3)2c

(4)1.5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的数量之比为2:1:2的细胞分裂时期是(  )

A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无丝分裂中期和有线分裂中期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1:2,A正确;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且DNA:染色体=1:1,B错误;

C、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染色体,C错误;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且DNA:染色体=1:1,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从一种二倍体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可能取自哺乳动物的睾丸或卵巢

B图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可能出现基因交叉互换

C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及赤道板

D此时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4个DNA分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属有丝分裂中期,在动物的睾丸或卵巢中可以进行有丝分裂,A正确;

B、基因交叉互换只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B错误;

C、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所以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C错误;

D、此时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8个DNA分子,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主要变化是(  )

A核膜消失,出现纺锤体

B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C染色体向细胞两级移动

D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在有丝分裂前期时,核膜消失,出现纺锤体,A错误;

B、在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都有纺缍丝附着,并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B正确;

C、在有丝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C错误;

D、在有丝分裂间期时,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象,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甲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

B甲、乙、丙细胞均具有同源染色体,甲、丙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C丁细胞代表次级精母细胞,如果P为x染色体,则Q是Y染色体

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A、图甲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A错误;

B、甲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B错误;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若丁细胞代表次级精母细胞,如果P为X染色体,则Q是常染色体,C错误;

D、染色体P和Q为非同源染色体,它们所含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故选:AB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一表示二倍体动物苏格兰羊体内的一个体细胞A经过两次细胞分裂的简单过程图,BCDEF表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象;图二为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据图请回答:

(1)细胞A→细胞C的细胞分裂方式属于______分裂,细胞B中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细胞D中染色体的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这种变异称为______

(3)与细胞D核DNA含量相同的是细胞______(填标号),处于图二cd时期的是细胞______(填标号).

(4)细胞F完成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______

(5)若将A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双链DNA用32P作标记,放在31P的培养液中进行如图所示的两次分裂,则E细胞中有32P标记的染色体有______ 条.

正确答案

解:(1)细胞A→细胞C的细胞分裂方式属于有丝分裂,细胞B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共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2)细胞D中染色体的行为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这种变异称为基因重组.

(3)与细胞D核DNA含量相同的是细胞B,都是8个,处于图二cd时期的细胞中着丝点都没有分裂,所以是细胞D、E.

(4)由于细胞D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而细胞E的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细胞F为次级卵母细胞,其完成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卵细胞及极体.

(5)若将A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双链DNA用32P作标记,放在31P的培养液中进行如图所示的两次分裂,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则E细胞中有32P标记的染色体有2条.

故答案为:

(1)有丝       4       

(2)基因重组          

(3)B     DE

(4)卵细胞及极体           

(5)2

解析

解:(1)细胞A→细胞C的细胞分裂方式属于有丝分裂,细胞B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共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2)细胞D中染色体的行为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这种变异称为基因重组.

(3)与细胞D核DNA含量相同的是细胞B,都是8个,处于图二cd时期的细胞中着丝点都没有分裂,所以是细胞D、E.

(4)由于细胞D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而细胞E的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细胞F为次级卵母细胞,其完成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卵细胞及极体.

(5)若将A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双链DNA用32P作标记,放在31P的培养液中进行如图所示的两次分裂,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则E细胞中有32P标记的染色体有2条.

故答案为:

(1)有丝       4       

(2)基因重组          

(3)B     DE

(4)卵细胞及极体           

(5)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作答.

(1)图A表示的是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______期.此期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单体,此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______

(2)若图A表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的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写出两种)

(3)C图中的DNA含量由2C到4C的细胞,处在B图的______期(填写图中符号).

(4)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C图中DNA含量为______(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5)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

正确答案

动物

8

该细胞是一个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线粒体、核糖体

S

2

DNA

解析

解:(1)图A细胞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细胞板.

(2)动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其中载体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能量由线粒体提供,所以与之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核糖体、线粒体.

(3)DNA含量大于2C且小于4C,说明DNA正在复制,故处于B图中的S期.

(4)DNA合成抑制剂会抑制DNA复制,所以会阻碍细胞有丝分裂进入S期,故DNA含量为2C的细胞数量将增加.

(5)由于染色体的化学组成为蛋白质和DNA,由于酶的专一性,胰蛋白酶能够将染色体上的蛋白质水解,只剩下DNA的丝状物.

故答案为:

(1)动物    中    8    该细胞是一个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2)线粒体、核糖体

(3)S

(4)2

(5)DN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S期时间较长的细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

B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应,动物细胞一般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S期

C抑素抑制 DNA 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

DM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可能不利于G1期细胞核中的DNA表达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主要是观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应该选择M期相对时间较长的细胞,A错误.

B、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成;G2期主要为M期做准备,但是还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合成量逐渐减少;所以缺少氨基酸的供应,动物细胞一般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G1期,B错误.

C、抑素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不会抑制 DNA 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

D、分裂期细胞使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成染色体,高度螺旋的染色体一般不解旋进行转录;故D正确.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细胞的分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增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