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甲~丙依次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不同分裂时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染色体DNA数目关系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DE段、图丙中的②

B图甲所示细胞分裂时期核糖体、中心体代谢活跃

C图丙中与图乙中BC段对应的只有②

D图丙中引起②→①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A、图甲所示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DE段、图丙中的①,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没有染色单体,A错误;

B、甲细胞分裂时期线粒体代谢活跃,核糖体和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因为染色体和中心体的复制而活跃,B错误;

C、图丙中与乙图BC段对应的只有②,每条染色体上2个DNA,2条染色单体,C正确;

D、图丙中引起②→①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正确.

故选:C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甲是某雌性动物体内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各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B属于______时期;A-E中不含同染色体的是______(填字母);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

(2)图甲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______(填字母).

(3)图乙中c、f处DNA数量变化的原因有何区别,请说明理由______

(4)细胞E中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突变基因b的分离发生在乙图的______(填字母)时期.若图

E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甲中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由以上分析可知,A-E中不含同染色体的是D;该生物为雌性动物,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第一极体.

(2)图甲中,B、C和E细胞中的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

(3)图乙中c、f处DNA数量变化的原因不同:c处DNA数量减半是因为在有丝分裂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f处DNA数量减半是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4)细胞E中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突变基因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对应于与乙图的fg时期.若图E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①上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移向细胞两极.

故答案为:

(1)减数第一次中期    D     极体

(2)B、C、E

(3)不同,c处DNA数量减半是因为在有丝分裂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f处DNA数量减半是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4)fg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①上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移向细胞两极

解析

解:(1)图甲中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由以上分析可知,A-E中不含同染色体的是D;该生物为雌性动物,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第一极体.

(2)图甲中,B、C和E细胞中的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

(3)图乙中c、f处DNA数量变化的原因不同:c处DNA数量减半是因为在有丝分裂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f处DNA数量减半是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4)细胞E中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突变基因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对应于与乙图的fg时期.若图E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①上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移向细胞两极.

故答案为:

(1)减数第一次中期    D     极体

(2)B、C、E

(3)不同,c处DNA数量减半是因为在有丝分裂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f处DNA数量减半是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4)fg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①上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移向细胞两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个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图2为一个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图.

(1)细胞②中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这种变异称为______

(2)细胞①、②、③、④中含两个染色体组的有______,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的有______

(3)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的分裂顺序是______,②细胞和④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分别称为______

(4)与图2的EF相对应的是图1中的______,BC段对应的细胞是______,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②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2)①是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②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2个染色体组,③是有丝分裂中期,含2个染色体组,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2个染色体组,故含2个染色体组的有②、③、④,只有有丝分裂的子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故是①、③.

(3)⑤是间期的细胞,因此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分裂顺序是⑤→③→①,②细胞质均等平分只能是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的是次级精母细胞,该个体是雄性个体,④的子细胞只能是精细胞.

(4)图2的EF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故是④,BC段是间期复制,故是⑤,间期细胞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故答案为:

(1)基因重组  

(2)②、③、④,①、③

(3)⑤→③→①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4)④,⑤,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解析

解:(1)图②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2)①是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②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2个染色体组,③是有丝分裂中期,含2个染色体组,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2个染色体组,故含2个染色体组的有②、③、④,只有有丝分裂的子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故是①、③.

(3)⑤是间期的细胞,因此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分裂顺序是⑤→③→①,②细胞质均等平分只能是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的是次级精母细胞,该个体是雄性个体,④的子细胞只能是精细胞.

(4)图2的EF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故是④,BC段是间期复制,故是⑤,间期细胞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故答案为:

(1)基因重组  

(2)②、③、④,①、③

(3)⑤→③→①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4)④,⑤,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Dd的细胞在有丝分裂时,某条染色单体上有一个基因D,则其姐妹染色单体相应位置上的基因应为(  )

Ad

BD

CD或d

DD和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是有丝分裂间期复制后形成的,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若前期的一条染色单体含有D基因,则这条染色单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基因也是D.

故选: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不同细胞分裂的图象,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④所示的细胞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B①③分裂产生的是体细胞

C①②③④所示的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③所示的细胞有2个四分体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A、①④所示的细胞中均发生了着丝点分裂,因此不存在染色单体,A正确;

B、①③均属于有丝分裂分裂时期的细胞,因此分裂产生的均为体细胞,B正确;

C、①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②③④所示的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错误;

D、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联会现象,因此不存在四分体,D错误.

故选: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完成中心体复制

B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

C后期形成纺锤体

D末期重新形成核膜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间期完成中心体复制,A错误;

B、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B错误;

C、前期形成纺锤体,C错误;

D、末期重新形成核膜,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正常情况下某种生物的一组细胞分裂模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的表达主要发生在图⑤时期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图④时期

C图①细胞中的DNA分子数等于染色体数

D图④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分裂间期,即图⑤时期,A正确;

B、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图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

C、图①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因此DNA分子数等于染色体数,C正确;

D、图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

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CG2期细胞的细胞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

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影响细胞进入S期,A错误;

B、S期细胞中进行DNA的复制,因此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B错误;

C、S期细胞中进行DNA的复制,因此G2期细胞核DNA含量已经增加一倍,C正确;

D、秋水仙素能抑制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进而导致细胞不能完成分裂,但不会使M期的细胞比例减少,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秋•平昌县期末)家兔的体细胞有22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是(  )

①22对                 ②22个      ③44个             ④88个 

⑤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⑥每个染色体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A①和⑤

B③和⑥

C④和⑥

D④和⑤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1)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为88个,即④;

(2)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每个染色体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即⑥.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核DNA被15N标记的细胞(2n=12)置于不含15N的培养液中连续进行三次有丝分裂.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内含15N的染色体所占比例为50%

B第二次有丝分裂前期、中期,细胞内含15N的染色体所占比例为50%

C第三次有丝分裂前期、中期,细胞内含有15N的染色体数不能确定

D三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含15N的染色体与不含15N的染色体之和等于24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A、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第一次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内含15N的染色体所占比例为100%,A错误;

B、第二次有丝分裂前期、中期细胞内含15N的染色体所占比例为100%,后期细胞内含15N的染色体所占比例为50%,B错误;

C、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一半含有15N),然而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极是随机的,所以第二次有丝分裂结束时细胞内含有15N的染色体条数不能确定,进而第三次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内含有15N的染色体数也不能确定,C正确;

D、该细胞内有12条染色体,又因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所以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含15N的染色体与不含15N的染色体之和等于24,D正确.

故选:AB.

下一知识点 : 细胞的分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增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