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根据如图回答:

(1)这是______细胞______分裂______期.

(2)该细胞内有染色体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条,DNA分子______个,

(3)该生物的体细胞内最多有染色体的______条.

(4)在上边的空框内,画出该图的下一细胞分裂时期图.

______

绘图注意事项:①着丝点位置,数目  ②纺锤体 ③染色体形态,位置.

正确答案

植物

有丝

中期

4

8

8

8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示细胞为植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2)图示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

(3)图示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达到最大值,即8条.

(4)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下一个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1)植物   有丝分裂   中期      

(2)4  8   8  

(3)8

(4)右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图回答问题.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表示为______

(2)图A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的变化,bc段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__期.

(3)图B表示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A中______段,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染色体______条.

(4)在有丝分裂末期,图C不同于图B所示细胞的变化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因此图A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为e-j(或0-e).

(2)由以上分析可知,A图的bc段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cd段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

(3)B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即图A的b-c(g-h)阶段;该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也含有6条染色体.

(4)图B细胞属于动物细胞,而图C细胞部含中心体,含有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其在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故答案为:

(1)e-j(或0-e)

(2)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     后

(3)b-c或g-h       6

(4)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解析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因此图A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为e-j(或0-e).

(2)由以上分析可知,A图的bc段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cd段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

(3)B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即图A的b-c(g-h)阶段;该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也含有6条染色体.

(4)图B细胞属于动物细胞,而图C细胞部含中心体,含有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其在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故答案为:

(1)e-j(或0-e)

(2)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     后

(3)b-c或g-h       6

(4)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为某高等动物同一器官内细胞分裂图象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1)图1的______细胞与图2中AB段对应,BC段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2)图2中丙细胞对应图2的______段,图2中可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______段.

(3)若该动物雌雄交配后产下多个子代,各子代之间及子代与亲本间性状差异很大,变异主要发生在图2的______段,可能与图l中的______细胞所处时期的变化有关.

(4)曲线HI段也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到本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时期,但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不会恢复至n,原因是______.某同学认为图中甲、乙、丙三个细胞可由同一细胞连续分裂产生•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说出理由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1中甲是有丝分裂中期,与图2中的AB段对应;BC短染色体数目加倍,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暂时加倍.

(2)图1中丙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对应于图2的HI段;图2中AB、EG含有2个染色体组,HI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

(3)有性生殖的生物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多个子代,各子代之间及子代与亲本间性状差异很大,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即图中的FG段.

(4)曲线HI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虽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但是仍然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分析题图可知,乙细胞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与丙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不同,因此图中甲、乙、丙三个细胞不可能由同一细胞连续分裂产生.

故答案为:

(1)甲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2)HI    AB、EG、HI

(3)FG   乙

(4)该时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不同意,乙细胞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与丙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不同

解析

解:(1)图1中甲是有丝分裂中期,与图2中的AB段对应;BC短染色体数目加倍,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暂时加倍.

(2)图1中丙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对应于图2的HI段;图2中AB、EG含有2个染色体组,HI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

(3)有性生殖的生物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多个子代,各子代之间及子代与亲本间性状差异很大,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即图中的FG段.

(4)曲线HI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虽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但是仍然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分析题图可知,乙细胞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与丙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不同,因此图中甲、乙、丙三个细胞不可能由同一细胞连续分裂产生.

故答案为:

(1)甲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2)HI    AB、EG、HI

(3)FG   乙

(4)该时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不同意,乙细胞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与丙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不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显微镜下的有丝分裂图象,请据图回答:

(1)从分子水平看,间期细胞的主要变化是______.(2分)

(2)上图是某同学在______(高/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图象,其中观察和计数染色体最佳时期是图中______,着丝粒分开是图中______,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图中______(用图中的标号表示).

(3)在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

A.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染色、漂洗、解离、制片       D.染色、解离、制片、漂洗.

正确答案

解:(1)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图示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图象;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和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即图中②;着丝粒分开是在有丝分裂后期,即图中③;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即图中③.

(3)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故答案为:

(1)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高  ②③③

(3)B

解析

解:(1)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图示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图象;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和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即图中②;着丝粒分开是在有丝分裂后期,即图中③;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即图中③.

(3)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故答案为:

(1)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高  ②③③

(3)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条复制后的染色体,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依次是(  )

A2、2、4

B1、2、2

C1、4、4

D2、2、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染色体在未复制之前,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着丝点、1个DNA分子,不含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的数目不变,即染色体的数目不变,但DNA数目加倍,且出现染色单体,所以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着丝点、2个DNA分子、2条染色单体.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过程中,染色体进行复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乙→丙的过程中发生核膜、核仁的解体

C丙→丁的过程中,细胞中形成纺锤体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甲→乙表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复制后DNA分子数目加倍,但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

B、乙→丙的过程发生在前期,细胞中发生核膜、核仁的解体,B正确;

C、乙→丙的过程中,细胞中形成纺锤体;丙→丁的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排列在细胞中央,C错误;

D、戊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的分裂与纺锤丝的牵引无关,分裂后产生的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示某一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图解与图象,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

A乙图中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

B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

C由图乙中细胞分裂方式可判断该生物是雌性动物

D丙图细胞的分裂时期与图1的DE段相吻合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曲线图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B正确;

C、根据乙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可判断该生物的性别为雌性,C正确;

D、丙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与图1的BC段相吻合,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中较早的时候就出现了有丝状纤维组成的纺锤体

B后期中分离的染色体被纺锤丝拉向细胞两极的速率是不同的

C前期核膜解体形成的小泡在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几乎都可看到

D在分裂期的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前期中较晚的时候才出现有丝状纤维组成的纺锤体,A错误;

B、后期中分离的染色体被纺锤丝拉向细胞两极的速率是相同的,B错误;

C、前期核膜解体形成的小泡在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几乎都可看到,C正确;

D、中心粒的复制在细胞分裂的间期,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顺序已打乱),请回答: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____________两个时期.图中1的名称是______

(2)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______.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______,消失于图______

(3)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是图中的______时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时期;图中1为细胞板.

(2)图示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其中A是后期、B和F都是末期、C是细胞分裂间期、D是细胞分裂中期、E是细胞分裂前期.可见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C→E→D→A→B→F.染色体单体形成于间期,即图C,消失于后期,即图A.

(3)D是细胞分裂中期,此时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为1:2:2.

故答案为:

(1)分裂间期     分裂期     细胞板

(2)C→E→D→A→B→F  C   A

(3)D      1:2:2

解析

解:(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时期;图中1为细胞板.

(2)图示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其中A是后期、B和F都是末期、C是细胞分裂间期、D是细胞分裂中期、E是细胞分裂前期.可见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C→E→D→A→B→F.染色体单体形成于间期,即图C,消失于后期,即图A.

(3)D是细胞分裂中期,此时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为1:2:2.

故答案为:

(1)分裂间期     分裂期     细胞板

(2)C→E→D→A→B→F  C   A

(3)D      1:2: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6•甘肃一模)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B细胞分裂间期,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C外界不利因素引起基因突变通常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

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消失于后期,A正确;

B、菠莱是高等植物,不含有中心体,B错误;

C、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此时外界不利因素容易引起基因突变,C正确;

D、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正确.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细胞的分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增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