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过程,正确的步骤是(  )

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染色→漂洗→解离→制片

C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最后再用显微镜观察.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DNA,RNA,线粒体,染色体进行染色观察时所用的染色剂分别是(  )

①健那绿染液;②龙胆紫染液;③吡罗红染液;④甲基绿染液.

A①②④③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1)甲基绿与DNA的亲和力较强,能将DNA染成绿色,即④;

(2)RNA与吡罗红的亲和力较强,能将RNA染成红色,即③;

(3)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即①;

(4)染色体易被龙胆紫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即②.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生区的细胞体积较小,正方形,排列紧密

B根尖的整体呈乳白色,尖端(根冠)略显淡黄

C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均无核仁

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图象向右上方移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分生区的细胞体积较小,正方形,排列紧密,A正确;

B、根尖的整体呈乳白色,尖端(根冠)略显淡黄,B正确;

C、分裂前期的细胞中核仁逐渐解体,故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开始有核仁,C错误;

D、显微镜呈倒像,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图象向右上方移动,D正确.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铬是植物生长的微量元素,但土壤中过量的铬将抑制作物的生长.为探究铬离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大蒜、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大蒜生根: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大蒜,待根长至1~2cm时,选取生长良好的根尖,分为18组,分别用蒸馏水、12.5、25.0、50.0、100.0、200.0mg•L-1重铬酸钾溶液处理24、48、72h.

②取材固定:在上午10:15切取根尖,用固定液固定24h,然后置于适宜条件下保存.

③装片制作:将大蒜根尖浸泡在1mol•L-1盐酸溶液中并置于60℃恒温水浴中解离,至根尖呈乳白半透明时取出,再用蒸馏水漂洗,然后用改良的石碳酸品红染色液处理根尖,制片.

④镜检统计: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统计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与观察细胞总数的比值),结果如图.

请分析回答:

(1)本研究的两个自变量是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解离”的目的是______,用改良的石碳酸品红染色液处理根尖的目的是______.步骤④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______(部位).

(3)与其他各组相比,用蒸馏水处理大蒜根尖,随着处理时间延长,细胞分裂指数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4)实验结果表明,铬离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表现为______.若用大蒜做“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材料,对大蒜根尖的最好处理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重铬酸钾溶液浓度

处理时间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使染色体着色

分生区

根尖细胞中镉含量下降

两重性

用浓度为25mg.L-1重铬酸钾溶液处理24h

解析

解:(1)根据曲线图分析已知实验自变量是重铬酸钾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

(2)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用改良的石碳酸品红染色液处理根尖可以使染色体着色,观察时应该找到正在分裂的分生区细胞.

(3)用蒸馏水处理大蒜根尖,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根尖细胞中镉含量下降,导致细胞分裂指数明显下降.

(4)图中3条曲线都表明低浓度促进有丝分裂,高浓度抑制有丝分裂,即铬离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表现为两重性.对比三条曲线,处理24h、浓度为25mg.L-1重铬酸钾溶液效果最好,所以用大蒜做“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材料,对大蒜根尖的最好处理方法是用浓度为25mg.L-1重铬酸钾溶液处理24h.

故答案为:

(1)重铬酸钾溶液浓度     处理时间

(2)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使染色体着色  分生区 

(3)根尖细胞中镉含量下降

(4)两重性   用浓度为25mg.L-1重铬酸钾溶液处理24h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内观察到最多的是下图中的(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A细胞处于后期,不是视野中观察到最多的细胞,A正错误;

B、B细胞处于前期,不是视野中观察到最多的细胞,B错误;

C、C细胞处于中期,不是视野中观察到最多的细胞,C错误;

D、D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占据的时间最长,是视野中观察到最多的细胞,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B碱性染料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D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不同的,故可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判断细胞的分裂时期,A正确;

B、碱性染料龙胆紫可用于染色体染色,吡罗红用于使RNA染色,B错误;

C、实验中解离时已将细胞杀死,细胞会固定于某一时期,所以观察不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的过程,C错误;

D、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主要起解离作用,即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面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四个图象,甲图是某二倍体(2n=4)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显微照片.请据图作答:

(1)乙和丙是某同学根据甲图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等特点而绘制的示意图,乙和丙是否正确?______

(2)甲图中A、B两个细胞对应于丁图的时期分别是______(填小写字母).

(3)图丁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4)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中,大多数细胞处于______期,原因是______

(6)若丙图细胞所代表的动物基因型为AaBb,则该动物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尖分生区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条数应是4条,不可能是3条,故乙错误.丙图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应为长方形,不是圆形,并且不含中心体,故丙错误.

(2)甲图中A、B两个细胞分别处于前期和后期,对应于丁图的时期分别是b、d.

(3)图丁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导致数目加倍,CD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4)由于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的时间最长,所以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中,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

(5)若丙图细胞所代表的动物基因型为AaBb,则该动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ab、Ab、aB.

故答案为:

(1)不正确

(2)b、d

(3)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着丝点分裂

(4)间 间期的时间最长

(5)AB、ab、Ab、aB

解析

解:(1)根尖分生区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条数应是4条,不可能是3条,故乙错误.丙图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应为长方形,不是圆形,并且不含中心体,故丙错误.

(2)甲图中A、B两个细胞分别处于前期和后期,对应于丁图的时期分别是b、d.

(3)图丁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导致数目加倍,CD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4)由于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的时间最长,所以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中,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

(5)若丙图细胞所代表的动物基因型为AaBb,则该动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ab、Ab、aB.

故答案为:

(1)不正确

(2)b、d

(3)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着丝点分裂

(4)间 间期的时间最长

(5)AB、ab、Ab、a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目的是使细胞分离)→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要求遵循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的原则),A错误;

B、在剪碎的新鲜菠菜叶中加入二氧化硅、无水乙醇、碳酸钙,充分研磨后过滤,滤液呈深绿色,B错误;

C、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浸润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后来由于KNO3溶液进入细胞,发生自动复原现象,C正确;

D、用一定体积的培养液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观察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酒精在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相同

BCuSO4在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相同

C盐酸在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相同

D蒸馏水在实验“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中的作用相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酒精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的作用是对组织进行解离,使细胞分散开来,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的作用是洗去浮色,A错误;

B、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中的作用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再与还原糖反应,而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是与肽键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B错误;

C、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中的作用相同,都是对组织进行解离,使细胞分散开来,C正确;

D、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中的作用是使细胞吸水胀破,而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中作用是作为对照组,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了观察到有丝分裂各期细胞的分裂相,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操作顺序是(  )

A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B选材→解离→固定→漂洗→染色→压片

C选材→解离→固定→染色→漂洗→压片

D选材→固定→染色→漂洗→解离→压片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首先要正确的选材,选择分裂能力旺盛的根尖分生区,固定后进行临时装片制作过程,其主要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用HCL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漂洗:蒸馏水洗去材料上的解离液,便于着色;染色:用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最后压片制成临时装片用于观察.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细胞的分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增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