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单倍体育种法难以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

B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相同

C针对以下实验①观察叶绿体;②观察线粒体;③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④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只有③需要设置对比或对照

D观察细胞中DNA、RNA用的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要现配现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用单倍体育种法能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并且缩短育种年限,但不能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A正确;

B、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相同,都是作为解离液对组织细胞进行解离,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B正确;

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是前后对照,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是组间对照,C错误;

D、观察细胞中DNA、RNA用的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要现配现用,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难以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

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B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培养期内共三次取样测定密度,即可准确绘制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

C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应NaOH进入琼脂快的速率

D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A正确;

B、要准确绘制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应该在培养期的不同时间点内多次取样,并且每个时间点也要多次取样,以求平均值,B错误;

C、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是相同的,与琼脂块的大小无关,因此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表示的是物质的运输效率,而不是运输速率,C错误;

D、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D错误.

故选:B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利用洋葱不同部位所做的相关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绿色叶片含有较多的色素,可以用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A正确;

B、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原因是有颜色便于观察,B正确;

C、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有的正在有丝分裂,故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C正确;

D、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用来观察叶绿体,D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利用洋葱根尖分生组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装片制作的道程示意图,其中,D过程表示用两块载玻片进行压片.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请指出并改正“示意图”中的③处错误:

(2)A过程叫______,作用是______

(3)健那绿染液与醋酸洋红染液染色最大的一点不同是,健那绿染液是一种______染色剂.

(4)D过程的目的是______,E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下根尖的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有3处明显的错误:一是A处根尖应该取2-3mm;二是B与C次序应该交换一下;三是A处盐酸和酒精的比例应该是1:1.

(2)图中A过程为解离步骤,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便于观察.

(3)健那绿染液是一种 活体染色剂,可以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4)图中D为制片步骤,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促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E表示观察,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故答案是:

(1)一是A处根尖应该取2-3mm;二是B与C次序应该交换一下;三是A处盐酸和酒精的比例应该是1:1

(2)解离 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4)活体

(5)使细胞进一步分散开来 区分生

解析

解:(1)图中有3处明显的错误:一是A处根尖应该取2-3mm;二是B与C次序应该交换一下;三是A处盐酸和酒精的比例应该是1:1.

(2)图中A过程为解离步骤,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便于观察.

(3)健那绿染液是一种 活体染色剂,可以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4)图中D为制片步骤,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促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E表示观察,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故答案是:

(1)一是A处根尖应该取2-3mm;二是B与C次序应该交换一下;三是A处盐酸和酒精的比例应该是1:1

(2)解离 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4)活体

(5)使细胞进一步分散开来 区分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三个时期模式图,

(1)根据图1,请你在图2的方框内画出细胞分裂期中所缺时期的模式图.

(2)在该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处于细胞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原因是______

(3)测定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的长短时,通常需要考虑温度因素.这是因为______

(4)有人称恶性肿瘤为细胞周期病,其根据是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发生______,导致癌细胞无限增殖.

(5)治疗恶性肿瘤的途径之一,是用药物抑制______的合成,从而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如用药物抑制纺缍体的形成,则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阻断在______期.

正确答案

解:(1)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图1中分别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末期和中期,而且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则分裂期缺少后期的模式图,画图时注意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如下图:

(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时间长,则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3)细胞的代谢活动需要酶的催化,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因此测定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的长短时,通常需要考虑温度因素.

(4)由于调控细胞周期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癌细胞无限增殖.

(5)用药物抑制DNA的合成,从而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如用药物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的纺缍体的形成,则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阻断在间期的G2期.

故答案为:

(1)

(2)间期时间长

(3)细胞的代谢活动需要酶的催化,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4)突变 

(5)DNA  G2

解析

解:(1)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图1中分别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末期和中期,而且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则分裂期缺少后期的模式图,画图时注意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如下图:

(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时间长,则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3)细胞的代谢活动需要酶的催化,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因此测定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的长短时,通常需要考虑温度因素.

(4)由于调控细胞周期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癌细胞无限增殖.

(5)用药物抑制DNA的合成,从而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如用药物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的纺缍体的形成,则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阻断在间期的G2期.

故答案为:

(1)

(2)间期时间长

(3)细胞的代谢活动需要酶的催化,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4)突变 

(5)DNA  G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 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正确做法是(  )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C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D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镜继续观察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在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中,由于解离细胞已经死亡,不可能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A错误;

B、因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比较多,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B正确;

C、如果视野过暗,可转换反光镜或光圈,增加视野的亮度,准焦螺旋是调节清晰度的,C错误;

D、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说明观察目标不在视野内,改用高倍镜就更看不到,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菠菜叶片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下列实验不适宜用菠菜叶片做实验材料的是(  )

A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

B观察质璧分离和复原

C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D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菠菜是叶绿体中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的适宜材料,A正确;

B、菠菜叶片细胞含有大液泡,能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B正确;

C、菠菜叶片细胞已经高等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能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C错误;

D、菠菜叶片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适宜用于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装片,下列操作步骤中导致染色不深的是(  )

A剪取洋葱根尖2~3 mm,放入解离液中3~5 min

B待根尖酥软后,直接将其放在龙胆紫溶液中染色

C3~5 min后,取出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D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按压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解离时,剪取根尖2-3mm(最好在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A正确;

B、待根尖酥软后,要用清水漂洗,以防解离液与染色剂发生中和反应,影响染色效果,B错误;

C、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C正确;

D、在弄碎的根尖上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洋葱可作为多个实验的实验材料

如图A、B、C、D是洋葱根尖局部放大图,E是其中某个细胞的分裂图象,请据图回答问题:

(1)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试验时,主要观察图中______的细胞.此处的细胞能产生______.其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若用单侧光照射洋葱根尖,则根会向______弯曲生长

(2)E图示洋葱根尖细胞部分染色体及有关基因,若用15N对⑤号染色体上的DNA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标记了n个这样的细胞连续分裂三次形成含15N的子细胞数是______个.假设该植物的基因型是AaBb,E图中若④号染色体上有A、B基因则a、b基因位于______号染色体上.

(3)某同学用完全培养液培养洋葱,他除进行充气外,还定期添加新鲜培养液,但几天后洋葱却萎蔫了.这是因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应选C处细胞,分生区处细胞能合成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由于单侧光的作用,生长素会由向光侧朝背光侧运输,又由于根对生长素最敏感,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慢,因此根尖会表现背光生长的特性.

(2)E是有丝分裂后期图象,应在分生区观察,由于DNA的复制时半保留复制,所以含有15N的细胞数是2n个.④号染色体上有A、B基因,说明A、B基因连锁,而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图中④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为②和⑥.

(3)用完全培养液培养洋葱的过程中,洋葱吸水的速率远远超过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因此一段时间后,培养液的浓度会升高,植物失水.

故答案为:

(1)C   生长素      背光侧

(2)2n   ②和⑥

(3)培养过程中培养液失水较多使培养液浓度过高,植株失水

解析

解:(1)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应选C处细胞,分生区处细胞能合成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由于单侧光的作用,生长素会由向光侧朝背光侧运输,又由于根对生长素最敏感,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慢,因此根尖会表现背光生长的特性.

(2)E是有丝分裂后期图象,应在分生区观察,由于DNA的复制时半保留复制,所以含有15N的细胞数是2n个.④号染色体上有A、B基因,说明A、B基因连锁,而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图中④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为②和⑥.

(3)用完全培养液培养洋葱的过程中,洋葱吸水的速率远远超过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因此一段时间后,培养液的浓度会升高,植物失水.

故答案为:

(1)C   生长素      背光侧

(2)2n   ②和⑥

(3)培养过程中培养液失水较多使培养液浓度过高,植株失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科研人员对患有蛔虫病的马进行人工驱虫,以获取马蛔虫的活体材料.将获取的马蛔虫子宫浸入己配好的溶液(升汞:无水酒精为1:40)中8h,固定细胞分裂相,再用石蜡包埋后切片,利用苏木精液染色后观察到马蛔虫受精卵细胞(2N=4)分裂的部分图象如下.请据图回答:

(1)马蛔虫受精卵是观察动物细胞______分裂过程的适宜材料,主要原因是______

(2)实验中,科研人员用苏木精液主要对马蛔虫受精卵的______ 进行染色,以便于镜检.

(3)图中a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期.与a细胞相比,图中c细胞所处时期的特点是______

(4)细胞分裂间期包含Gl、S、G2三个阶段,其中S期主要进行DNA复制.环磷酰胺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小剂量的环磷酰胺可抑制细胞由G1期进入S期,G2及其他时期的细胞不敏感.据此推断,环磷酰胺抗肿瘤的主要机理是______.若在含马蛔虫受精卵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适宜剂量的环磷酰胺,则培养相当于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后,a细胞所占的比例将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马蛔虫受精卵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细胞增殖,另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因此是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适宜材料.

(2)苏木精液对马蛔虫受精卵的染色体(或染色单体)进行染色,以便于镜检,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和行为变化.

(3)图中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增倍,是处于分裂期的后期的细胞状态.与a细胞相比,图中c细胞正处于分裂末期,因为此时细胞中纺锤体消失,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核膜、核仁出现.

(4)小剂量的环磷酰胺可抑制细胞由G1期进入S期,从而抑制了DNA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进一步抑制了细胞分裂.若在含马蛔虫受精卵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适宜剂量的环磷酰胺,则培养相当于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后,a细胞所占的比例将减少.

故答案为:

(1)有丝(分裂)  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2)染色体(或染色单体)  

(3)后  纺锤体消失,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核膜、核仁出现  

(4)抑制DNA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  减少

解析

解:(1)马蛔虫受精卵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细胞增殖,另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因此是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适宜材料.

(2)苏木精液对马蛔虫受精卵的染色体(或染色单体)进行染色,以便于镜检,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和行为变化.

(3)图中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增倍,是处于分裂期的后期的细胞状态.与a细胞相比,图中c细胞正处于分裂末期,因为此时细胞中纺锤体消失,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核膜、核仁出现.

(4)小剂量的环磷酰胺可抑制细胞由G1期进入S期,从而抑制了DNA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进一步抑制了细胞分裂.若在含马蛔虫受精卵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适宜剂量的环磷酰胺,则培养相当于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后,a细胞所占的比例将减少.

故答案为:

(1)有丝(分裂)  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2)染色体(或染色单体)  

(3)后  纺锤体消失,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核膜、核仁出现  

(4)抑制DNA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  减少

下一知识点 : 细胞的分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增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