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共1476题
生物体内的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 X、Y代表元素,A、B、C代表生物大分子,①②③代表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图中数字或字母):
(1)人体内单体b有_______种。
(2)导致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的多样性。
(3)图中构成染色体成分的是_________。
(4)人类色盲基因起源于______________过程。
正确答案
(1)4
(2)A
(3)A和C
(4)①
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的概念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①代表了__________。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_;其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
(3)图中②决定了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
(4)图中④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自然选择学说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3)方向
(4)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下图示地球上的哺乳动物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不同的种类在形态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据图回答:
(1)该现象称为__________,该图体现了生物的进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
(2)可依据比较解剖学的理论获取它们的________作为进化的证据,并由此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3)试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E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
(4)物种C的某种群中,基因型AA占46%,aa占20%,5年后,该种群AA为48%,aa为22%,该种群是否发生进化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适应辐射;生物朝着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
(2)同源器官;具有同源器官的不同动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3)原始的哺乳类产生不同的变异,其中适应水环境的变异个体被水环境选择而生存下来,这样代代选择、积累,经漫长年代而形成了水栖的E动物。
(4)否。因为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请回答关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从进化角度来看,生物性状具有多样性是____的结果。
(2)从整个生物界来看,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这反映了____水平的多样性。
(3)从红豆杉的树皮和针叶中发离纯化出的紫杉醇,是一种对子宫癌、乳腺癌、白血病等癌症有特殊疗效的抗癌药物。从生物多样性价值角度说明了红豆杉具有____。
(4)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图,如图所示,图中的横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放牧量应控制在图中b点和c点之间,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在图中c点以上,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什么样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生态学家建议在此草原中引入鼠类的天敌和草食性昆虫的天敌,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多样的环境对生物种群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
(2)生态系统
(3)直接使用价值
(4)①.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获得较多的畜产品;②.草原退化、沙化,生物多样性降低;③.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某野外调查小组对我国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小组对该地区树种进行辨认和挂牌(如下图所示),并着手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若树木A与树木B相邻,并是同一物种,那么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引起的。树木A与树木D、E、F、G之间的差异属于__________多样性。
(2)调查小组对某块荒地的几种常见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一般会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结果如上表所示(单位:株/m2)。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____;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的生存造成威胁,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调查小组还对该地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做了统计。因为动物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所以用记名计算法。调查时,我们发现小动物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不宜采用_____________法,而是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
(4)研究发现,群落中物种之间往往有复杂的关系,如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____________调节。
(5)蜜蜂与螳螂同属于益虫,其行为和语言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例如:蜜蜂在发现蜜源后,可通过跳“圆圈舞”或“摆尾舞”告知同伴蜜源的位置,这种信息属于________信息。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能够调节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正确答案
(1)突变(或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物种
(2)样方法 C 新环境中缺少天敌或其他限制因素,因此繁殖很快,抢占食物、空间等资源
(3)样方法或标志重捕(缺一不可)
(4)负反馈
(5)行为 生物的种间关系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__。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③.图2所示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突变(变异) 自然选择
(2)种群 基本单位
(3)基因库
(4)①.生存斗争(种内斗争) ②.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答案合理即可) ③.基因频率
(5)遗传 PCR(聚合酶链反应)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甲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________。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乙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___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③.图乙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______________的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乙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____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突变(变异) 自然选择
(2)种群 基本单位
(3)基因库
(4)①.生存斗争(种内斗争)
②.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合理即可)
③.基因频率
(5)遗传 PGR(聚合酶链反应)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上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______。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下图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__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③.上图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④.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上图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多样性。
正确答案
(1)突变(变异) 自然选择
(2)种群 基本单位
(3)基因库
(4)①.生存斗争(种内斗争) ②.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虫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 ③.基因频率 ④.遗传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__。
(3)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其中B所示蜥蜴群体中W的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
(4)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5)上述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___多样性(从生物的多样性角度分析)。
正确答案
(1)遗传变异 自然选择
(2)种群 基本单位 基因库
(3)30%
(4)基因频率
(5)基因
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①构建稻-萍-鱼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②培育转Bt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在稻萍-鱼生态系统中存在哪些种间关系。(各举一例)
(2)在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中,水稻通过_______信息引来害虫的天敌,防治害虫。
(3)转Bt基因抗虫水稻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虫害问题,因为_____________。
(4)画出稻-萍-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
正确答案
(l)捕食:虫吃水稻(或杂草),或鱼吃虫(或其他草食动物);竞争:水稻(或红萍)与杂草竞争;寄生:病菌寄生在水稻上;互利共生:红萍与蓝藻共生。
(2)化学
(3)昆虫会进化(或产生抗性)
(4)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