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 共11872题
如图所示,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木板静止时,受重力和两个拉力而平衡,故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即:F1=0,不变;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2F2cosθ=mg
解得:
F2=
当细线变短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增加,故cosθ减小,拉力F2变大.
故选:A
一根长为L的丝线吊着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丝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现突然将该电场方向变为向下且大小不变,不考虑因电场的改变而带来的其他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2)求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动能.
正确答案
解:(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mg、电场力qE、丝线的拉力FT,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mgtan37°=mg
故E=
(2)当电场方向变为向下后,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竖直向下,向下做圆周运动,重力和电场力都做正功,由动能定理得
(mg+qE)L(1-cos37°)=Ek-0
解得,Ek=
答: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2)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动能为.
解析
解:(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mg、电场力qE、丝线的拉力FT,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mgtan37°=mg
故E=
(2)当电场方向变为向下后,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竖直向下,向下做圆周运动,重力和电场力都做正功,由动能定理得
(mg+qE)L(1-cos37°)=Ek-0
解得,Ek=
答: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2)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动能为.
如图,光滑轻杆AB、BC通过A、B、C三点的铰接连接,与水平地面形成一个在竖直平面内三角形,AB杆长为l.BC杆与水平面成30°角,AB杆与水平面成
60°角.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穿在BC杆上,并静止在底端C处.现对小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F=mg的恒力,当小球运动到CB杆的中点时,它的速度大小为______,小球沿CB杆向上运动过程中AB杆对B处铰链的作用力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FB=
解析
解:如图对小球B进行受力分析:
沿杆BC方向:Fcosθ-mgsinθ=ma
解得球的加速度为:
如图根据几何关系知BC长度为:
所以从C运动到BC中点,小球产生的位移为: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小球运动到BC中点的速度满足:
得:
从C点开始小球运动的位移x=
球在垂直杆的方向所受合力为零,故可知球对杆的作用力垂直杆的方向大小为N=mgcos30°+Fsin30°
根据力矩平衡知,AB杆平衡则BC杆对AB杆的作用力沿AB杆过转轴A点,即AB杆对B的作用力沿AB方向
如图:
由于杆BC平衡,则有:
FBLBCsin30°=Nx
即:FBLBCsin30°=mgcos30°x+Fsin30°x
又x=
=
故答案为:,FB=
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18N,OA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37°,OB绳水平,则OA绳所受的拉力F1是______N,OB绳所受的拉力F2是______N.
正确答案
30
24
解析
解:将电灯所受的重力G沿两个绳子方向进行分解,如图:
由几何知识得:
F1=.
F2=
故答案为:30,24
如图所示为一条匀质的能自由弯曲的铁链,两端系于等高的坚直墙上的A、B处,铁链总质量为m,静止时铁链两端切线方向与竖直墙的夹角为θ,则墙对铁链的拉力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对铁链受力分析,受重力和两个拉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2Fcosθ=mg
解得:
F=
故答案为:.
如图,质量为m1的物块A沿质量为m3的光滑直角三角形斜面下滑,质量为m2的物体B上升,斜面与水平面成α角,若滑轮与绳的质量及一切摩擦均不计,求斜面作用于地面凸出部分的压力.
正确答案
解: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1gsinα-T=m1a…①
对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T-m2g=m2a…②
由①②式得:加速度,绳子张力
对斜面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水平方向
得:N平=m1gsinαcosα-Tcosα= m1gcosα.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N′=N平=m1gsinαcosα-Tcosα=m1gcosα.
答:斜面作用于地面凸出部分的压力m1gcosα.
解析
解: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1gsinα-T=m1a…①
对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T-m2g=m2a…②
由①②式得:加速度,绳子张力
对斜面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水平方向
得:N平=m1gsinαcosα-Tcosα= m1gcosα.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N′=N平=m1gsinαcosα-Tcosα=m1gcosα.
答:斜面作用于地面凸出部分的压力m1gcosα.
质量为3.0kg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当拉力F1=8.0N时,木箱静止;当拉力F2=10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求:
(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箱在8.0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正确答案
解:(1)当拉力F2=10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水平方向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1与拉力F2,根据平衡条件得:
f1=F2=10N
又f1=μN=μmg,得 μ==
=0.33
(2)由题意,木箱在8.0N的拉力作用下木箱处于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得:摩擦力f2=F1=8N
答:
(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33;
(2)木箱在8.0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8N.
解析
解:(1)当拉力F2=10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水平方向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1与拉力F2,根据平衡条件得:
f1=F2=10N
又f1=μN=μmg,得 μ==
=0.33
(2)由题意,木箱在8.0N的拉力作用下木箱处于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得:摩擦力f2=F1=8N
答:
(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33;
(2)木箱在8.0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8N.
为了研究人们用绳索跨越山谷过程中绳索拉力的变化规律,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不可伸长轻绳通过测力计(不计质量及长度)固定在相距为D的两立柱上,固定点分别为P和Q,P低于Q,绳长为L(L>PQ),他们首先在绳上距离P点10cm处(标记为C)系上质量为m的重物(不滑动),由测力计读出绳PC、QC说的拉力大小TP和TQ.随后,改变重物悬挂点C的位置,每次将P到C点的距离增大10cm,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得到TP和TQ与绳长PC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由实验可知:
(1)曲线Ⅱ中拉力为最大时,C与P点的距离为______cm,该曲线为______(选填TP或TQ)的曲线.
(2)在重物从P移到Q的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______(选填:P或Q)点所在的立柱.
(3)在曲线Ⅰ、Ⅱ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T0=______N,它与L、D、m和重力加速度g的关系为T0=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选取结点C为研究的对象,受力如图,
水平方向:TPsinα=TQsinβ
竖直方向:TPcosα+TQcosβ=2T0•cosβ ①
由图可得,当:α=β时,两个绳子上的拉力相等,此时由图可得,该处离P比较近.
又:C到P与Q的距离相等时,受力如图:
水平方向仍然满足:TPsinα=TQsinβ
由于α>β
所以:TP<TQ
所以曲线Ⅱ是TP的曲线,曲线Ⅰ是TQ的曲线.
曲线Ⅱ中拉力为最大时,C与P点的距离为60.00cm处.
(2)曲线Ⅰ是TQ的曲线,由题目的图可得,在重物从P移到Q的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Q点所在的立柱;
(3)由题目的图可得,在曲线Ⅰ、Ⅱ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T0=4.30N.
做出它们的几何关系如图:
由于α=β,则:
②
联立①②得:
故答案为:(1)60.00,TP;(2)Q;(3)4.30,
解析
解:(1)选取结点C为研究的对象,受力如图,
水平方向:TPsinα=TQsinβ
竖直方向:TPcosα+TQcosβ=2T0•cosβ ①
由图可得,当:α=β时,两个绳子上的拉力相等,此时由图可得,该处离P比较近.
又:C到P与Q的距离相等时,受力如图:
水平方向仍然满足:TPsinα=TQsinβ
由于α>β
所以:TP<TQ
所以曲线Ⅱ是TP的曲线,曲线Ⅰ是TQ的曲线.
曲线Ⅱ中拉力为最大时,C与P点的距离为60.00cm处.
(2)曲线Ⅰ是TQ的曲线,由题目的图可得,在重物从P移到Q的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Q点所在的立柱;
(3)由题目的图可得,在曲线Ⅰ、Ⅱ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T0=4.30N.
做出它们的几何关系如图:
由于α=β,则:
②
联立①②得:
故答案为:(1)60.00,TP;(2)Q;(3)4.30,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三个相同的物体a,b、c叠放在一起,a的左端通过一根轻绳与质量为m=3
kg的小球相连,绳与水平方向 的夹角为60°,小球静止在光滑的半圆形器皿中.水平向右的力F=20N作用在b上,三个物体保持静止状态.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A、对小球m进行受力分析如图,可知2Tsin60°=mg,可得 T=30N,因为绳子拉力T=30 N>F=20 N,因此对abc三个物体的整体分析可知,桌面对c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 f=T-F=30 N-20 N=10 N,则桌面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30 N-20 N=10 N,故A正确;
B、b处于平衡状态,由于水平拉力F=20 N,因此b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也为20 N,故B错误
C、物体c处于平衡状态,既不受拉力也不受摩擦力,故C错误;
D、撤去力F的瞬间,由于绳子拉力与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关系不确定,因此三个物体是否运动不确定,故D错误.
故选:A
如图所示,两段等长的细线L1和L2串接着质量均为1kg的小球a、b,悬挂于O点.现用沿水平向右的外力F缓慢拉动小球a,当L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时,F的大小是(去g=10m/s2)(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L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时,b球处于竖直状态,
对ab两个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b处于静止状态,则T=mg,
对A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F,oa绳子的拉力和ob绳子的拉力,合力为零,则有:
解得:F=mg+mg=20N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