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 共11872题
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对两种情况下的物体分别受力分析,如图
将F1正交分解为F3和F4,F2正交分解为F5和F6,
则有:
F滑=F3
mg=F4+FN;
F滑′=F5
mg+F6=FN′
而
F滑=μFN
F滑′=μFN′
则有
F1cos60°=μ(mg-F1sin60°) ①
F2cos30°=μ(mg+F2sin30°) ②
又根据题意
F1=F2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
μ=2-
故选B.
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坐标系xoy,在其第三象限空间有沿水平方向的、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5T,还有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
.在其第一象限空间有沿y轴负方向的、场强大小也为E的匀强电场,并在y>h=0.4m的区域有磁感应强度也为B的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油滴从图中第三象限的P点得到一初速度,恰好能沿PO作匀速直线运动(PO与x轴负方向的夹角为θ=45°),并从原点O进入第一象限.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问:
(1)油滴在第一象限运动时受到的重力、电场力、洛伦兹力三力的大小之比;
(2)油滴在P点得到的初速度大小;
(3)油滴在第一象限运动的时间以及油滴离开第一象限处的坐标值.
正确答案
解:(1)油滴带负电荷,设油滴质量为m,受力如图
由平衡条件结合几何关系得到:
mg:qE:f=1:1:
(2)根据洛伦兹力公式,有
f=qvB
故
mg:qE:qvB=1:1:
故
v=
(3)进入第一象限,电场力和重力相等,知油滴先做匀速直线运动,进入y≥h的区域后做匀速圆周运动,路径如图,最后从x轴上的N点离开第一象限.
由O到A匀速运动位移为S1==
知运动时间:
由几何关系和圆周运动的周期关系知由A→C的圆周运动时间为
=
,由对称性知从C→N的时间t1=t3
在第一象限运动的总时间
由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有 ,解得轨道半径
图中的ON=2(S1cos45°+Rcos45°)=
即油滴在第一象限运动的时间为0.82s,离开第一象限处(N点)的坐标为(4.0m,0).
解析
解:(1)油滴带负电荷,设油滴质量为m,受力如图
由平衡条件结合几何关系得到:
mg:qE:f=1:1:
(2)根据洛伦兹力公式,有
f=qvB
故
mg:qE:qvB=1:1:
故
v=
(3)进入第一象限,电场力和重力相等,知油滴先做匀速直线运动,进入y≥h的区域后做匀速圆周运动,路径如图,最后从x轴上的N点离开第一象限.
由O到A匀速运动位移为S1==
知运动时间:
由几何关系和圆周运动的周期关系知由A→C的圆周运动时间为
=
,由对称性知从C→N的时间t1=t3
在第一象限运动的总时间
由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有 ,解得轨道半径
图中的ON=2(S1cos45°+Rcos45°)=
即油滴在第一象限运动的时间为0.82s,离开第一象限处(N点)的坐标为(4.0m,0).
(2015秋•葫芦岛期末)如图所示,光滑金属球的质量m=2kg,它的左侧紧靠竖直的墙壁,右侧置于倾角θ=37°的斜面体上,已知斜面体(不固定)处于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墙壁对金属球的弹力大小和金属球对斜面体的弹力大小;
(2)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正确答案
解:(1)金属球静止,则它受到三力而平衡,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得墙壁对金属球的弹力为:
N1=Gtanθ=20×tan37°=15N
斜面体对金属球的弹力为:
N2==5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金属球对斜面体的弹力大小为50N,
(2)对球和斜面体整体,受重力、支持力、墙壁的支持力和地面的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f=N1=15N,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答:(1)墙壁对金属球的弹力大小为30N,金属球对斜面体的弹力大小为50N;
(2)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30N,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
解:(1)金属球静止,则它受到三力而平衡,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得墙壁对金属球的弹力为:
N1=Gtanθ=20×tan37°=15N
斜面体对金属球的弹力为:
N2==5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金属球对斜面体的弹力大小为50N,
(2)对球和斜面体整体,受重力、支持力、墙壁的支持力和地面的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f=N1=15N,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答:(1)墙壁对金属球的弹力大小为30N,金属球对斜面体的弹力大小为50N;
(2)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30N,方向水平向左.
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mB,用原长l0,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接,物体B放在水平面上.开始时,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缓慢将A提起,直到使B恰好离开地面,求:
(1)起始弹簧的长度
(2)这一过程中物体A上移的距离.
正确答案
解:(1)设初始弹簧的形变量为x1
对A由初始的平衡条件kx1=mAg
起始弹簧的长度
(2)设弹簧终了的形变量x2
对B由终了的平衡条件kx2=mBg
A上移的总距离
答:(1)起始弹簧的长度为;
(2)这一过程中物体A上移的距离为.
解析
解:(1)设初始弹簧的形变量为x1
对A由初始的平衡条件kx1=mAg
起始弹簧的长度
(2)设弹簧终了的形变量x2
对B由终了的平衡条件kx2=mBg
A上移的总距离
答:(1)起始弹簧的长度为;
(2)这一过程中物体A上移的距离为.
一条长3L的线穿着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金属环A和B,质量均为m,将线的两端都系于同一点O,如图所示,当两金属环带相同电后,由于两环间的静电斥力使丝线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此时两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如果不计环与线的摩擦,两环各带多少电量?(静电力常量为k)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因为两个小环完全相同,它们的带电情况相同,设每环带电为Q,小环可看成点电荷.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以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丝线的张力F1和库仑力F,根据平衡条件,竖直方向有:
F1cos30°=mg ①
水平方向有:
F1+F1sin30°=F ②
其中:F= ③
因为是光滑小环,因此两个方向的丝线的张力相等,以上三式联立可得:
Q=
故答案为:.
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上,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G=6N,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当F=24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2)当F=12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3)若力F方向改为斜向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37°,如图中虚线所示,要使木块保持静止,F的大小应为多少?(sin37°=0.6,cos37°=0.8)
正确答案
解:(1)当F=24N时,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 fm1=μF1=8N>G
故物体静止不动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f1=G=6N
(2)当F=12N时,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 fm2=μF2=4N<G
故物体将要下滑,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f2=μF2=4N
(3)物体刚好不上滑时,如图1,根据平衡条件得
F1cos37°=μF1sin37°+G
解得 F1=10N
物体刚好不下滑,如图2,根据平衡条件得
F2cos37°+μF2sin37°=G
解得 F2=6N
故F的范围为 6N≤F≤10N
答:
(1)当F=24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
(2)当F=12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
(3)要使木块保持静止,F的大小应满足的范围为6N≤F≤10N.
解析
解:(1)当F=24N时,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 fm1=μF1=8N>G
故物体静止不动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f1=G=6N
(2)当F=12N时,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 fm2=μF2=4N<G
故物体将要下滑,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f2=μF2=4N
(3)物体刚好不上滑时,如图1,根据平衡条件得
F1cos37°=μF1sin37°+G
解得 F1=10N
物体刚好不下滑,如图2,根据平衡条件得
F2cos37°+μF2sin37°=G
解得 F2=6N
故F的范围为 6N≤F≤10N
答:
(1)当F=24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
(2)当F=12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
(3)要使木块保持静止,F的大小应满足的范围为6N≤F≤10N.
(2016春•淮安校级月考)杂技节目“力量”有两个男演员共同完成,如图是表演中的一个高难度动作.两个演员保持静止状态,右侧演员的身体保持伸直,且与水平方向成30°.已知右侧演员所受的重力为G,则左侧演员对右侧演员的作用力大小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因两个演员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右侧的演员受力平衡,受重力和左侧的演员的作用力,由平衡条件可知左侧演员对右侧演员的作用力大小为G.选项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当斜面倾角为30°时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保持斜面倾角为30°,对物体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水平恒力F的大小.
正确答案
解:(1)物体匀速下滑时,受力如下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
mgsin30°=f1
N1=mgcos30°
又 f1=μN1
所以μ=tan30°=
(2)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
沿斜面方向:Fcos30°=mgsin30°+f2
垂直于斜面方向:N2=mgcos30°+Fsin30°
又 f2=μN2
联立得:
F=
答:(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2)水平恒力F的大小为.
解析
解:(1)物体匀速下滑时,受力如下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
mgsin30°=f1
N1=mgcos30°
又 f1=μN1
所以μ=tan30°=
(2)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
沿斜面方向:Fcos30°=mgsin30°+f2
垂直于斜面方向:N2=mgcos30°+Fsin30°
又 f2=μN2
联立得:
F=
答:(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2)水平恒力F的大小为.
物块A置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用轻弹簧、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物块B相连,弹簧轴线与斜面平行,A、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A、B重力分别为10N和4N,不计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弹簧对A的弹力等于B的重力,即F=GB=4N,故A、B错误.
C、对A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得,GAsin30°=f+F,解得斜面对A的摩擦力f=.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如图所示,三跟完全相同的绳子在O点打结将重物吊起,已知AO绳与竖直方向夹θ角,OB绳呈水平状态,OC绳下端系重为G的物体而处于静止状态,则OA绳拉力大小为______,OB绳拉力大小为______.
正确答案
Gtanθ
解析
解:设轻绳OA对物体的拉力为FA,轻绳OB对物体的拉力为FB,由物体平衡条件有:
水平方向:
FB-FAsinθ=0…①
竖直方向:
FAcosθ-G=0…②
解得:,FB=Gtanθ
故答案为:;Gtan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