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28.(9分)

雀科某种鸟有9个地理隔离的种群,其中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研究人员为了拯救A种群,在繁殖策略、遗传性状保持、野生种群恢复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拯救A种群时,应在其他地理隔离群中选择与6只雄鸟遗传性状相近的雌鸟作母本,与这6只雄鸟进行_________来繁殖后代,在子代中选择与A种群表型相近的雌鸟继续与6只雄鸟繁殖后代,并按类似的方法继续进行下去。上述做法的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的______能够传递下去。

(2)将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人工A种群”放归原栖息地的时候,考虑到某些种间关系会对弱小种群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通常要采用人工方法对A种群的______者和_______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在放归一段时间后,若要估计“人工A种群”的 密度,可以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杂交(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基因(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竞争 捕食 标志重捕法(每空2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雀科某种鸟有9个地理隔离的种群,其中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研究人员为了拯救A种群,在繁殖策略、遗传性状保持、野生种群恢复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32.拯救A种群时,应在其他地理隔离群中选择与6只雄鸟遗传性状相近的雌鸟作母本,与这6只雄鸟进行_________来繁殖后代,在子代中选择与A种群表型相近的雌鸟继续与6只雄鸟繁殖后代,并按类似的方法继续进行下去。上述做法的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的______能够传递下去。

33.将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人工A种群”放归原栖息地的时候,考虑到某些种间关系会对弱小种群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通常要采用人工方法对A种群的______者和_______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在放归一段时间后,若要估计“人工A种群”的 密度,可以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杂交(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基因(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解析

拯救A种群时,应在其他地理隔离群中选择与6只雄鸟遗传性状相近的雌鸟作母本,与这6只雄鸟进行杂交来繁殖后代,在子代中选择与A种群表型相近的雌鸟继续与6只雄鸟繁殖后代,并按类似的方法继续进行下去。上述做法的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的基因能够传递下去。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种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基因交流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竞争 捕食 标志重捕法(每空2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解析

将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人工A种群”放归原栖息地的时候,考虑到某些种间关系会对弱小种群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通常要采用人工方法对A种群的竞争者和捕食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在放归一段时间后,若要估计“人工A种群”的 密度,可以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种群密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7 分

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31.鱼塘大量投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_________分解产生的。

32.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_________元素营养。

33.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_________法,分别统计_________的种群密度。

34.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稻田中的_________(填序号)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①好氧 ②光合放氧 ③厌氧 ④兼性厌氧

35.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径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蛋白质

解析

S是蛋白质中的特征元素,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硫化物是蛋白质分解的结果。

考查方向

考查构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解题思路

S是蛋白质特征元素。

易错点

不清楚S是蛋白质特征元素。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N、P

解析

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中的N、P元素含量过高造成。

考查方向

考查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构成元素。

解题思路

N、P元素含量过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易错点

水稻吸收无机盐元素种类。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五点取样法 各种害虫

解析

该稻田呈正方形,可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等距取样法一般用于随机生长的种群,分别统计各种害虫的种群密度。

考查方向

考查种群数量调查方法。

解题思路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小的种群通常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易错点

分不清活动范围大小采用不同的方法调查。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③④

解析

稻田中有机物的分解主要通过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以及新颖性厌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考查方向

考查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解题思路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需氧、厌氧和兼性厌氧型。

易错点

分不清微生物的细胞呼吸类型。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竞争光照和营养、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

解析

水稻与藻类均为生产者,竞争光照和营养、同时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导致藻类数量减少。

考查方向

考查生物种间关系。

解题思路

竞争有生活环境、资源和食物。

易错点

认为竞争只有食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以下操作对估测结果的数值准确性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A估测细胞周期各期时长,可统计多个视野中各时期细胞数量所占比例

B估测狭长样地中蒲公英数量,可用等距取样法选取样方

C估测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可用滴管从静置培养液的中层取样

D估测土壤浸出液中的细菌数量,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下图表示某山地针叶林群落向常绿阔叶林群落演替过程中马尾松利甜槠的年龄结构,I~V表示植株的年龄由小到大。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统计不同群落中马尾松和甜槠的个体数量时要用样方法

B该山地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C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中甜槠的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大

D三个群落中马尾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均属于衰退型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
下一知识点 : 种群的数量变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种群的特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