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同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祥构成了群落

C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为零

D群落的水平结构特征受地形变化和光照强度差异等因素影响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关于下列实验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经图①所示操作后,显微镜可见细胞内液泡体积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深

B若要看清图②中处于分生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

C图③中将物镜由甲转换成乙,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的数目增多

D图④是利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此样方内该植物种群密度为3株/m2

正确答案

A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稻田中除了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 。根据上面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只/m2

(2)对下表中种群甲和种群乙进行比较:从基因库大小来看,甲种群 _______(大、小);从遗传多样性来看,乙种群遗传多样性_________(大、小)。

(3) 果蝇的自然群体中,第Ⅱ号染色体的变异很多。右下表表示果蝇第Ⅱ号染色体的三种突变类型(A、B、C)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能力与野生型果蝇的比较结果(野生型果蝇的存活能力为100)。

分析表中数据,可看出生物突变的特点之一是具有__________ 。如果果蝇生存环境的温度明显下降,经过较长时间后,类型___________的基因频率会逐渐提高,进而形成一个新物种,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 相似度)。DNA 碱

基进化速率按1% / 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A. 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

B. 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 人类与黑猩猩的DNA 差异经历了约99 万年的累积

D. 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正确答案

(1)随机取样  16只/m2

(2)大     小

(3)不定向性    C    产生生殖隔离

(4)C

解析



知识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种群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生态护坡是综合生态学、工程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知识,利用植被对斜坡进行保护的综合技术。下图为某种海岸生态护坡及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在建造海岸生态护坡前,采用____________法调查此地的植物丰富度和种群密度,运用此方法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

(3)人们通过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植被稀少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种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同化量 (图中字母代表)如上图。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____。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5)研究人员向此坡地引入沙棘并种植在海挡林带和灌草丛带,结果沙棘在灌草丛带的长势明显好于海挡林带,经分析两地带中表层~60cm土壤肥力和土壤含水量如下表。

某研究者提出“土壤含水量的增高能够促进沙棘的生长”,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沙棘随机分为A、B两组种植,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灌草丛带相同,B组实验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研究者的假设。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样方法,随机取样(降低取样误差)。

(2)水平。

(3)次生演替。

(4)捕食、竞争(缺一不得分),3、4(缺一不得分),b+d+e/a。

(5)土壤含水量与海档林相同、土壤肥力与灌草丛带相同,A组长势显著强于B组。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为调查原产北美的豚草入侵情况,某课外小组对一片荒地中的植物种群密度进行了五年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推测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增加

B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应该采取标志重捕法

C豚草入侵,不改变该区域群落变化的速度与方向

D可以推测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会减弱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下一知识点 : 种群的数量变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种群的特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