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 共617题
(2015秋•银川校级月考)25℃时,将0.01mol CH3COONa 和0.002mol HCl溶于水,形成1L混合溶液:
(1)该溶液中存在三个平衡体系,用电离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溶液中共有______种不同的粒子(指分子和离子).
(3)在这些粒子中,浓度为0.01mol/L的是______,浓度为0.002mol/L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H2O⇌H++OH-
CH3COOH⇌CH3COO-+H+
CH3COO-+H2O⇌CH3COOH+OH-
7
Na+
Cl-
解析
解:(1)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醋酸的电离平衡、醋酸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分别为H2O⇌H++OH-、CH3COOH⇌CH3COO-+H+、CH3COO-+H2O⇌CH3COOH+OH-,
故答案为:H2O⇌H++OH-;CH3COOH⇌CH3COO-+H+;CH3COO-+H2O⇌CH3COOH+OH-;
(2)0.01molCH3COONa和0.002molHCl溶于水得到0.008molCH3COONa、0.002molCH3COOH、0.002molNaCl,CH3COONa、NaCl为强电解质,CH3COOH为弱电解质,则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a+、H+、Cl-、OH-、CH3COO-,存在的分子为:H2O、CH3COOH,即共有7种不同的微粒,
故答案为:7;
(3)由0.01mol CH3COONa,则浓度为0.01mol•L-1的是Na+,由0.002mol HCl,则浓度为0.002mol•L-1的是Cl-,故答案为:Na+;Cl-.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碳酸钠属于盐,能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32-,故A正确;
B.水属于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2O⇌H++OH-,故B错误;
C.硝酸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NO3=H++NO3-,故C正确;
D.硫酸钾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K2SO4═2K++SO42-,故D正确;
故选B.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二氧碳溶于水的过程,包括与水反应,和生成物质的电离,而不是碳酸的电离过程,故A错误;
B、硫酸氢钠的电离受条件的限制,条件不同电离的方式不同,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故B错误;
C、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4⇌H++H2PO4-,故C错误;
D、多元弱酸根电离出氢离子与水结合成水合氢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 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硫氢化钠为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硫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Na++HS-;硫氢根离子部分电离出硫离子和氢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S-+H2O⇌H3O++S2-,故A正确;
B.(NH4)2SO4溶于水,完全电离出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用等号,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NH4)2SO4=2NH4++SO42-,故B错误;
C.氟化氢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F+H2O⇌F-+H+,故C错误;
D.氢氧化铝为弱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不能用等号,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Al(OH)3⇌Al3++3OH-,故D错误;
故选A.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写出C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CO2属于______氧化物(填酸性或碱性)
(2)写出Na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Na2O属于______氧化物(填酸性或碱性)
(3)Fe2(SO4)3电离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CO2+2NaOH═Na2CO3+H2O
酸性
Na2O+H2SO4=Na2SO4+H2O
碱性
Fe2(SO4)3=2Fe3++3SO42-
解析
解:(1)C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CO2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
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酸性;
(2)Na2O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2O+H2SO4=Na2SO4+H2O,氧化钠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
故答案为:Na2O+H2SO4=Na2SO4+H2O;碱性;
(3)硫酸铁属于强电解质,电离时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Fe2(SO4)3=2Fe3++3SO42-,
故答案为:Fe2(SO4)3=2Fe3++3SO42-.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