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顿第二定律
- 共12933题
某同学为估测摩托车在水泥路面上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设计了下述实验:将输液用的500mL玻璃瓶装适量水后,连同输液管一起绑在摩托车上,调节输液管的滴水速度,刚好每隔1.0s滴一滴,该同学骑摩托车,先使之加速到某一速度,然后熄火,保持摩托车沿直线滑行,如图是某次实验中水泥路面上的部分水滴(左侧是起点).设该同学质量为50kg,摩托车质量为75kg(g=10m/s2),根据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估算(图中长度单位:m):
(1)骑摩托车行驶至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骑摩托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骑摩托车加速时的牵引力大小为______N.
正确答案
14.0
3.79
497.5
解析
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vD==14.0m/s
(2)已知前四段位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x4-x2=2a1T2
x3-x1=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a1+a2)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a==3.79m/s2,
(3)由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过程:F-f=ma
减速过程:f=ma2,
解得:F=m(a+a2)=497.5N
故答案为:(1)14.0 (2)3.79 (3)497.5N
一个物体从长s=9m,倾角为α=37°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它滑到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t和末速度v分别是多少?(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
正确答案
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μmgcosθ=ma
代入数据得a=2m/s2
由运动学公式得:
L=
代入数据得,t=3s
又有v=at得:
v=6m/s
答: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所用的时间为3s,速度为6m/s.
解析
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μmgcosθ=ma
代入数据得a=2m/s2
由运动学公式得:
L=
代入数据得,t=3s
又有v=at得:
v=6m/s
答: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所用的时间为3s,速度为6m/s.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10kg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F=50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a;
(2)物体在t=2.0s时速度的大小v.
正确答案
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
物体的加速度
a==
m/s2=5.0 m/s2
(2)物体在t=2.0 s时速度的大小
v=a t=5.0×2.0m/s=10 m/s
答:(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a为5.0 m/s2;
(2)物体在t=2.0s时速度的大小v为10m/s.
解析
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
物体的加速度
a==
m/s2=5.0 m/s2
(2)物体在t=2.0 s时速度的大小
v=a t=5.0×2.0m/s=10 m/s
答:(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a为5.0 m/s2;
(2)物体在t=2.0s时速度的大小v为10m/s.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放一边长为b的立方体木块M,木块上搁有一根长为l的轻质杆,杆端固定质量为m的均质小球(可视为质点),另一端铰接于O.不计摩擦阻力,由静止释放木块,当杆与水平面间夹角为α时小球获得最大速度,大小为vm.此时杆对木块作用力的大小为______,木块向右的速度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杆与水平面间夹角为α时小球获得最大速度,说明此时杆处于平衡态,根据力矩平衡条件,有:
N=mgl•cosα
解得:N==
;
杆上与滑块接触的点的速度为:v=ω•r=;
将滑块上与杆接触的点的速度沿着平行杆和垂直杆正交分解,如图
故滑块的速度为:vM==
;
故答案为:,
.
(2015秋•宁夏校级期末)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______的图象.
(3)如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______.
(5)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图2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M>>m
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两小车及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不同或M
1.58m/s2
解析
解:(1)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mg=(m+M)a
解得a=
以M为研究对象有绳子的拉力F=Ma=
显然要有F=mg必有m+M=M,故有M>>m,即只有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a与M成反比,而反比例函数图象是曲线,而根据曲线很难判定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故不能作a-M图象;但a=,
故a与成正比,而正比例函数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就比较容易判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故应作a-
图象;
(3)图中没有拉力时就产生了加速度,说明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4)由图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a乙>a丙,
根据F=ma可得m=,即a-F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质量,且m乙<m丙.故两人的实验中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5)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所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作差法得:a==
=1.58m/s2
故答案为:(1)M≫m;(2);(3)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4)两小车及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不同或M;(5)a=1.58m/s2
(2015秋•德州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F=10N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恒力拉物体,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当t=5s时撤去力F,求:
(1)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a的大小?(sin 37°=0.6,cos 37°=0.8,g取10m/s2)
(2)撤去F后,物体还能滑行多长时间?
正确答案
解:(1)竖直方向:FN=mg-Fsin37°①
又Ff=μFN ②
由①、②代入数据得Ff=6.8N
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37°-Ff=ma
代入数据得a=0.3m/s2
(2)5s末的速度υ=at=0.3×5m/s=1.5m/s
撤去F后a1=-μg=-2m/s2
t==
=0.75s.
答:(1)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a的大小为0.3m/s2;
(2)撤去F后,物体还能滑行0.75s时间.
解析
解:(1)竖直方向:FN=mg-Fsin37°①
又Ff=μFN ②
由①、②代入数据得Ff=6.8N
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37°-Ff=ma
代入数据得a=0.3m/s2
(2)5s末的速度υ=at=0.3×5m/s=1.5m/s
撤去F后a1=-μg=-2m/s2
t==
=0.75s.
答:(1)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a的大小为0.3m/s2;
(2)撤去F后,物体还能滑行0.75s时间.
(2015秋•宁城县期末)如图所示,木盒中固定一质量为m的砝码,木盒和砝码在水平桌面上一起以一定的初速度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今拿走砝码,而持续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F=mg,g为重力加速度),其他条件不变,则两种情况下(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设木盒的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放砝码时,加速度:a1=
拿走砝码施加F时,加速度:a2=
可知a2>a1.
根据v2=2ax得,x=.知加速度增大,则滑行的距离变小.
由v=at知加速度大的用时短.
木盒滑行时对桌面的压力相同N=Mg+mg.
故选:D.
两木块A、B由同种材料制成,mA>mB,并随木板一起以相同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设木板足够长,当木板突然停止运动后,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若木板光滑,A、B在水平面上不受力,由于物体具有惯性,则AB将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相对静止;
若木板粗糙,尽管两木块的质量不同,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同,但其加速度为a=,与质量无关,故两物体将有相同的加速度,任意时刻有相同的速度.保持相对静止,故C答案正确.
故选C
如图所示,在离斜面底B点为L的O点竖直固定一长为L的直杆OA,A端与B点之间也用直杆连接.在杆上穿一光滑小环,先后两次从A点无初速度释放小环,第一次沿AO杆下滑,第二次沿AB杆下滑.重力加速度为g,则两次滑到斜面上所需的时间分别为t1=______,t2=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沿AO杆下滑,加速度a=g,位移为L,则L=,解得
.
沿AB杆下滑,设∠OAB=α,则AB=2Lcosα,加速度a=.
根据2Lcosα=,解得
.
故答案为:,
.
如图所示,倾角为α=30°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2m/s运动,皮带始终是绷紧的,皮带AB长为L=5m,将质量为m=1kg的物体放在A点,经t=2.9s到达B点,求物体和皮带间的摩擦力.
正确答案
解:设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1,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2,
根据得,t1+2t2=5,
又t1+t2=2.9s,
则t1=0.8s,t2=2.1s.
则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α=ma,解得f=,方向沿斜面向上,
当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f′=mgsinα=,方向沿斜面向上.
答: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7.5N,方向沿斜面向上;当物体与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5N,方向沿斜面向上.
解析
解:设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1,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2,
根据得,t1+2t2=5,
又t1+t2=2.9s,
则t1=0.8s,t2=2.1s.
则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α=ma,解得f=,方向沿斜面向上,
当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f′=mgsinα=,方向沿斜面向上.
答: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7.5N,方向沿斜面向上;当物体与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5N,方向沿斜面向上.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