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蒙运动
- 共383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的命运就是生活在变动的乱世风暴之中,而你( 指他的诗) 也许会如同我们希望的那样,在我身后活得长久,将会遇上一个更美好的时代。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
——彼特拉克《阿非利加》
材料二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所以人民就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们的自由就是毫无理由的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中国近代军事学家、政论家蒋百里著《欧洲文艺复兴史》后,梁启超评价说:“然则此书者,吾不敢径指为百里所得之曙光,然吾有以窥其求曙光所由之路也。……吾证其为极有价值之作,盖述而有创作之精神者也。”金宝山也评论道:蒋百里撰写的《欧洲文艺复兴史》是我国人士所撰有关文艺复兴的第一本著作。蒋百里在文中提出的‘人之发见,世界之发见’两点,正是‘民主、科学’的生动注脚,符合时代精神。
(1)材料一作者认为的黑暗是指什么?指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追求?
(2)卢梭被称为是一个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启蒙思想家,据材料二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3)材料三中的评论者认为文艺复兴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他们又是怎样认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的?
正确答案
(1)黑暗是指封建教会的腐败、专制和中世纪神学观念的束缚。含义:古希腊、罗马精神的重生。精神追求:追求人性的解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
(2)依据:自由是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
(3)作用:对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解放思想、寻求救国道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认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是民主、科学。
(11分)追求人的自由是众多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法国的卢梭和德国的康德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那是因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 ”建立起来。
——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关于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政治背景。(4分)
(2)据材料二,康德认为启蒙的前提是什么?概括康德对“自由也是一种责任”观点的理解。(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卢梭和康德“自由观”的历史作用。(3分)
正确答案
(1)主张:通过暴力革命获得自由;按照社会契约建立政权,保障自由。(2分)
原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政治:法国深受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2分)
(2)前提: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1分)
理解: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别人的自由;自由应该由法律或宪法来保证;要按照自由的理念建立新的社会制度。(3分)
(3)认识:促进思想解放;冲击封建专制统治,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发生;影响公民法治社会的构建。(3分)
试题分析:(1)将材料一省略号前后两部分,分别概括可得出卢梭的主张,依靠暴力夺回自由,依据社会契约成立共同体即国家来保证自己的自由。启蒙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背景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对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满。(2)康德的观点,将材料二逐句概括即可。他认为必须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才能带来启蒙。自由不是绝对的,一个人的自由不应该妨碍别人的自由,自由与法律、制度并不违背,法律和制度是为了保证自由。(3)结合启蒙运动的影响,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政治上冲击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做了理论准备,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经济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促进思想解放。
(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让我们想一下那些在本书所阐述的60年时间里发明出来,或者是在这个时期获得其现代意义的词汇。比如“工业”、“工业家”、“工厂”、“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比如“贵族阶级”、“铁路”,作为政治术语的“自由”和“保守”、“民族”……如果没有这些词汇,如何去估量发生在1789 -1848年之间这种革命的深远意义?虽然这场“双元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这样的看法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在此需要评述的仅仅是,这种变革所需要的社会和经济力量、政治和理论工具,无论如何已经在欧洲的一部分地区做好了准备,并足以让世界其他地方都革命化。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材料二 本书叙述的历史是一边倒的历史,主要是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大发展的历史,是这个经济所代表的社会秩序大踏步的前进的历史:理性、科学、进步和自由主义。这是资产阶级大获全胜的时代,虽然欧洲资产阶级对全力夺取公共政治统治权力方面还羞羞答答。在这一点上,也许只有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革命的年代还没有结束。……这时期最激动人心的大事,显然是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成就,全世界浇筑了几百万吨的铁,穿越各大洲的绵延铁路,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苏伊士运河的开凿,芝加哥等美国中西部处女地上拔地而起的大城市,汹涌的移民潮等等,这是一出欧洲和北美强权主演的戏剧,世界被踩在他们足下。……这段历史也是一场进步的戏曲(进步是这个时代的关键词):波澜壮阔、开明进步、对自己充满信心、也感到满足。最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必然的。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1848—1875.导言》
(1)材料一中的“双元革命”指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为此做了哪些准备。
(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资本的年代”的主要特征。(9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材料二中为什么说“这一切都是必然的”。(2分)
正确答案
(1)法国大革命与英国工业革命。(2分)
准备:18世纪工场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欧洲资产阶级的壮大;海外市场的扩张;启蒙思想的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等。(6分,任答3点即可)
(2)政治方面: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国际工人运动兴起(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国际工人组织兴起);国际关系格局变动。(3分,任答2点即可)
经济方面:工业革命的扩展;世界市场的扩大;社会生活的变迁。(3分,任答2点即可)
文化方面:理性法制思想成熟,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兴起。(3分,任答2点即可)
(3)工业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完善、世界各地联系不断紧密等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中“双元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且时间“1789—1848”,可判断出法国大革命与英国工业革命;第二小问,结合两次革命前的具体历史史实回答即可,如经济、阶级、对外扩张、科技进步、思想文化等。第(2)问,资本的年代的主要特征的归纳,需要结合材料及1848—1875年的时代背景,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归纳即可。第(3)问,首先理解材料中的“这一切”,其指的是1848—1875的人类历史进程,是“必然的”即回答其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原因,但注意时间段,可以从经济、民主政治、世界联系等方面归纳即可。
美国总统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大师们浩瀚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人能够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依靠的是
正确答案
D
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说的是对统治者权力的限制,四个选项中“三权分立”具有权力制约与平衡的作用。
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思想,实质上反映了 ( )
正确答案
B
考察学生理解能力,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是符合资产阶级的要求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广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除了希腊光辉灿烂的理论建设高潮之外)要进步得多,但是从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科学就开始占领先地位了。确实,到了伽利略时代,可以说科学发明的技术本身被发现了,其结果就产生了现代科学的统一世界,科学为全人类所公有……欧洲有许多特殊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希腊人从苏格拉底时期以后对欧洲文化历史一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因素都足以充分解释那个“伽利略奇迹”之谜。
——李约瑟《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
材料二 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材料三 从科技发明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平均时间
材料四 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个典型例子说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要进步得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欧洲的“特殊因素”有哪些?与欧洲对比,你认为中国社会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生产力发展的飞跃,请写出它们分别开辟了哪三个历史时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四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的发明、天文学、数学等等。
(2)以人文主义为主流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不断高涨;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兴起,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建立。中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3)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4)科学技术发明转化生产力的时间越来越快,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越来越大。
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l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摘自岳麓版高中教材
材料三 l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摘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材料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概括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谈谈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2)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产阶级兴起;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东西方文化交汇。
(3)民主;法治;“理性王国”。
(4)促进思想解放;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民主进程;推动科技创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毋需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虽然人具有处理他的人身或财产的无限自由,但是他并没有毁灭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
——洛克《政府论》(下)1689年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而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仍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摘自《人权宣言》1789年
材料三:“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失业的保障”,“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人人有享受休息和闲暇的权利”,“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在这个秩序中,本宣言所载的权利和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
──摘自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
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基本主张。(6分)与材料一的思想主张相比较,材料二有哪些新的发展? (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人权宣言》与《世界人权宣言》的异同,并阐述原因。(8分)
正确答案
答案:(1)基本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保护私有制;个人的自由要受到一定制约。发展:进一步阐述自由与法律(责任)、个人利益与公共需要的关系。 (从这两方面阐述,符合题意要求即可)(2)答案:相同:二者都肯定人的平等自由的基本权利。(2分)
不同:二者应用范围不同。《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反封建的纲领性文件,《世界人权宣言》是世界人民和各国努力实现的目标;
二者内容不同,《人权宣言》主要局限在政治权利,《世界人权宣言》把人权扩大到经济、杜会、文化、教育等各领域。(4分)
主要原因:实现人权是人类的普遍理想和追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权进—步得到重视,人们对人权的认识也不断深入。(2分)
试题分析:(1)第1问回答材料一中的基本主张,分析材料一,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主张“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但是他并没有毁灭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概括可知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保护私有制;个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这些思想的历史作用根据相关所学回答。第2问分析材料二的新发展,分析材料二,更加加强自由与责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公共需求的关系。(2)在解答时要首先找出其比较项,一般从内容、范围、影响等角度去找,然后再去分析原因。
点评:启蒙运动是人文主义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以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为代表的思想家们,宣传理性,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主张,反对等级秩序、贵族特权,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阅读下列材料(23分):
材料一:不管城邦大小,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是由本性和法律统治的。本性是没有秩序因人而异的,而法律却是共同一致的,对所有人都是适用的。──为什么全体公民要参加公民大会?为什么人们要立法庭?原因就是法律,人人都要服从法律,如果抛弃了法律,每个人都为所欲为,不仅政制遭到破坏,人们的生活也会降低到野蛮的水平。
──(古希腊)《德谟斯提尼演讲集》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戴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 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表达的思想主张,指出其出现的政治背景。(6分)
(2)材料二、三审视“自由”的视角各有何侧重?在实现自由的途径上,两者的相同主张是什么?(7分)
(3)材料三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为什么说材料四是材料三思想主张的继续和延伸?(7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四反映的政治主张的积极影响。(3分)
正确答案
(1)思想主张:人必须遵守法律。(3分)
背景: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3分)
(2)侧重:材料二:要求获得自由平等等天赋人权;(2分)
材料三:如何保卫自由与人权。(2分)
途径:通过法律(民主政治)手段。(3分)
(3)思想:权力的“制约与平衡”。(3分)
原因:材料四论述了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分立,是分权思想的具体化,因而是继续和延伸。(4分)
(4)影响: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体制的构想。(3分)
试题分析:(1)“人人都要服从法律,如果抛弃了法律,每个人都为所欲为,不仅政制遭到破坏,人们的生活也会降低到野蛮的水平。”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反映了古希腊民主法治的发展。
(2)材料二“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体现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材料三“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体现了如何保障自由。
(3)材料三“要防止滥用权力,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材料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明确了三权分立。
(4)孟德斯鸠为欧洲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他的三权分立等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点评:在找取历史材料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不论题目所给的材料文字多少,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干扰程度多强,材料的含义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当然,也别忘了有时关键信息还可能出现在材料的首尾,即材料的介绍和出处上,它有时会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
“奴隶是人,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灵魂中同样赋有人类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的品性。”这句话
正确答案
C
仔细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表明,奴隶和其他人一样具有“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的品性”,因此,他们的权力也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所以,这话强调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