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 共517题
  •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 共517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4 分

15.已知平面向量ab,|a|=1,|b|=2,a·b=1.若e为平面单位向量,则|a·e|+|b·e|的最大值是______.

正确答案

知识点

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5 分

13.已知向量a=(m,4),b=(3,-2),且ab,则m=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6

知识点

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平面向量共线(平行)的坐标表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5 分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直线与函数的图像只有一个交点,则的值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的大致图像,如下图:

由题意,可知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靠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零点等基础知识.

解题思路

先根据题意作出函数的大致图象,然后根据图像判断

易错点

数形结合思想运用不好,不会想到作图

知识点

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2.设向量a=(2,4)与向量b=(x,6)共线,则实数x=(      )

A2

B3

C4

D6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向量平行的性质有,解得,故选B选项。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察平面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意在考察考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应用。

解题思路

直接根据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求解既可。

易错点

将向量共线和垂直的充要条件混淆,导致出错。

知识点

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3.已知非零向量与向量平行,则实数的值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因为两向量平行,所以解得,当m=-1时,a为零向量,不符合题意,所以选D

考查方向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向量的平行关系

解题思路

根据向量平行的性质,求解出m的值

易错点

计算错误,向量平行的数量积计算错误

知识点

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4.若四点共线,且满足,则(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因为A B C D四点共线,所以AB和CD平行,所以

考查方向

向量运算

解题思路

根据向量共线,建立等量关系,求出t的值

易错点

计算错误,对向量的数量积性质混淆

知识点

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履行职责提出的要求包括( )。

A.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B.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
C.不准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D.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履行职责,规范执法,保守秘密
E.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4 分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韪得:

知识点

相等向量与相反向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直线和点,记<0,则称点被直线分隔.若曲线C与直线没有公共点,且曲线C上存在点被直线分隔,则称直线为曲线C的一条分隔线。

⑴ 求证:点被直线分隔;

⑵  若直线是曲线的分隔线,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⑶ 动点M到点的距离与到轴的距离之积为1,设点M的轨迹为E,求E的方程,并证明轴为曲线E的分隔线。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证明:因为所以点被直线分隔。

(2)解:直线与曲线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方程组有解,即因为直线是曲线的分隔线,故它们没有公共点,即.

时,对于直线,曲线上的点满足即点分隔。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3)证明:设M的坐标为

则曲线E的方程为

对任意的不是上述方程的解,即y轴与曲线E没有公共点。

又曲线E上的点对于轴满足即点被y轴分隔。

所以y轴为曲线E的分割线。

知识点

相等向量与相反向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设△ABC的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且b=3,c=1,△ABC的面积为,求cosA与a的值。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b=3,c=1,△ABC的面积为

=

∴sinA=

又∵sin2A+cos2A=1

∴cosA=±

由余弦定理可得a==2或2

知识点

相等向量与相反向量
下一知识点 :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文科数学 >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