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温和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 共2879题
回答下列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问题:
Ⅰ.图1为人的下丘脑对多个腺体的分泌调节作用示意图,字母表示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和垂体通过激素a、b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填“分级”或“反馈”)调节.a和c对垂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相互______.
(2)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位于______的感受器兴奋,导致[d]______激素的释放量增加,使尿量减少.
(3)饥饿时,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______,该激素能促进______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4)图2是在实验过程中,测得的兴奋传导时神经纤维上某点的膜电位变化示意图.该图中表示静息电位的是______点,B过程的形成原因是______,C点表示______.
Ⅱ.图为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
(2)当抗原初次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______(填编号)过程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3)为了预防疾病我们常常注射疫苗,请问疫苗相当于免疫反应中的______.
(4)如果图中所示的病原体为酸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抗体也会攻击人体心脏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病.
(5)若病原体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Ⅰ(1)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种调节方式为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则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c(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相互抑制.
(2)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位于下丘脑的感受器兴奋,导致[d]抗利尿激素激素的释放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3)饥饿时,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4)据图分析,图中A点可以表示静息电位,B过程表示大量的钠离子内流,C表示动作电位,此时细胞膜内外的钠离子浓度达到动态平衡,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Ⅱ(1)据图分析:A细胞由记忆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A是效应T细胞(致敏T细胞);B是由浆细胞产生的,B是抗体.
(2)③过程是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过程,⑤过程是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过程,属于二次免疫反应,需要抗原的刺激,⑦表示浆细胞分泌抗体,这一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因此,当抗原初次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③⑦过程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3)疫苗相当于免疫反应中的抗原,能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反应,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
(4)如果图中所示的病原体为酸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抗体也会攻击人体心脏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
(5)若病原体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
故答案为:
Ⅰ(1)分级 拮抗
(2)下丘脑 抗利尿
(3)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分解
(4)A Na+内流 动作电位
Ⅱ(1)效应T细胞 抗体
(2)③⑦
(3)抗原
(4)自身免疫
(5)T淋巴细胞
解析
解:Ⅰ(1)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种调节方式为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则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c(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相互抑制.
(2)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位于下丘脑的感受器兴奋,导致[d]抗利尿激素激素的释放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3)饥饿时,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4)据图分析,图中A点可以表示静息电位,B过程表示大量的钠离子内流,C表示动作电位,此时细胞膜内外的钠离子浓度达到动态平衡,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Ⅱ(1)据图分析:A细胞由记忆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A是效应T细胞(致敏T细胞);B是由浆细胞产生的,B是抗体.
(2)③过程是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过程,⑤过程是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过程,属于二次免疫反应,需要抗原的刺激,⑦表示浆细胞分泌抗体,这一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因此,当抗原初次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③⑦过程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3)疫苗相当于免疫反应中的抗原,能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反应,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
(4)如果图中所示的病原体为酸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抗体也会攻击人体心脏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
(5)若病原体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
故答案为:
Ⅰ(1)分级 拮抗
(2)下丘脑 抗利尿
(3)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分解
(4)A Na+内流 动作电位
Ⅱ(1)效应T细胞 抗体
(2)③⑦
(3)抗原
(4)自身免疫
(5)T淋巴细胞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保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图表示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中①是胰岛B细胞,②是胰岛A细胞,③是肾上腺,④是胰岛素,⑤是胰高血糖素,⑥是肾上腺素,A正确;
B、③是肾上腺所分泌的物质⑥是肾上腺素,②是胰岛A细胞分泌的⑤是胰高血糖素,在功能上是协同关系,B正确;
C、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错误;
D、由图可知,②所分泌的物质⑤胰高血糖素若增加,将促进①分泌物质④胰岛素,D错误.
故选:AB.
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的作用示意图,A~G表示不同的信息分子,请据图分析回答:
(1)寒冷时,[A]______使下丘脑产生兴奋引起骨骼肌战栗;由______分泌的[B]______作用于甲状腺,最终使细胞代谢加强,产能增多.
(2)运动时,______分泌C增多,使靶细胞对______增强,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E]______浓度降低,其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G]______分泌量增加,维持血糖平衡.
(3)受某病原体感染时,[D]______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寒冷时,皮肤上的冷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在神经系统中传递时需要A神经递质,刺激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骨骼肌战栗,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加快新陈代谢,增加产热.
(2)运动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血糖浓度降低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维持血糖平衡.
(3)受到病原体感染时,淋巴因子会促使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故答案为:
(1)神经递质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2)下丘脑 水分的重吸收 血糖 胰高血糖素
(3)淋巴因子 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
解析
解:(1)寒冷时,皮肤上的冷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在神经系统中传递时需要A神经递质,刺激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骨骼肌战栗,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加快新陈代谢,增加产热.
(2)运动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血糖浓度降低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维持血糖平衡.
(3)受到病原体感染时,淋巴因子会促使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故答案为:
(1)神经递质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2)下丘脑 水分的重吸收 血糖 胰高血糖素
(3)淋巴因子 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
当环境温度从35℃降至15℃,人体耗氧量.皮肤血流量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进入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人体耗氧量增加,来增加产热.由于人是恒温动物,因此体内酶的活性不变,A错误;
B、进入寒冷环境时,人体耗氧量增加来增加产热,皮肤血流量减少来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恒定,B错误;
C、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人体通过耗氧量增加来增加产热,皮肤血流量减少来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由于人是恒温动物,因此体内酶的活性不变,C正确;
D、由于人是恒温动物,因此体内酶的活性不变,D错误;
故选:C.
人受惊吓时,体内某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比正常时要高,这种物质最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正常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其含量是相对稳定的,这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有关,其中与激素的调节作用有直接关系;人受惊吓时,体内某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比正常时要高,这种物质最可能是激素的作用.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