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水坝数量最多的国家,全国大江除了__________江和_________江上外,几乎所有大小江河的干流或支流上都建有水坝,总数量超过86万座。这些水坝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1,黄河中游已建成的大坝中,水库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其淹没水面不断扩大,而库容却相对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2,国界南北河流上大坝数量悬殊,其中水坝较多的国家是_________,其水坝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国界以北水坝较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发展压力。我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地质环境特殊,其中将过量泥沙带入水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图1

黄河中游北干流纵剖面图

图2

正确答案

(1)怒 雅鲁藏布 防洪、供水、发电、灌溉、通航、旅游、养殖等

(2)三门峡 泥沙淤积使三门峡水库库容减小,淹没上游地区使其面积增大

(3)美国 经济发达,对水力资源开发利用充分 落差大,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充足,位于河流上游,汇水区域小

(4)发生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以及美国水坝建设情况的了解。中国怒江、雅鲁藏布江由于自然环境太险恶以及建水坝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所以至今还没有建设水坝。建水坝后有较大的库区利于养殖、旅游发展,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水力资源,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黄河中游指河口至孟津段,此段主要水坝就是三门峡,修建后由于泥沙淤积使其库容减少。美国由于经济发达,对水力资源利用很充分,同时位于河流中下游,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而加拿大位于河流上游,水量较小,故开发较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材料一、二,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60%,力争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材料二:海南岛简图。

⑴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岛的地势特征是                                ;请简述判断依据。(3分)

⑵“海南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海南岛开发有哪些地理区位优势?(提示:从经济区位、交通区位等方面去分析)(3分)

⑶与海南岛外运反季节瓜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相关的因素是(2分)

①水热资源丰富     ②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影响     ③城市和工业的迅速发展

④市场需求量的增加 ⑤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⑷在未来十年中,海南岛在三次产业中,大力发展       产业;到2020年,海南岛的区域发展阶段将                  阶段。(2分)

正确答案

⑴中间高,四周低(2分)  从图中的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分流,可知地势中部高,四周低(1分)

⑵①近傍香港、澳门,遥望台湾,内靠珠三角,外邻东南亚;(1分)②近东亚与东南亚国际深水航线(1分);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直至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海运便利。(1分)(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⑶D(2分)

⑷第三产业(1分)   高效益综合发展(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8年7月28日至31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监督司和监管中心共同组织召开2008年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稽察工作座谈会。会议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对上半年稽察工作进行了总结。结合下图回答问题。(23分)

(l)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4分)

A.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跨流域调水是利用_____和_____的原理解决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的办法,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成功地建成了_____和_____工程。(4分)

(4)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7分)

A.东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_河至_____(城市)。

B.中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_水库至_____(城市)。

C.西线调水路线:_____江和_____江至_____河。

(5)从经济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意义。(4分)

正确答案

(1)华北地区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人均径流量小工农业发展迅速,人口密度大,污染、浪费严重、缺少水资源综合利用设施

(2)南水北调       强化节水意识,在节水、治污的前提下调水

(3)水循环   水平衡   引滦人津      引黄济青

(4)京杭运   天津      丹江口   北京      金沙      雅磐      黄

(5)有效地拉动内需,开拓传统产业市场,并可为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后劲,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很不平衡,南多北少,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紧张问题,必须进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解决京、津、冀用水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相关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3分)

图为我国大陆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时间变化图,图为1995年和2008年我国大陆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各省份占全国的比例分布示意图,表为2008年广东省和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主要产业投资额比重的比较。

(1)简述l985—2009年我国大陆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趋势;分析投资规模出现两次下降的主要原因。

(2)简述我国大陆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比较广东省、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主要产业的差异。

正确答案

(共13分) 总体呈上升趋势。(1分)1997是因为发生亚洲金融危机;2009是因为发生了美国金融危机。(2分)

(2)自东向西,(或沿海向内陆)投资的地域范围扩大;(2分)内陆地区的投资比重增加(湖北、海南等省投资比重下降明显)(2分)

原因:国家西部开发政策支持,对外改革开发的不断推进。(4分)(或者东南沿海生产成本的上升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转移);内陆地区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相对便宜;市场潜力大;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任答一点1分,共4分)

(3)广东省主要是在制造业为主,房地产为次;重庆市以房地产为主,超过60%,制造业为次。(2分)

原因:重庆设市,城市化水平提高,房地产需求增加(2分);西部大开发,中心城市建设成为重点领域(2分);

广东省改革开放以来,外向型加工制造业成为投资重点(2分);外来劳动力数量增多,劳动力成本较低,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投资的重点领域(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三峡库区环境状况类型示意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峡库区具有人地矛盾尖锐、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和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等特征。根据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程度、“三废”排放量及地质灾害等指标分析,划分了三峡库区环境状况类型。由于三峡工程即将淹没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因而产业的重建与结构的升级任务十分艰巨。按照高效生态经济的目标模式,应大力发展以清洁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的支柱型产业。

(1)图中生态相对很差的地区分布在长江       河段。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2)引起整个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有(   )

A. 气候湿润,降水量过多,暴雨集中    B. 人口文化水平过低

C. 长期毁林开荒,陡坡耕作     D. 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和泥石流

E. 库区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对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的投入不足

F. 修建三峡工程,有百万移民搬迁 

G. 随着库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3)依据三峡库区的环境状况及经济目标,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下列哪些项目作为三峡库区的支柱型产业           

A. 采掘业         B. 柑橘果汁、保健药酒等食品加工工业     

C. 服装业        D. 以中药材资源深加工为主的医药工业    

E. 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业        F. 造纸及纸制品业

正确答案

(1)三峡; 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   

(2)CEG 

(3)BDE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耕地、林地、果园、村落布局到图中合适的地段:耕地——   ,林地——   ,果园——   ,村落——   

(2)该地森林类型属于        ,典型树种有              等,具有优势的水果品种,有               

(3)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如何进行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增加农民收入:       

正确答案

(1)耕地——③  林地——①  果园——②  村落——②

(2)常绿阔叶林 樟树、毛竹、马尾松等  柑橘、杨梅、荔枝等

(3)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如:粮食加工工业、家具制造业、果品加工、竹器加工、野生林副产品采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E.水资源污染严重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BCD

(2)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制定合理的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9.读我国的自然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描绘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

(2)图中反映了陆地环境的全球尺度的分异,其主要原因是热量条件的差异导致的是 

A.自然区dàeàfàg的更替

B.自然区aàbàcàd的更替

(3)e区的自然景观以                 为主,f区的自然景观以              为主。

(4)e区西部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东部影响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有        

                               。e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其主要原因是                                     

(5)g区在高原面上由东南向西北植被的水平变化趋势是                            

                                                                            

正确答案

B 温带荒漠 荒漠、荒漠草原  水土流失 旱涝 盐碱 风沙 土地荒漠化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区域差异,包括自然差异和经济差异,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动手绘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我国三大自然区与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和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新社2008年9月9日电  昨日沙尘暴突袭了敦煌、瓜州和玉门,风沙最大时局部地区能见度仅有400米,最小能见度仅有切米,这是玉门地区人秋第一场沙尘暴天气。结合我国沙尘天气分布图、沙尘暴路径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2一9

(l)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将下列备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人图2一10中的适当位置。

A.燃烧矿物燃料B.土质疏松C.风力加大D.二氧化碳增加E.过度放牧F.过度开垦G.气候变暖变干

图2一10

(2)从干湿状况看,沙尘暴发生的地区属于我国的____和____地区。

(3)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沙尘暴的发生呈现的趋势是________。

(4)试分析沙尘暴路径呈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原因。

(5)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现象日益加剧,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

(6)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正确答案

(l)从左向右,从上而下分别是A、D、G、C、E、F、B。

(2)干旱       半干旱

(3)频率加快,间隔变短

(4)因为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亚洲高压的东部,冬、春季盛行西北季风。

(5)自然原因:气候异常,温度升高,蒸发加剧,土地沙化严重。人为原因:北方草原过度农垦、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沙化,林区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建筑工地多,工地建筑用沙缺乏保护等。

(6)C

本题以沙尘暴作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西北荒漠化的成因及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由图可知沙尘天气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从图中还可知西北地区远离海洋,受山岭阻档,气候干旱。第(l)题,该类试题应根据前后关系解答。第(2)题,沙尘暴发生的地区属于我国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第(3)题,该题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沙尘暴的发生呈现的趋势是频率加快,间隔变短。第(4)题,我国沙尘暴路径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原因是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亚洲高压的东部,冬、春季盛行西北季风。第(5)题,应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第(6)题,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减少种植业,适度发展畜牧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2一5,回答问题。

图2一5

(1)图示地区自然景观以为主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

(2)图示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区是________,发展农业的主导白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该农业区超强度开发,试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生态环境问题。

正确答案

(1)荒漠       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加之高原、山脉的阻档,降水稀少

(2)河西走廊       水源

(3)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土)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旱)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

由图示可知该区自然景观以荒漠为主,农业生产区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结合经纬度可得:①河西走廊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灌溉水源是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②该地区大气降水少,水源缺乏,若农业用水过度,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力,加上该地强烈的太阳辐射、旺盛的蒸发、大风等作用,便会产生土地荒漠化问题。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