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 共311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发布后也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海岛和海域资源,对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意义重大。岛依托其有利的条件快速发展经济,基本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该岛自然环境呈环带状分布的特点,开发利用中重视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其海岸带为重点开发带。
(1)分析海南岛海岸带发展的优势区位。(8分)
(2)台湾西南部的布袋盐场为我国三大盐场之一, 简述其有利的区位因素。(6分)
(3)分析台湾发展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的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好;城市集中;海运便利;政策支持;接近原料地。(8分。答出上述任意其中的四点既可)
(2)自然因素:地处低纬海区,海水盐度较高;地处台湾山脉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地处台西平原,泥质沙滩,利于晒盐(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共4分)
人文因素:交通便利,利于向外大量输送海盐(2分)
(3)台湾地域狭小,岛上资源短缺,经济发展所需资源、能源大多依赖进口(2分);人口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利于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2分);台湾地域狭小,市场狭小,所生产产品销售依赖出口,(2分)因此,台湾经济发展为“进口—加工—出口”模式。
略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和“土地退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km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将下列内容的代号填入下图对应的空白框内(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3)简述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正确答案
(1)自上而下为a、b、d、c;
(2)过渡开垦,过渡放牧,过渡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乱砍滥伐等导致土地退化;
(3)有利于当地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有利于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当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
略
读“我国造林重点区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范围是我国的__________,该防护林建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范围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防护林,建设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C、D两处的林区名称、森林类型和优势树种分别是: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D所在经济区域是____________,其森林资源优势表现在_____________。
(5)从森林的主要效能看,A、B两处的森林属于__________林,C、D两处的森林属于_____________林;从人类影响程度大小看,A、B两处的森林为____________林,C、D两处的森林为_______________林。
正确答案
(1)“三北”防护林带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2)长江中上游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长白山林区温带针阔混交林红松大兴安岭林区寒温带针叶林兴安落叶松
(4)东北地区全国最大的林区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
(5)防护用材人工天然
本题着重考查我国的重点造林工程及其功能,学生根据平时所学知识不难作答。
请列出我国开展的四大跨区域的国土整治工作,并阐述其开展的原因、措施和目的。
正确答案
四大全国(跨区域)性的国土整治工作比较如下:
结合教材内容,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区域发展的资源优势和主要限制性因素,理解和掌握区域的开发和治理措施。同一类地理事物的把握可以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进行。
读A、B、C三图,回答问题。
A
(1)A、B、C三图都表示我国不同地区的立体农业模式,其中A模式分布在________地区,B模式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C模式分布在______________地区。
(2)A、B、C三种立体农业模式,在国土整治中都遵循的共同原则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三种模式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4)A、B、C三种立体农业模式,有哪些经济和环境效益?
正确答案
(1)黄淮海平原的低湿地 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 珠江三角洲水网密布
(2)因地制宜(治水)
(3)鱼塘—台田模式 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 基塘农业模式
(4)使我国的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的集约化经营发展,形成商品性农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农产品商品基地。最大限度地将资源优势转向经济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正确协调人地关系,建立良性生态循环,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改善生存环境。
该题综合考查了我国在国土整治过程中的三个成功的整治措施。三种不同的立体农业模式都是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而建立的。A图是黄淮海平原的鱼塘—台田模式,B图是南方丘陵山区的立体农业模式,C图是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模式,这三种农业生产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遵循自然规律,建立了良性循环,改善了生存环境。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下两图分别是“晋煤外运图”和山西省某地遵循“循环经济”理念设计的一个工业“生态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西省所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其东侧为________山脉。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煤炭外运铁路干线名称是________。
2.煤炭开采过程中容易引发________地质问题,造成________污染和________污染。
3.山西省日益重视煤炭的加工转换,将部分输煤变为输电,这种做法对山西省来说,有何利弊?
4.请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图中该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正确答案
1.黄土高原 太行 大秦线
2.塌陷(崩塌或滑坡) 水源 固体废弃物
3.利:①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②减轻运输压力,降低运输成本,减少损耗;③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等。
弊:①加重当地大气污染;②水资源更显紧张。
4.①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②减轻大气环境污染;③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④增加就业机会等。
1.山西省所处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其东侧为太行山脉。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煤炭外运铁路干线名称是大秦线。
2.煤炭开采过程中容易引发塌陷地质问题,造成水源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3.山西省日益重视煤炭的加工转换,将部分输煤变为输电,利: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减轻运输压力,降低运输成本,减少损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等。弊:加重当地大气污染;水资源更显紧张
4.图中该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大气环境污染;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增加就业机会等。
结合我国国情,试简要说明我国国土整治工作的艰巨性。
正确答案
国土辽阔,但地域差异显著;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经济基础薄弱,科技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国土整治工作的艰巨性。
南方低山丘陵区许多地方农民使用沼气,沼气的使用,不仅解决了农村燃料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环境改善。
正确答案
(1)A—③B—④C—②D—①
(2)废渣沼气
(3)植被
(4)广东。
沼气池是利用人畜粪便、秸秆等发酵产生沼气的地方,沼气作生活燃料,池中废渣肥田,发展种植业,种植业的发展可为畜牧业提供更多饲料,从而发展畜牧业,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又可为制取沼气提供更多原料——秸秆、畜粪等。只要理顺了上述关系,本题就能迎刃而解。
下面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县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农村生活用能构成资料,以及“农业开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表1某县土地利用构成
表2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
(1)该县1996年与1976年相比,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建立了与当地生态系统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试分析其变化特点及原因。
(2)该地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封山育林是有效措施,但为此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试分析解决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县农业开发过程中,建立起_________生产体系,该体系(示意图)土地利用结构以____________为主,实现了农业的良性循环。
(4)有利于南方低山丘陵区资源进一步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社会资源)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特点:耕地减少,林地增加,草山草坡增加,湖泊面积增大。原因: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2)推广省柴灶发展沼气发展小水电营造速生薪炭林(或推广生活用煤)
(3)立体农业林果
(4)劳动力资源丰富,邻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本题主要考查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综合治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