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大扫荡、七一三部队对中国人的杀害)
- 共1092题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曾经发动过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试从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的两次侵华战争分析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及影响,我们今天的青年学生应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正确答案
原因:19世纪末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其垄断资本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大力推行对外扩张的侵略政策,于1894年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1929年,席卷全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了,沉重打击了日本经济。日本为摆脱危机,在军部的推动下,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继而强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随着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战争在1937年演变成为全面侵华战争。
影响: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它使中国丧失了台湾等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而日本获得中国的大量赔款和资源,其国内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1945年,中华民族的神圣抗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日本法西斯势力被摧毁,走上了民主发展的道路,但是日本国内的右翼军国主义势力仍然存在。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只有彻底铲除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警惕右翼势力的发展,世界才能得到真正和平。
对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两次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进行对比,关键是从中得到的启示。
南京是________省的省会,属于________流域;南京在历史上是著名的古都,在近代史上________曾经把政权建立于此;________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存在了________年;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进行大屠杀,________万同胞遇难;抗战期间,________的汉奸政府也曾在这里。
正确答案
江苏 长江 太平天国 1927 22 30 汪精卫
把近代史当中有关南京的内容,用一个小专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希望学生能够把上下册的内容结合起来复习。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1993年4月,在一些原日军将校的精心策划下,桥本光治以《东史郎日记》记述“不实”,“毁损名誉”为由,状告东史郎、青木书店和该书编辑下里正树。东京地方法院经过三年的审理,判处揭露南京大屠杀暴行的东史郎等人败诉。尽管东史郎等一再上诉,日本最高法院仍裁定为败诉。
材料二:2000年1月13日,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日本右翼势力举行了“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的彻底验证”集会,否认南京大屠杀罪行。
材料三:2001年和2005年,日本政府先后两次批准了由日本右翼学者篡改的历史教科书,肆无忌惮地否认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掩盖其滔天罪行,甚至美化其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历史。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和抗议,也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广泛谴责。
材料四:二战后,美国在日本的占领当局出于其侵略政策的需要,不仅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还陆续释放了一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的战争罪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现代知识,分析日本出现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战争罪行的历史原因。(4分)
(2)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实质是什么?(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4分)
正确答案
(1)二战后,美国为了在亚太地区扩张势力,实现其世界霸权,未对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进行彻底的打击。如释放日本战犯,保留日本的天皇制。纵容日本的右翼势力。(4分)
(2)实质是企图掩盖侵略战争的罪行。(3分)
(3)认识:日本右翼势力的所作所为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民族感情,影响中日关系正常化,也是对世界和平的严峻挑战;我们应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危险,发展中日人民间的和平友好往来,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4分)
本题考查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表现、原因、实质及其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4分)
材料二:《杀鸡儆猴图》是我国杰出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作品(右图)。该漫画刊登于1937年10月23日《战时画刊》上。
(2)上图漫画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概述其历史事实,并分析该事件对当时中国政局产生的影响。(8分)
正确答案
(1)对中国而言:清廷战败,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分)
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2分)
(2)事件:淞沪会战。(2分)
历史事实:全面侵华战争初期,日本采取速战速决战略,发动八一三事变,试图占领上海直逼南京,迫使国民政府投降;(2分)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重创了侵华日军,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2分)
影响: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止式建立。(2分)
试题分析:(1)第一问,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甲午战争的赔款如果日本用来发展经济的话对日本来说是有利的,但日本却用于发动战争,而最后输得更惨,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失败与民族危机加深说明中国更不是赢家,所以依据材料内容可以归纳整理出正确的的答案。
(2)第二问,有关于漫画反映了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的问题,可以依据图上的文字来分析,日本侵略中国的上海的事件应该是淞沪会战,这场战争是日本全面侵华后为了迫使蒋介石政府屈服而进行了这次会战。有关于该事件对当时中国政局产生的影响可以依据当时的史实来分析归纳,依据淞沪会战的历史意义来分析归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都数是侵华战争。”
材料二: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①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②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③反人道罪,即在战争或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
材料三:据新华社2005年7月12日报道: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将再次参拜供奉有二战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但是参拜的时间避开8月15日这一天,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纪念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参加和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
(2)根据材料二所列的三种战争罪类型,指出日本在1931年至1945年侵华期间犯有哪几条罪行,并各举一例说明。
(3)材料三中提到的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实质是什么?对中日关系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发展中日两国持久和平友好关系的认识。
正确答案
(1)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战争
(2)反和平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常规战争罪:南京大屠杀;反人道罪:细菌战、毒气战
(3)否认侵略战争的历史;给中日关系蒙上阴影。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本题以中日关系为主题,考察了日本在近现代中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所犯下的罪行,面对历史日本右翼分子的态度,从而考察学生对中日关系的理性思考,以史为鉴,解决当今的现实问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作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