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大扫荡、七一三部队对中国人的杀害)
  • 共1092题
  • 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大扫荡、七一三部队对中国人的杀害)
  • 共1092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70年前,我国西北古城西安爆发了一起震惊中外的大事件,这就是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国民党爱国将领发动的西安事变。

(1)列举三个以古城西安作都的朝代。

(2)试述此次事变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1)秦、西汉、唐等

(2)原因:华北事变使民族矛盾尖锐;张学良、杨虎城有民族正义感和爱国心;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亲自到西安独战。(任写三点即可给分)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是中国革命由内战到民族革命战争的转折点;是中共逼蒋抗日政策的胜利。

本试题以历史史实为答题的依据,尤其是第一问如此,第二问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加以概括和整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颁布《苏维埃暂行选举法》、《选举细则》等法律文件,在革命根据地范围内开展民主选举,实行苏维埃代表制。工农劳苦大众取得这样的权力,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图1 苏维埃政权的选举        图2 苏维埃政权颁发的选民证

——引自高等院校教材《中国革命史》

材料二 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比较普遍的农村选举方式是红绿票法和豆选法。红绿票法属于票选法的一种,具体施行是这样的:发给投票人额定的红绿票,而让候选人坐在台前,背对着投票者,每人背后一个票箱,红票意味着同意,绿票意味着反对,投票人对每个候选人只能投一种颜色的票。豆选法是根据地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选举法,其法以豆粒(什幺豆子都可以,已经用过的有黄豆、绿豆和蚕豆不等)作为选票,每个投票人发给一定额数的豆粒,每粒表示一票。投票时让候选人坐在台前一排,背对着投票者,每人背后放一大海碗,投票人鱼贯而过,认为信得过的,就在他的碗里放下一粒豆子,豆多者当选。

——引自张鸣《中共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选举与文化回归》

材料三 一组抗战时期根据地的选举照片

请回答: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什么说“工农劳苦大众取得这样的权力,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3分)

(2)根据材料,归纳概括抗日根据地民主选举的特点。(6分)

(3)抗日根据地在选举组织抗日民族政权的时候采取哪一重要原则实施?(2分)这一原则的实施有何积极意义?(4分)

正确答案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虽然颁布,但由于辛亥革命成果被北洋军阀窃取,并没有真正实施过。因此,工农劳苦大众真正意义上参加选举和被选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3分)

(2)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参与面广;选举方式因地制宜,花费小,具有廉洁、贴近群众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公开性和公正性,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6分)

(3)“三三制”原则。(2分)意义:充分保障了各抗日阶级、阶层广泛的民主权利,团结了开明地主和民主人士,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4分)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6年博鳌亚洲论坛于4月22日上午在海南博鳌举行开幕式。本次年会的主题是“亚洲寻求共赢:亚洲的新机会”。但亚洲地区还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5月1日,日美安保磋商委员会(2+2会议)就驻日美军整编最终报告达成了一致。日本领导继续参拜靖国神社,日本继续掩盖侵略中国的罪行。请完成:

(1)日俄战争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这场战争对远东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2)日本教科书中把日本侵略中国的历次战争原因都归咎于中国。例如教科书中将8年侵华战争描述为“目的不明的泥沼战争”,完全抹杀了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阴谋。试以历史真相批驳日本新教科书的这一谬论。(5分)

(3)以上事实反映和说明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日本当前的这些行为?(3分)

正确答案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非正义战争。影响:改变了日俄在远东地区特别是在中国东北的力量对比,日本势力扩大了影响。

(2)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其表现是:①灭亡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②1931年,受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为摆脱危机而发动侵华战争。③日本乘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之机,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④欧美列强无暇东顾,为日本侵略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3)日本国内极右势力沉渣泛起和军国主义复活。认识:任何国家都要走和平发展之路;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言之成理即可,有如下情形的不能得分:①认同日本右翼势力这一做法的不得分。②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的,如叫嚣灭亡日本的不得分)

本题以日本为命题切入点,旨在考查分析日本在日俄战争和侵华战争中的时代背景、侵略意图以及战争影响的能力。答题关键一要能再现过去日本的侵略历史,二要能运用史实批驳日本新教科书的谬论,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本题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和现实借鉴意义。

下一知识点 : 中国远征军的滇缅作战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大扫荡、七一三部队对中国人的杀害)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