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 共206题
下列物质(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中,D为红棕色粉末(反应条件及反应物、产物未全部注明),K为沉淀。
根据图示关系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D_______。
(2)C粉末与D的混合物通常被称为________(填名称)。
(3)写出C+D→A+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G→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l2O3;Fe2O3(2)铝热剂
(3)2Al+Fe2O3 = Al2O3+2Fe
(4)4Fe(OH)2+O2+2H2O = 4Fe(OH)3
已知A、B、C、D、E、F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A与B;C、D与E分别位于同一周期。A原子L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 B、C、D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可形成一种C3DB6型离子晶体X,CE、FA为电子数相同的离子晶体。
(1)写出A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 ____________;F离子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
(2)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和化学名称__________。
(3)写出X涉及化工生产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试解释工业冶炼D不以DE3而是以D2A3为原料的原因:__________。
(5)CE、FA的晶格能分别为786 KJ/mol、3401KJ/mol,试分析导致两者晶格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6)F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F与B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 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___。(只要求列出算式)。
正确答案
(1)2s22p4;1s22s22p63s23p6(2)Na3AlF6;六氟合铝酸钠
(3)2Al2O3(融熔)2Al+3O2↑
(4)Al2O3为离子晶体而AlCl3为分子晶体
(5)CaO晶体中Ca2+、O2-的带电量大于NaCl晶体中Na+、Cl-(6)CaF2;
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下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判断:
(1)固体B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固体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正确答案
(1)Al2O3
(2)(NH4)2SO4、K2SO4(3)AlO2-+CO2+2H2O=Al(OH)3↓+HCO3- 或 2AlO2-+CO2+3H2O=2Al(OH)3↓+CO32-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⑥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2)元素③和⑥可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形成其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②、③形成离子的半径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②、⑥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③、④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与元素⑤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元素③的单质放入④与⑥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若反应完全后生成标况下0.672 L气体,则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__________g。
正确答案
(1)
(2)
(3)F- >Na+ (4)HF>HCl;NaOH>Al(OH)3
(5)Al2O3 + 6H+ === 2Al3+ + 3H2O
(6)1.56
已知: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与D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B与C的原子序数之和,由D元素组成的单质在通常状况下呈黄绿色,B、C、D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A、B、C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X、Y、Z,且存在如下转化关系,试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
(2)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Y与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可以发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4)A与D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之间可以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水溶液呈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5)实验室中,应将X的浓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正确答案
(1)
(2)N
(3)Al2O3+2OH-=2AlO2- +H2O
(4 )酸
(5)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