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红色,或被苏丹Ⅳ染成橘黄色

B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可以用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外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显微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成高倍镜,若看不清楚可旋转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A错误;

B、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错误;

C、可以用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而洋葱外表皮细胞中含有紫色的大液泡,不能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C错误;

D、显微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成高倍镜,若看不清楚可旋转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细胞所充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镜从10×换为40×,物镜距装片距离变近

B物镜从10×换为40×,视野变暗,物像变大

C物镜从10×换为40×,换镜后只要调粗准焦螺旋和反光镜、光圈

D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4个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物镜由低倍镜换上高倍镜之后,物镜距装片距离变近,A正确;

B、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视野变暗,B正确;

C、在使用高倍镜的过程中,不能旋转粗准焦螺旋,C错误;

D、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细胞所充满,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64÷42=4个,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低倍镜下的视野内图象是“pd”,实际图象是(  )

Apd

Bdp

Cqb

Dbq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将字母“pd”写好,旋转180°后得到的是字母“pd”.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显微镜是人类这个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以显微原理进行分类可分为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请根据显微镜实验回答:

(1)在高倍镜操作规则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

①低倍镜观察;  ②调节粗调节器; ③转动转换器使得高倍镜到位;

④调节细调节器;⑤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A.①⑤③④B.①⑤③②C.①③④⑤D.①③②⑤

(2)把一个写有“p”的载玻片正放在显微镜下,从目镜看去,该数字变成______字;若该数字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它移于视野的中央,应该把玻片向______移动.

(3)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细调节器,结果如图所示.试问其视野最暗的是______

(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______

A. 2个    B. 4个    C. 16个    D. 32个

(5)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镜与低倍镜相比______

A.物像小,视野高,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6)经标定,在低倍镜下某显微镜目镜测微尺每小格长度为7μm,现在低倍镜下测得一个细胞长为8小格,宽为5小格,则细胞截面积约为______μm2.测得细胞核直径为1小格,则细胞核截面积约为______μm2.(π≈3.14)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高倍显微镜的操作顺序: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①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将观察目标⑤移到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再换上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④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象清晰.即顺序为①⑤③④.

(2)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上下倒,左右倒,故将贴有“p”字样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时,所看到的是d.在显微镜下呈现的是倒立的虚像,因此所要观察的细胞在视野的右下方,其实它在载玻片的左上方,因此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3)根据显微镜的使用原则可知放大倍数越大,细胞的数量越少,视野越暗.观察4幅细胞图发现C的放大倍数最大,所以视野最暗.

(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一行细胞是长度,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比原来放大了4倍,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8÷4=2个细胞.

(5)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的体积变大;此时进入视野的光线减少,视野就变暗.

因此,用高倍显微镜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大变,视野变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6)细胞的长为8×7μm,宽为5×7μm,所以细胞截面积约为56×35=1960μm2.细胞核直径为1×7μm,则细胞核截面积约为3.14×(7÷2)2=38.465μm2

故答案为:

( 1)A

(2)d  右下方.

(3)C

(4)A

(5)C

(6)1960  38.465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象①②③④的放大倍数依次增大

B若④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观察的细胞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C若每次操作不调节反光镜,看到清晰图象时物镜离装片最远的是①

D图象②到③的观察,换用高倍物镜后,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由题图可知,视野中细胞的体积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①<②<③<④,因此①②③④的放大倍数依次增大,A正确;

B、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观察的细胞的长度(宽度、半径)是实物的600倍,B错误;

C、①放大倍数最小,因此物镜离玻片的距离最远,C正确;

D、②到③的观察,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活动小组在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图.

(1)若④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图象,则观察的细胞是实物的______倍.

(2)若每次操作不调节反光镜,看到清晰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和应用光圈最大的分别是____________

(3)图象②到③的观察,换用高倍物镜后,需调节______才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4)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时,可直接在高倍镜下看到的是______,另一种细胞器需用______试剂染色后呈______色方可观察到.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观察的细胞的长度(宽度、半径)是实物的15×40=600倍. 

(2)由图分析可知放大倍数最大的是④、最小的是①,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说明放大倍数最小,应该是①;用的光圈最大说明需要的光线多,放大倍数最大,应该是④.

(3)②到③的观察,换用高倍物镜后,需调节细准焦螺旋才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4)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时,可直接在高倍镜下看到的是叶绿体,另一种细胞器需用健那绿试剂染色后呈蓝绿色方可观察到.

故答案为:

(1)600      

(2)①④

(3)细准焦螺旋

(4)叶绿体    健那绿    蓝绿色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cm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⑤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⑦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

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

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其操作步骤:

1、对光: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2、先在低倍镜下观察: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cm处;⑤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3、高倍镜下观察: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⑦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因此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可能的原因不包括(  )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B切片放后,盖玻片在下面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未换目镜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如果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没有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换用高倍物镜后可能观察不到或看不清物象,A错误;

B、如果将切片放反,换用高倍物镜后焦点不能调至观察范围内,可能看不到或看不清物像,B错误;

C、换用高倍物镜后,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可能看不到或看不清物像,C错误;

D、是否换用目镜与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无关,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泰安校级月考)如图表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的一个视野(细胞Ⅰ为两面凹的圆饼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Ⅰ无需经过染色就能观察到

B细胞Ⅰ细胞呼吸无法产生大量的CO2和H2O

C人体中细胞Ⅱ可能因为缺铁导致贫血症的发生

D欲将细胞Ⅱ移至视野中央观察,需先将涂片向右下方移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细胞Ⅰ是红细胞,呈现红色,是两面凹的圆饼状,不需要染色观察,A正确;

B、细胞Ⅰ是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可能因为缺铁导致贫血症的发生的是细胞Ⅰ,C错误;

D、细胞Ⅱ位于右下方,如果移至视野中央,物象移动的方向是左上方,装片移动的方向与物象移动的方向相反,是右下方,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再将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清晰看到细胞结构后为了更准确判断A处的颜色,下列操作正确的(  )

A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楚为止

B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C换上放大倍数为100×的物镜

D调节光圈或反光镜(电光源亮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低倍物镜的使用:①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②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故A错误;

B、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故B错误;

C、为了进一步看清A处的颜色,不需要增大放大倍数,只需调节视野亮度即可,故C错误;

D、要看得更清晰,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电光源亮度,故D正确.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