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16个细胞,若物镜变40×,可看细胞几个(  )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在低倍物镜(10×)视野中,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16个细胞.目镜不变,而物镜换用40×的高倍镜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应是原来的,因此高倍镜视野中可以看到这行细胞中的16÷4=4个.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亮度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错误;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清晰度,B错误;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亮度,C错误;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可见到64个细胞排成一行,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见到的细胞数目最多为(  )

A4个

B5个

C16个

D17个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放大倍数为100×.物镜转换为40×后,放大倍数为400×.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为原来的1/4,故为64×1/4=16个.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研究植物有丝分裂中解离液的效果,使用龙胆紫和醋酸洋红染色

B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需要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对照实验

C根尖细胞分裂旺盛,可用于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D若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可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研究植物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液的效果,实验的自变量是解离液和不加解离液,因此对照组是不加解离液,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是染色剂,不能作为对照实验,A错误;

B、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氧气浓度,不是光照,B错误;

C、根尖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能用于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C错误;

D、若显微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需要在较暗的光照条件下进行观察,可以通过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实现,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此细胞是真核细胞而不是原核细胞

B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而不可能是植物细胞

C结构2不含磷脂,与高等植物有丝分裂有关

D结构1、3、5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此细胞含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故A正确;

B、此细胞含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故B错误;

C、结构2是中心体,没有膜结构,因此无磷脂,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故C错误;

D、结构1是线粒体、5是细胞核、结构3是核糖体,其中1和5能进行DNA的复制和转录,3能进行翻译过程,因此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故D正确.

故选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光学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之一,同学们要学会显微镜的规范操作.下列操作中规范的是(  )

A手蒙右眼,左眼观察目镜

B对光时,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C用手扳物镜转换低、高倍镜

D高倍镜下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显微镜操作过程中,双眼均需要睁开,A错误;

B、显微镜使用时先使用低倍镜,因此对光时,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B正确;

C、换高倍镜时,需要转动物镜转换器,C错误;

D、在使用高倍镜时,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有关生物实验的四幅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由甲转换乙时,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图②表示氧气浓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

C图③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无需用高倍镜观察

D图④是在缺镁培养液中,长期培养的番茄叶片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故A错误;

B、酵母菌本身是兼性好氧细菌.无氧环境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故B错误;

C、质壁分离的细胞用低倍镜就可以观察,故C正确;

D、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缺镁,不可能层析出叶绿素,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B高倍镜观察的实际视野变大了,所以放大了倍数

C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D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目镜放大倍数与其长度成反比,而物镜放大倍数与其长度成正比,故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放大倍数大,A错误;

B、高倍镜观察的实际视野变小了,B错误;

C、放大倍数越大,选用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要越大,物镜与观察对象解距离越短,组合是②③⑤,C正确;

D、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故要先把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改用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还要调整视野亮度,故正确调节顺序: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亮度(调节光圈或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  )

A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

B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

C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反光镜

D在低倍镜观察之后,直接换上高倍物镜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无细胞核,A错误;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但核糖体比较小,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B错误;

C、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说明反光镜对光不均匀,此时可调节反光镜,C正确;

D、在使用高倍镜之前,首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然后将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再换用高倍镜,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视野中微生物如图1所示方向游走,向何处移动装片可使该微生物位于视野正中央(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据图分析,微生物向左下方向游走,由于显微镜下成立的是倒像,即上下左右与实际物体正好相反,因此将载玻片向左下方(丙)移动可使微生物处于视野中央.

故选:C.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