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共5837题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填“长宽”或“面积”)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个.
(3)在光线充足的实验室里,显微镜内的视野太亮,想要调暗一点,此时应改用______(平面/凹面)反光镜,______(缩小/放大)光圈.
(4)若要将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我们须向______移动载玻片.
(5)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
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④调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上述步骤中,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程序是______(填序号).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显微镜下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物体面积或体积.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在原来的基础上长度又放大4倍,所以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数目为8÷4=2个.
(3)在光线充足的实验室里,显微镜内的视野太亮,为了便于观察,应调暗视野,即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因此要将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体移植视野的中央,还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5)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为: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③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④调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故答案为:
(1)长宽
(2)2
(3)平面 缩小
(4)右下方
(5)②③①④
用标有10×的目镜和标有12×的物镜观察物体,放大的倍数是22倍.______(判断对错)
正确答案
×
解析
解:用标有10×的目镜和标有12×的物镜观察物体,说明目镜将物体放大了10倍,物镜将物体放大了12倍,因此放大的总倍数是10×12=120.
故答案为:
×
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式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A错误;
B、做质壁分离的实验应选择甲为材料,应当是图中结构1、液泡起重要作用;做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应选择乙为材料,主要观察结构2、细胞核的染色体的行为的有关变化,B错误;
C、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4、线粒体;5、叶绿体,2、细胞核,也具有两层膜但不属于细胞器,C错误;
D、甲细胞是叶肉细胞,细胞已经分化,一般细胞只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所以细胞核DNA能转录不复制,乙细胞是分生区细胞,细胞要进行分裂,所以细胞核DNA既能转录也能复制,D正确.
故选:D.
看图回答8-9题.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甲图为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其中(1)(2)为目镜,放大倍数分别为5×和15×;(3)(4)为物镜,放大倍数为40×和10×.要使放大倍数为600倍,应该选择15×的目镜和40×的物镜,即 (2)×(3).
由于显微镜呈的倒立的虚像,因此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故选:B.
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发现有异物,如果调节转换器,异物没有随物镜的调换而移动,则说明异物可能在( )上.(用图中的编号回答)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图解可知,5为通光孔,视野中看到的异物不可能在通光孔部位,A错误;
B、显微镜中结构4为物镜,根据题意可知,“异物没有随物镜的调换而移动”,说明异物不在物镜上,B错误;
C、图中3为物镜转换器,异物不可能在物镜转换器上,C错误;
D、图中1为目镜,根据B项可知,异物不在物镜上,因此异物可能在目镜或载玻片上,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使用高倍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用藓类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藓类叶片薄,可以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A错误;
B、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如果物象清晰,可以不用调节粗准焦螺旋,但是在换用高倍物镜之前应该移动装片,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B错误;
C、换用高倍物镜通过转换器转换,不能升高镜筒,C错误;
D、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野亮度增大,D正确.
故选:D.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的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目镜5×物镜10×,放大倍数为50倍,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A正确;
B、目镜10×物镜15×,放大倍数为150倍,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不是最多,B错误;
C、目镜5×物镜40×,放大倍数为200倍,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不是最多,C错误;
D、目镜10×物镜40×,放大倍数为400倍,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D错误.
故选:A.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目镜放大倍数与其长度成反比,而物镜放大倍数与其长度成正比,故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放大倍数大,A错误;
B、把视野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放大倍数增加,应选用③高倍镜,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无需提升镜筒,B错误;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故要先把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改用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还要调整视野亮度,故正确调节顺序: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光圈,最后观察到的图象是丙,物镜与玻片的距离是⑤,C正确;
D、放大倍数越小,物镜与观察对象间距离越大,所以乙视野中细胞较多,视野较亮,D错误.
故选:C.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细小物体的______
A.体积 B.表面积 C.物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2)在目镜为10×、物镜为8×的视野中,看到刚好穿过视野中心的一行连续排列的10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比原来______,看到的细胞比原来的大______倍,所看到视野的亮度比原来______.
(3)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转动______,使高倍物镜到位后,若视野中图象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______至物像清晰.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
(2)在目镜为10×、物镜为8×的视野中,看到刚好穿过视野中心的一行连续排列的10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细胞被放大5倍,因此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比原来少,看到的细胞比原来的大5倍,所看到视野的亮度比原来低.
(3)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到位后,若视野中图象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故答案为:
(1)D
(2)少 5 低
(3)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2015秋•吉首市校级月考)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模糊,这是由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题意知,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说明焦距调节比较准确,光线亮度适宜、显微镜的功能也完好,最可能的原因是制作标本时,切片的厚薄不均匀.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