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共5837题
关于使用高倍镜观察某动物细胞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并将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换成高倍物镜观察,A错误;
B、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可通过调节通光圈和反光镜来增加亮度,B错误;
C、显微镜放大的是细胞的直径(长或宽),而不是面积,C正确;
D、高倍镜下放大倍数增加,使细胞结构更加清晰,但是数目减少,D错误.
故选:C.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时,细胞无色透明,这时需采取的措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必须是薄而透明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无色透明,为了便于观察,需要将显微镜的视野调暗,所以应该选择小光圈,平面镜,减少光线.
故选:BD.
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因此要把视野调亮,图象才清晰,A正确;
B、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大,但缩小了观察的视野,B正确;
C、先用低倍镜是因为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小,但看到的标本实际面积大,容易找到目标,然后在换用高倍镜,C正确;
D、在使用高倍镜的过程中,只调节细准焦螺旋,不用粗准焦螺旋,D错误.
故选:D.
能够使镜筒做较大范围升降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粗细准焦螺旋螺旋是对焦用的,用于调整镜筒的上升下降,粗准焦螺旋焦距大,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焦距小,能小范围地升降镜筒.
故选:C.
细胞是生物体______和______的基本单位.认识细胞离不开显微镜.用低倍镜观察细胞时,转动显微镜的转换器,使______,选用______ 对光,用______ 注视目镜的视野,找到______的细胞,并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______;使用高倍镜观察时,转动______,让高倍物镜正对着______,此时往往出现视野变暗和物像模糊等现象,则调______使视野明亮,调______ 使物像清晰.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用低倍镜观察细胞时,转动显微镜的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着通光孔,选用大光圈对光,用左眼注视目镜的视野,找到要观察的细胞,并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使用高倍镜观察时,转动转换器,让高倍物镜正对着通光孔,此时往往出现视野变暗和物像模糊等现象,则调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明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故答案为:
结构 功能 低倍物镜对着通光孔 大光圈 左眼 要观察 中央 转换器 通光孔 反光镜或光圈 细准焦螺旋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反之则相反.
所以要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就要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最近.
故选:A.
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几个步骤.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使图1转换成图2,所列 ABCD 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从图1转为图2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先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所以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图象从左图转为右图,正确的操作步骤⑤→④→③→②,切记使用高倍镜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故选:C.
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常用工具,某台显微镜目镜为15X,物镜为40X.
(1)用此台显微镜观察时能把被观察标本的______放大_______倍.
(2)以下哪些实验必需要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______
A、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B、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C、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 D、黄豆子叶中蛋白质的鉴定
E、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F、探究低温诱导染色体的加倍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利用血球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对酵母菌进行直接计数.血球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现将1m1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①现观察到图中所示a、b、c、d、e 5个大格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0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_个?
②在吸取培养液制片时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___.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______.为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可怎么做?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或者是宽的放大倍数,并且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15×40=600倍.
(2)A、线粒体可以用健那绿染色,叶绿体为绿色,并且它们均属于显微结构,可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A正确;
B、液泡属于显微结构,因此可以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并且利用低倍镜就可以观察到,B正确;
C、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既可以用显微镜观察,也可以通过研磨制成匀浆,然后加入苏丹Ⅲ试剂,直接振荡观察颜色变化即可,C错误;
D、蛋白质的鉴定直接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即可观察颜色变化,无需使用显微镜,D错误;
E、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不需要使用显微镜,E错误;
F、探究低温诱导染色体的加倍的实验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并且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数目,F正确.
(3)①根据题意可知,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0个,则整个计数室酵母菌数量=40÷80×400=200个,并且酵母菌样品稀释了100,因此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200÷(0.1mm3×10-3)×100=2×108个.
②为了使培养液中酵母菌分布均匀,在吸取培养液制片时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计数时只数上边线和左边线的菌体数(或数相邻两边线上的菌体数).为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可以采用多次取样计数,取平均值的方式减少误差.
故答案为:
(1)长、宽度或直径 600
(2)A B F
(3)①2×108 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增加稀释倍数 只数上边线和左边线的菌体数(或数相邻两边线上的菌体数) 多次取样计数,取平均值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淋巴细胞,如图所示.若进一步放大观察该细胞,则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换用高倍物镜后需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以防压坏玻片,A错误;
B、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B错误;
C、如果视野较亮,应换用小光圈、平面镜,C错误;
D、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并不是视野调的越亮,看到的物像越清晰,如果物像本身的颜色很浅时,需将视野调暗才容易观察到,A错误;
B、高倍镜观察到的只是低倍镜中央的一小部分,因此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但放大了物像的倍数,B正确;
C、反光镜只能调节视野的亮暗,不能调节物像的大小,C错误;
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所以要将位于视野左下方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还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