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共5837题
用测微尺测量某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大的是( )
①目镜10×②目镜16×③物镜10×④物镜40×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显微镜下放大倍数越小,实际长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实际长度越小.由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因此选择①目镜10×和③物镜10×时,放大倍数最小,则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大.
故选:A.
如图中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1)调换高倍镜观察前,要使细胞移到______,应将装片向______方移动.
(2)调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______.
(3)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______.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B.面积放大了400倍
C.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
(4)在低倍镜下的视野内图象是“dp”,实际图象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据题意可知,图示为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象,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立的虚像,因此在调换高倍镜观察前,要使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2)在调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将物象的长度或者是宽度放大,并且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4)由于显微镜成的像为倒立的虚像,即在低倍镜下的视野内图象是“dp”,旋转180°后的物象即为实际图象.
故答案为:
(1)视野中央 右上
(2)细准焦螺旋
(3)A dp
低倍镜下视野中有400个细胞,换用高倍显镜,放大倍数是低倍镜时的2倍,此时视野中细胞数数目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低倍镜下视野中有400个细胞,若充满整个视野,则换用高倍显镜,放大倍数是低倍镜时的2倍时,可观察到视野中细胞数数目为100个;
低倍镜下视野中有400个细胞,若单行存在,换用高倍显镜,放大倍数是低倍镜时的2倍,可观察到视野中细胞数数目为200个;
低倍镜下视野中有400个细胞,换用高倍显镜,不进行调节,则观察到视野中细胞数数目为0个.
故选:D.
看图回答8-9题.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甲图为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其中(1)(2)为目镜,放大倍数分别为5×和15×;(3)(4)为物镜,放大倍数为40×和10×.
要使放大倍数为50倍,应该选择5×的目镜和10×的物镜,即 (1)×(4).
故选:D.
如图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序号所指的显微镜结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⑧______;⑨______;⑩______.
(2)在用显微镜观察现成玻片时,发现视野中物像偏左上方,则把装片向______移动,直到物像在视野的正中央.
(3)在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的临时装片时,物镜为40×、目镜为10×,则放大倍数为______,这里的放大倍数是指______(填“长度或宽度”或“面积”).
(4)从低倍镜换高倍镜观察的基本步骤是: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把物像移到视野的______,然后转动______,把高倍物镜转到镜筒的正中央,在视野中看到模糊的物像,最后调节______,把物像调清楚.
(5)在光线充足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断,此时应改用______,______光圈.
(6)某学生在做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生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弹簧夹片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1~2cm处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在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据图可知:①目镜;②镜筒;③物镜;④载物台;⑤遮光器;⑥反光镜;⑦粗准焦螺旋;⑧细准焦螺旋;⑨镜臂;10镜座.
(2)由于显微镜下所成的物像是倒立的虚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发现视野中物像偏左上方,则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就可以把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4)从低倍镜换高倍镜观察的基本步骤是: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把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转到镜筒的正中央,在视野中看到模糊的物像,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把物像调清楚.
(5)物像相对无色透明时,应尽量减少光线的进入,使视野相对暗一些,所以应选用平面反光镜和缩小光圈.
(6)①显微镜应用专门的擦镜纸擦拭镜头;②放入组织切片后应加盖盖玻片;③物镜降至玻片标本的距离应为0.5~1cm.
故答案为:
(1)目镜 镜简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座
(2)左上方
(3)400倍 长度或宽度
(4)正中央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5)平面反光镜 缩小
(6)①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镜头应用擦镜纸擦拭,不能用纱布擦拭) ②未加盖盖玻片 ③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1~2 cm处停止(应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0.5~1 cm处)
图中甲、乙、丙、丁分布表示光学显微镜下四种不同情形.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图中要将移动的微生物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A正确;
B、由于目镜是凸透镜,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图中的物体经过目镜放大后的成像方向是↑,B正确;
C、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欲观察图中的“某细胞”,应该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C错误;
D、有光照有叶绿体的地方才出现好氧性细菌,可以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正确.
故选:C.
经标定安装于放大倍数为16×目镜中的目镜测微尺,在低倍视野中每小格的长度为6.71微米,换成高倍镜观察后,出现的变化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表示的长度不随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的放大而放大,仅与目镜的放大倍数有关,只要目镜不变,它就是定值,若目镜的发大倍数改变,则其所代表的长度也改变,故A错误;
B、由低倍镜换到高倍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少,故B错误;
C、在低倍视野中每小格的长度为6.71微米,换成高倍镜观察后,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小于6.71微米,故C正确;
D、被测细胞所占的格数变多,故D错误.
故选:C.
(2014秋•许昌期末)如图表示低倍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的一个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分析可知,两面凹的圆饼状细胞是红细胞,自然状态下呈红色,不用染色就可以观察,A错误;
B、圆饼形细胞Ⅰ是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
C、血细胞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C正确;
D、细胞Ⅱ位于视野右下方,如果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物象移动的方向是左上方,涂片移动的方向与物象移动的方向相反,是右下方,D错误.
故选:C.
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实验,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cm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
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⑦转动细调节器,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其操作步骤:
1、对光: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2、先在低倍镜下观察: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cm处;⑤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3、高倍镜下观察: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⑦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因此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故选:B.
下面①~⑤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下面图甲视野中的物像“E”,转换为图乙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调节器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调节器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标本.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据图可知,图乙为图甲中“E”的放大,因此首先⑤移动装片,可将装片向左下角移动,然后④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②调节光圈,最后再③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