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盐城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照是影响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B竞争促进群落资源的利用,能使物种多样性增加

C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研究群落空间结构对植被恢复中植物的空间配置有指导意义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而光照是影响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A错误;

B、种间竞争促进群落资源的充分利用,引起种间生态位的分化,使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增加,B正确;

C、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镶嵌性,而镶嵌性是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正确;

D、研究群落空间结构对植被恢复中植物的空间配置有指导意义,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一定程度的垂直结构

B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

C沙漠上只有极少的生物,不构成生物群落

D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都与生态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在生物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其中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A正确;

B、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而在这一区域内生存的生物不仅有同种个体,也有不同种的个体,像这样在一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叫群落,B正确;

C、沙漠上虽然只有极少的生物,但可以构成生物群落,C错误;

D、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都与生态环境因素密切相关,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森林中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于食物种类的影响

B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的丰富度越大

C森林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于光照的影响

D某池塘中全部鱼是一个群落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森林中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于食物种类的影响,A正确;

B、越靠近热带地区,因为环境温度较高,生存的物种越多,物种的丰富度越大,B正确;

C、森林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于光照的影响,C正确;

D、群落是指所有生物的集合,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D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含有大量藻类、底层水草及挺水植物(芦蒿、香莲)的新型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

根据图回答问题.

(1)与香莲竞争最激烈的生物是______;人占有______个营养级.

(2)水生植物的分布体现出了群落结构中的______ 结构.

(3)在人工影响下,池塘的物种逐渐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

(4)如果鱼类大量死亡,分解者的数量变化情况是______

(5)图中所有生物能否构成生态系统?______,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香莲和芦蒿都属于挺水植物,生活于同一生态位,因此它们的竞争关系最激烈.

(2)藻类生活在水面,底层水草生活在底层,挺水植物生活在水面上层,在垂直方向上分布不同,故体现了群落结构的垂直结构.

(3)在人工影响下,池塘的物种逐渐丰富,该演替是在原生物群落的基础上进行的演替,故为次生演替.

(4)如果池塘鱼类大量死亡,池塘中分解者的数量先增加,当分解者增加到一定数量时,由于生存环境限制及种内斗争的加剧,导致分解者的数量又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5)图中所有生物不能构成生态系统,因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故答案为:(1)芦蒿     三   

(2)垂直

(3)次生演替    

(4)先增后减

(5)不能    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解析

解:(1)香莲和芦蒿都属于挺水植物,生活于同一生态位,因此它们的竞争关系最激烈.

(2)藻类生活在水面,底层水草生活在底层,挺水植物生活在水面上层,在垂直方向上分布不同,故体现了群落结构的垂直结构.

(3)在人工影响下,池塘的物种逐渐丰富,该演替是在原生物群落的基础上进行的演替,故为次生演替.

(4)如果池塘鱼类大量死亡,池塘中分解者的数量先增加,当分解者增加到一定数量时,由于生存环境限制及种内斗争的加剧,导致分解者的数量又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5)图中所有生物不能构成生态系统,因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故答案为:(1)芦蒿     三   

(2)垂直

(3)次生演替    

(4)先增后减

(5)不能    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提高玉米产量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适宜条件下,在玉米田中套种较矮的生姜或大豆,并对大豆喷施NaHSO3溶液,作物年产量如表.请回答.

“套种”后的玉米田,在空间上存在______结构,这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喷施1mmol/L NaHSO3溶液后大豆产量提高,原因是NaHSO3能促进色素对光能的捕捉,其作用的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_.由①与②可知,______与玉米套种时增产效果更好.

(2)玉米植株的高度达到1.5m以上时容易倒伏.但倒伏的玉米仍可逐渐直立起来,原因是______

(3)已知玉米非糯性(B)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b)花粉遇碘液变棕色.若用碘液处理杂合的非糯性植株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______

(4)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已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2所示.为了确定植株甲的A基因在哪条染色体上,可采取自交产生F1的方法.若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证明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5)将玉米幼苗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容器内CO2和O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天气晴朗时的早6时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1示.请问在

______时间点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正确答案

解:(1)“套种”后的玉米田具有多种生物,属于群落层次,在空间上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光反应的场所是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基粒由类囊体薄膜垛叠而成,由①与②可知,生姜与玉米套种两生物年产量都在提高,而大豆与玉米套种大豆的年产量却在下降.

(2)倒伏的玉米茎受重力的作用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生长素含量高促进作用强,远地侧生长素含量低促进作用弱,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

(3)杂合的非糯性植株(Bb)能产生两种花粉,非糯性B:糯性b=1:1,根据题意,加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看到的为蓝色:棕色=1:1.

(4)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自交产生F1,若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A的花粉不育,只能产生a的花粉,卵细胞有两种A:a=1:1,故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Aa黄色:aa白色=1:1.

(5)以容器内CO2浓度曲线为依据,超过8时,CO2浓度开始下降,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超过17时,CO2浓度开始上升,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刚好相等的即为8时和17时.

故答案为:

(1)垂直和水平       基粒(类囊体)      生姜

(2)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

(3)蓝色:棕色=1:1

(4)黄色:白色=1:1

(5)8时和17时

解析

解:(1)“套种”后的玉米田具有多种生物,属于群落层次,在空间上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光反应的场所是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基粒由类囊体薄膜垛叠而成,由①与②可知,生姜与玉米套种两生物年产量都在提高,而大豆与玉米套种大豆的年产量却在下降.

(2)倒伏的玉米茎受重力的作用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生长素含量高促进作用强,远地侧生长素含量低促进作用弱,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

(3)杂合的非糯性植株(Bb)能产生两种花粉,非糯性B:糯性b=1:1,根据题意,加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看到的为蓝色:棕色=1:1.

(4)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自交产生F1,若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A的花粉不育,只能产生a的花粉,卵细胞有两种A:a=1:1,故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Aa黄色:aa白色=1:1.

(5)以容器内CO2浓度曲线为依据,超过8时,CO2浓度开始下降,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超过17时,CO2浓度开始上升,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刚好相等的即为8时和17时.

故答案为:

(1)垂直和水平       基粒(类囊体)      生姜

(2)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

(3)蓝色:棕色=1:1

(4)黄色:白色=1:1

(5)8时和17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个森林群落景观如图a、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种多样性是代表群落组织水平和功能的基本特征

Ba、b两个群落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分别是0.75和0345

C群落a所示的物种多样性程度更高

D两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不同是因为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分布均匀度都不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它是生物多样性的简单度量,它代表群落组织水平和功能的基本特征;物种多样性越高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A正确;

B、辛普森指数是一种简便的测定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指数,是测定群落组织水平的指标之一,辛普森指数越大,物种多样性程度越高,但辛普森指数包括均匀度和物种丰富度两个方面,所以生物物种数越多,辛普森指数不一定越高.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两个群落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分别是0.75和0345,B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群落a中所示的物种均匀度高,辛普森指数高,所以其多样性程度更高,C正确;

D、两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相同,而物种分布均匀度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种多样性不同,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大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成分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降低,A错误;

B、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越不利于躲避天敌,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B正确;

C、据图中数据可知,随距石头的距离不同,生物分布也不同,故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C正确;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有效降低蝗虫的数量,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于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

A群落的物种组成

B群落中各生物的关系

C群落的演替过程

D群落中种群的迁入率和迁出率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所以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

B、群落中各生物种间关系都有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B错误;

C、不同的群落的演替过程基本类似,都向着稳定的方向发展,C错误;

D、群落中种群的迁入率和迁出率属于种群特征,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C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D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A正确;

B、动物群落也有水平结构,水平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B错误;

C、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关,故与植物有关,C正确;

D、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有关,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a、b、c、d依次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

Bb可表示一个鱼塘中所有的鱼

Cc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Dd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若a、b、c、d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则a是个体,b是种群,c是群落,d是生态系统,A错误;

B、一个鱼塘中所有的鱼不是同一个物种,属于多个种群,B错误;

C、c为群落,其空间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正确;

D、d为生态系统,它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群落的演替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群落的结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