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落的结构
- 共2984题
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不是所有生物,所以不是群落,A错误;
B、一个池塘里全部的鱼和虾没有包括所有生物,所以不是群落,B错误;
C、一棵枯树及其上面的苔藓、蘑菇也没有包括所有生物,所以不是群落,C错误;
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全部生物属于生物群落,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
②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远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④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分解者作用不强,需要其他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并把垃圾、废物运到其他系统分解,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①正确.
②生物群落的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即发生演替,②正确.
③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垂直结构明显,能充分利用光能,故太阳能的利用率高,③错误.
④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并绘制出增长曲线,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④正确.
故答案为:A.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不同种群间的关系,A错误;
B、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是由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的,B错误;
C、种群的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出生率,不影响死亡率,C错误;
D、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正确.
故选:D.
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分布有利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物群落的垂直和水平结构,使得生态位发生分化,从而减少或者排除了物种间的竞争,A错误;
B、生物群落中不同生物即使不形成空间结构也占据空间,B错误;
C、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提高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如上层乔木可以充分利用阳光,而这些乔木层的树冠下则被那些能有效的利用弱光的灌木所占据,在灌木层下的草本层能够利用更弱的光,草本层下还有更耐阴的苔藓层等,C正确;
D、群落结构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
故选:C.
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物层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A正确;
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没有体现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B错误;
C、一片竹林中的竹子属于同一种群,高矮不一不是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C错误;
D、鹿群属于种群,因此其高矮不一的现象不属于群落的垂直分层,D错误.
故选:A.
(2015秋•洛阳月考)如图1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人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食品工厂会向河流排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高山、河流、村庄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中的______结构,其中该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包括______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氧气而大量死亡,使水体变浑浊,但是村庄附近的河流却保持清澈见底,这依赖于该河流的______.
(3)根据图2推测,A处在一2月份无机盐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在12月份限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
(4)调查表明,村庄周围被踩踏过的地方,很难见到高大的植被,取代的是低矮的草,甚至出现不长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说明人类的活动正影响着______.
(5)有同学调查食品工厂附近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取一些土壤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导致统计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
解:(1)图中高山、河流、村庄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而是呈现镶嵌分布,故其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空间结构中的水平结构.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主要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但也有工厂污水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后者容易被忽略,应引起重视.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使河流中好氧性细菌急剧增多,导致河流中O2含量急剧减少,从而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但是在村庄附近的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依赖于该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
(3)根据图示可知,A处1-2月无机盐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浮游植物大量增多,吸收了水中的无机盐.12月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温度过低,也有可能是光照时间太短.
(4)村庄被踩踏过的地方,不见三种植被,取代的是低矮的草,甚至出现不长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说明人类的活动正影响着群落的演替,使群落的演替沿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5)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土壤中的有些小动物不会进入捕虫器中,结果会使统计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
(1)水平 太阳能和工厂排放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2)自我调节
(3)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消耗了无机盐 温度或光照
(4)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5)偏小
解析
解:(1)图中高山、河流、村庄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而是呈现镶嵌分布,故其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空间结构中的水平结构.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主要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但也有工厂污水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后者容易被忽略,应引起重视.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使河流中好氧性细菌急剧增多,导致河流中O2含量急剧减少,从而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但是在村庄附近的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依赖于该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
(3)根据图示可知,A处1-2月无机盐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浮游植物大量增多,吸收了水中的无机盐.12月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温度过低,也有可能是光照时间太短.
(4)村庄被踩踏过的地方,不见三种植被,取代的是低矮的草,甚至出现不长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说明人类的活动正影响着群落的演替,使群落的演替沿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5)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土壤中的有些小动物不会进入捕虫器中,结果会使统计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
(1)水平 太阳能和工厂排放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2)自我调节
(3)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消耗了无机盐 温度或光照
(4)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5)偏小
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包括浅海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故A正确;
B、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为种群,故B错误;
C、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为生态系统,即浅海为生态系统,故C错误;
D、生态因子是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包括光照、温度和水,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是集群分布,故A错误;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是指种群密度,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故B正确;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是指空间特征中的随机分布,故C错误;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属于均匀分布,故D错误.
故选:B.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引起森林群落中国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光照、食物,因为光照影响植物的分布和分层,为动物则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而生存,不同层次的植物为不同的动物提供食物因而动物因食性的不同而分层.
故选:D.
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某池塘中全部鱼为多个种群,不是一个群落,A错误;
B、越靠近热带地区,光照、水分充足,物种的丰富度越大,B错误;
C、森林的垂直分层植物主要是由于光照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场所影响,C正确;
D、森林中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于食物种类的影响,D正确.
故选:C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