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利法案》
- 共1417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杰弗逊的言论:
材料一 在美国,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正直的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
摘自马隆:《杰弗逊及其时代》
材料二 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
摘自彼得森:《杰弗逊作品选》
材料三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安全,知识就是幸福。
摘自梅奥:《杰弗逊自述》
材料四 (杰弗逊在连任两届总统期满时说)华盛顿将军在8年后树立了一个自愿退休的榜样。我将追随他。能够有更多的先例,就会形成一种惯例,从而使那些妄想延长任期的人无计可施。
摘自邓博尔:《杰弗逊政治著作选》
回答:
(1)上述言论反映了哪些重要观点?(4分)这些观点是否由杰弗逊首次提出?(1分)为什么?(1分)
(2)据材料,对杰弗逊作个简短的评论。(4分)
正确答案
(1)反映的观点: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天赋人权(或人权平等);提倡科学知识;反对终身制或长期当政。(4分)不是杰弗逊首次提出。(1分)因为这些观点在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中已经出现。(1分)
⑵评价:杰弗逊是关心国家与社会、不贪恋权位的民主主义者。(4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提出“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反映了主权在民的观点;材料二“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反映了自由平等的思想;材料三指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安全,知识就是幸福。”,提倡追求知识;材料四杰斐逊反对总统终身制。这些观点不是杰弗逊首次提出。联系所学知识,这些观点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已经出现。
(2)根据四则材料的观点对杰斐逊进行评价。杰斐逊倡导人民主权、天赋人权;提倡科学知识;反对终身制,反映了杰弗逊是一位关心国家与社会、不贪恋权位的民主主义者。
点评: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美国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第三任美国总统。他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776年,负责起草了美国《独立宣言》。此后,他先后担任了美国第一任国务卿,第二任副总统和第三任总统。他在任期间保护农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他被普遍视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同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齐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87年宪法颁布后,遭到各州民主派的猛烈抨击,认为它忽略了人民的基本权利。联邦党人为使宪法得到各州批准,许诺一旦宪法通过,就将《权利法案》以“联邦宪法修正案”的形式补充到联邦宪法中去。1790年,国会通过了前10条修正案,即《权利法案》。它规定美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论、集会、请愿、保留和携带武器等自由。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这在1787年宪法中有何体现?
(2)据此有人认为1787年宪法并非一部好宪法,对此你有怎样评价?
正确答案
(1)①问题:美国1787年宪法有明显的缺陷。②体现:宪法制定的初衷并非给予民主力量更大的权利。比如,反映人民群众权益的《权利法案》是在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坚决斗争中,几年后作为修正案补充进宪法的。此外,它承认了黑人奴隶制和黑人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2)评价事物应辩证地全面看待。尽管1787年宪法有明显的局限性,但从总体来看,其三权分立原则的实施,无论是对美国还是对世界历史的进步都起了推动作用,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是主要的。
主要考查学生对1787年宪法的全面认识。通读材料,可知设题是从其缺陷(局限性)入手来考查考生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答题时一要注意结合史实,二要注意运用相关的正确评价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也就要结合史实辩证的、全面的、客观的、一分为二的去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911 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材料三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这句话?“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是指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民主”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所说美国的民主政体吸取了英法文明的哪些精华?(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说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2分)
正确答案
(1)仿制品:依据《临时约法》,中国确立了美国式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失败:袁世凯篡权后,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统治时期,民主共和徒有其表(2分)
(2)变化趋势:从总体不高到迅速增加。(2分)
原因:抗战时期,以团结抗日为主要任务(1分)。随着抗战胜利的到来,追求和平民主成为人民的主要诉求(1分)
(3)继承了英国民主的议会制传统;(1分)实践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1分)
(4)民主政治之路曲折艰难;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民主政治的保证;民主政治是多元的;
民主政治必须符合各国国情;民主政治要不断发展完善、与时俱进。(2分,任答2点得2分)
略
公民的选举权(7分)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三: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请回答:
(1)材料一确认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2分)
(3)概括材料二、三,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1分)
(4)你认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正确答案
(1)天赋人权(或自由平等)。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战。(2分)
(2)美国独立后南北经济以不同方式发展;南北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存废问题。内战中,林肯政府顺应民意,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北方取得内战胜利,废除了奴隶制度。(2分)
(3)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1分)
(4)民主制度的进步(2分)
(1)《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是在独立战争过程中发表的。(2)问从1870年的时间,并结合在此之前的南北战争来分析,被解放的黑人奴隶获得了选举权。(3)问,材料三中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对比材料二,选举权的范围进一步扩大。(4)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美国的民主制度在不断地完善,才会出现材料中选举权的变化。
1776年7月4日通过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独立。宣言中说:我们认为这一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并由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当中设立政府,而政府的合法权利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无论何种形式的政府,若无视这个目的,则人民就有权改变他或废除它,并建立新的政府。新政府应当建立在最能保障人民的安全和幸福的原则之上,并应按照符合这种原则的形式组织他的权利机关。马克思将《独立宣言》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权宣言”。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英国在北美的统治是否“合法”?具体说明理由。(4分)
(2)文中“政府的合法权利”指什么?独立后,美国“政府合法权利”是如何体现的?(10分)
(3)在独立后的一个世纪中,美国政府是否保障了“人人生而平等”?为什么?(4分)
正确答案
(1)否;概括殖民统治侵害了北美人民的权利或列出相关史实。(4分)
(2)人民赋予其权力,保障人民的利益;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组成联邦政府;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6分)
(3)否;独立战争以后黑人奴隶制仍然存在,他们没有获得权利。(4分)
试题分析:(1)根据《独立宣言》的内容可知,英国的殖民统治损害了北美人民的利益,因此是不合法的。(2)根据材料可知,政府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并且其职责是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独立后,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组成联邦政府;颁布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3)独立后的一个世纪里,美国并没有保障“人人生而平等”,因为南方还有奴隶制。
点评:美国的独立战争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宣告了英国殖民统治的不合法性。美国独立后虽然很多长时间内没有做到人人平等,但是其建立的政治体制具有明显的进步性。美国的政体、1787年宪法、美国内战等也需要掌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