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 共75155题
(6分)在第三周期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
⑴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⑵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用化学式回答,下同):
⑷最不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 ;
⑸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
⑹氧化物中具有两性的是 。
正确答案
Cl Na HClO4 SiH4 NaOH Al2O3
略
高中化学学习阶段,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也可用某金属M(相对原子质量<100)的氧化物做催化剂。M元素的离子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H3、卤离子等按某固定比例牢牢结合成稳定的配合物离子(类似于原子团)。
(1)150℃、常压下,6.08g该氧化物与0.6mol HCl气体充分发生复分解反应后,氧化物无剩余,气体变为0.48mol。该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将上述反应所得固体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mol·L-1。
(2)取(1)中所配溶液12.5mL,稀释至25mL,缓缓通入2688mL氨气(标况下),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恰好完全,得到产物B(摩尔质量为260.5g/mol),继续用1.5mol/L的AgNO3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耗去AgNO3溶液40.0mL。将B投入过量烧碱溶液中,未检测出NH3的逸出。则B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3)已知在下图中,L的位置完全相同。现有另一种配离子[M(NH3)6-xClx]n±(1≤x≤5,且x为整数),结构类似下图。
如果该配离子共有2种不同结构,该配离子的式量为 。
(4)一定条件下,3.04g该金属氧化物恰好被某氧化剂(效果相当于0.03mol O2)氧化,再加入0.05mol KCl,经一些特殊工艺处理,K、M两元素恰好完全形成含氧酸盐(式量<360),且盐内部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则该盐的式量以及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52, (2分)
1.6 (1分)
(2)[Cr(NH3)6]Cl3 (2分)
(3)191.0,209.5,228.0 (3分)
(4)294:0.015mol; (1分)
194:0.01mol (1分)
略
第三周期元素A、B、C,其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已知三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0个电子,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有一种具有两性,且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则:
(1)指出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写出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3)A和C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属于 晶体
(4)写出单质B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正确答案
(1)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三周期ⅥA族 (2)示意图
(3)电子式为 ,属于 离子 晶体
(4)离子方程式 2Al+2OH-+2H2O=2AlO2-+3H2↑ 。
略
0.200 mol某短周期元素M的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6.72 L氢气。等量的M元素的单质与足量的氧气化合,可生成10.2 g M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M元素中子数比质子数多一个。求M的核电荷数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正确答案
M的核电荷数为13,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
由题意的氢气n =6.72L∕22.4L/mol=0.3mol
2M+2nHCl=2MCln+nH2↑
2 n
0.2 0.3
n=3……………(2分)
则氧化物的化学是为M2O3
设生成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x
4M+3O2= 2M2O3
4mol 2mol
0.2mol x
x="0.05mol" ……………(2分)
所以 M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0.05=104
设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则a×2+16×3="104 " a=27
又因为中子数比质子数多一个
设质子数为Z,则Z+Z+1="27 " Z=13
所以M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3分)
答:M的核电荷数为13,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1分)
元素A和B分别是处于第三、四周期的主族元素,它们的离子的电子层相差两层。已知A处于第m主族,B处于第n主族,且B的单质中含有共价键。
(1)A原子核外的电子总数是___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3)若它们的离子均带一个单位的电荷,则A是___________元素,B单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m+10 A2Om或,
(2),其中x="28+n " H(8-n)R或RH(8-n)
(3)钠
(1)A原子位于第三周期,即有三个电子层,第一、二层排满共有10个电子,第三层为最外层,所排的电子数等于族序数,即m个电子,故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0+m)个,最高价也与族序数相等,即+m价,故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2Om或;(2)同理分析可得B原子有四个电子层,每层所排电子数依次为2、8、18、n(这里容易出错的是第三层排8个电子,因B有气态氢化物,说明B是非金属元素,其位置在过渡区之后,故正确的是排18个电子),B原子的最高价为+n,则在气态氢化物中显示-(8-n)价,故结构示意图和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依次为:
,其中x=28+n,H(8-n)R或RH(8-n);(3)根据题意,A是钠元素,B是溴元素,则B单质的电子式为∶
。
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
(1)属于非金属元素但又具有一定的金属性,可作半导体材料的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
(2)甲、乙两种元素是同一周期的相邻元素,甲元素是形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乙元素的L层上有5个电子。甲、乙元素可形成硬度大于金刚石的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__晶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合成这种物质必需的反应条件是 。
(3)把去除了表面氧化膜的铝条浸入硝酸汞溶液,片刻后取出,放置一段时间后,可看到铝条表面生成白色毛状物,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化学家发现铝的“原子群”(如Al13、Al14、Al37)各具有与某种元素相似的化学性质,并符合元素周期律的某些规律。例如:Al13与卤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l13-离子具有惰性气体元素的性质,可推测Al14的化学性质与 族元素相似。
正确答案
(1)硅(2)原子,C3N4 ,高温、高压(3)4Al + 3O2 = 2Al2O3 IIA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1)硅是作为半导体的常见材料;(2)乙元素为氮元素,甲元素是形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为碳元素,甲、乙元素形成化合物为C3N4;(3)铝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Al13-离子具有惰性气体元素的性质,为稳定结构,那么Al14相当于比Al13-多了2个电子,与IIA元素性质相似。
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2)X与Z形成的3∶1的化合物A,它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水溶液显 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
(3)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 。该元素固体单质与H2反应生成0.5 mol气态氢化物时吸收了14.87kJ的热量,请写出1mol该物质与氢气化合的热化学方程式 。
(4)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 。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 ;由R生成Q的化学方程式: 。
正确答案
(1) Al>C>N>O>H(2分)
(2) NH3+HNO3===NH4NO3(2分) 酸(1分)
NH+H2ONH3·H2O+H+(2分)
(3)H2SeO4(2分)
Se(s)+H2(g)===H2Se(g) ΔH=+29.74kJ·mol-1 (2分)
(4) Al-3e-+3HCO===Al(OH)3↓+3CO2↑(2分)
2Al(OH)3Al2O3+3H2O(2分)
略
X、Y、Z为周期表中常见元素,原子序数递增,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单质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
(1)X、Y的原子可构成一种物质,该物质与某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结构相同;该物质的电子式是 。
(2)下列含氧酸根离子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XO3- b.XO32- c.YO32- d.Y2O32- e. YO3- f. YO42-
(3)Z单质与其它化合物可满足如下转化关系:
①C溶液在储存时应加入少量Z,其理由是(用文字和离子方程式回答)____ ____。
②将5~6滴B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红褐色液体,该液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Y的最高价含氧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①已知YO2被空气氧化,每生成1mol气态YO3,放出98.3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②实验测得相同条件下一定量的Y单质分别在空气和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的成分(体积分数)如下表。
Y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中YO3含量比在空气中燃烧YO3含量少,试分析其原因 。
正确答案
(1)(1分) (2)a 、e(1分);
(3)①加入少量铁,防止Fe2+被氧化为Fe3+,2Fe3++Fe===3Fe2+ (1分)
② (1分)
(4)①SO2(g)+1/2O2(g)="= " SO3(g) △H =" " — 98.3kJ·mol-1(1分)
②纯氧中O2的浓度大,反因应速率快,单位时间内放热多,体系温度高,平衡向SO3分解的方向移动,SO3含量低。(1分)
略
(15分)A、B、C、D、E、F是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短周期元素,A、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厨房中最常用的调味品,A、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间均能反应生成盐和水;D元素的同位素之一被用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标准;E元素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导致许多食品、药品变质的气体;F元素的氧化物是许多有机物燃烧的液态生成物。据此回答:
(1)A、C、E按原子个数之比1 :1 :1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将该消毒剂的水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可观察到现象是 ,原因是 。
(2)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B的单质为负极,铂网为正极,空气做氧化剂,海水做电解质溶液。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 mol 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 kJ 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1DE和1 mo1 F2E (g),于850℃时进行化学反应:DE (g) + F2E (g) DE2(g) + F2(g) △H<0,达平衡时,有50%
的DE转化为DE2。在相同温度下,将1 mo1DE和4 mo1 F2E (g)充入同样的容器中,记录0~8分钟内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t分钟时为改变条件后达平衡时所测得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反应在第4 min时,v(正) v(逆)(填“>”、“=”或“<”)。
②8分钟时,混合气体中DE2的体积分数为 。
③t分钟时,反应所处的温度 850℃(填“>”、“=”或“<”)。
正确答案
[提示:A、B、C、D、E、F依次是钠、铝、氯、碳、氧、氢]
(1)先变蓝后褪色(2分) NaClO发生水解NaClO+ H2OHClO +NaOH,溶液呈碱性使试纸变蓝,NaClO与CO2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或漂白性),使试纸褪色(2分)。
(2)O2+4e-+2H2O=4OH-(2分);4Al+3O2+6H2O=4Al(OH)3(2分)
(3)Cl2O7(l)+H2O(l)=2HClO4(aq);ΔH=-4QkJ/mol (2分)
(4)①>(2分) ②16%(2分) ③<(1分)
略
(12分)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回答下面两个小题。
(1)A、B、C、D、X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X与A、B为相邻族,与C、D为相邻周期),若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x,则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或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都可以按照某种共性归属一类,请选出各组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
其他元素所属类型编号:①主族元素,②过渡元素,③同周期元素,④同主族元素,⑤金属元素,⑥非金属元素。
正确答案
(1)4x、 4x+10、或 4x+14中任选2个代数式(每空2分)
(2)(a)N,③(b)Sn,④(c) Zn,①(d) Ca,②(每空1分)
(中难)(1)则由周期表的结构可知,X与C的原子序数之差或 D 与X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8、18、32,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有如下关系:
、
、
可知A、B、C、D原子序数之和存在三种情况:4x、 4x+10、或 4x+14。
(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来分析,(a)中Na、Mg、S为同周期元素,(b)中N、P、As为ⅤA族元素,(c)中K、Ca、Al是主族元素,(d)中Cu、Fe、Ag是过渡元素。技能空间: (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分别为“三短、三长、一不全”,同一周期含有的元素种数为:2、8、8、18、18、32,未排完(排满应为32)。共有18纵行,其中含:7个主族、7个副族、Ⅷ族、0族。(2) 对于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如(b)组中的Sn是金属元素,而N、P、As为非金属元素,这样看来,(b)组的答案还可以是:Sn,⑥。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第四周期的某主族元素,其第一至五电离能数据如下图1所示,则该元素对应原子的M层电子排布式为 .
(2)如下图2所示,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简述你的判断依据 .
(3)CO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体其晶胞如下图3所示.该晶体的类型属于 (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或“金属”)晶体,该晶体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4)在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间力求尽可能多的接触,以降低体系的能量,使晶体稳定存在。已知Na+半径是Cl-的a倍,Cs+半径是Cl-的b倍,请回顾课本上NaCl和CsCl的晶胞,其晶胞边长比为 .
(5)Fe的一种晶体如甲、乙所示,若按甲虚线方向切乙得到的A-D图中正确的是 .铁原子的配位数是 ,假设铁原子的半径是r cm,该晶体的密度是p g/cm3,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正确答案
(1)3s23p6
(2)SiH4;在ⅣA~ⅦA中的氢化物里,NH3、H2O、HF因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沸点高于同主族相邻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只有ⅣA族元素氢化物不存在反常现象;组成与结构相似,相对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a点所在折线对应的是气态氢化物SiH4
(3)原子;sp3杂化
(4)(1+b):
(1+a)
(5)A;8;
试题分析:(1)该元素第三电离能远远大于第二电离能,说明该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数为2,为Ca,M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
(2)在ⅣA~ⅦA中的氢化物里,NH3、H2O、HF因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沸点高于同主族相邻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只有ⅣA族元素氢化物不存在反常现象,第ⅣA族形成的氢化物分之间为范德华力,组成与结构相似,相对分子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所以a点所在折线对应的是气态氢化物SiH4。
(3)由CO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体图可以看出,其晶体结构为空间物质结构,每个C原子周围通过共价键连接4个O原子,所以该晶体为原子晶体,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3杂化。
(4)设Cl‾半径为r,则Na+半径为ar,Cs+半径为br,NaCl晶胞边长为x,因为NaCl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所以2x2=(2r+2ar)2,得r=(1+a)r;CsCl晶胞为体心李立方结构,所以y2+2y2=(2r+2br)2,可得y=2/
(1+b)r,x:y=
(1+b):
(1+a)
(5)甲中Fe位于顶点和体心,乙由8个甲组成,按甲虚线方向切乙形成的纵截面边长不相等,则排除B、D,由于每个小晶胞中的体心含有1个Fe原子,则应为A;由图甲可以看出,位于体心的铁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铁原子有8个,所以铁原子的配位数是8;设图甲晶胞的边长为acm,则a2+2 a2=(4r)2,得a=4/3r ,图甲晶胞的体积V=a3=64
/9r3,根据均摊发可知甲中晶胞含Fe原子:8×1/8+1=2,设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64
/9r3•ρ="2M/" NA,M=
有A、B、C、D、E五种金属元素,在相同的条件下,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A、B都可以从盐溶液中置换出C;D与冷水剧烈反应并放出氢气,A、B、C、E四种金属分别投入到盐酸中,只有E不放出氢气,则这五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正确答案
D B ACE
比较金属性强弱。比较金属性强弱时可以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或和水以及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或者是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置换能力。
(15分)月球含有H、He、N、Na、Mg、Si等元素,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
(1)3He是高效核能原料,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_____。
(2)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N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
(3)MgCl2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可由MgO制备。
①MgO的熔点比BaO的熔点________(填“高”或“低”)
②月球上某矿石经处理得到的MgO中含有少量SiO2,除去Si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SiO2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
③MgO与炭粉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备MgCl2。若尾气可用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则生成的盐为______(写化学式)。
(4)月壤中含有丰富的3He,从月壤中提炼1 kg3He同时可得6000kgH2和700kgN2,若以所得H2和N2为原料经一系列反应最多可制得碳酸氢铵___kg。
正确答案
(1)1 (2);
(3)①高 ②2OH-+SiO2=SiO32-+H2O;原子晶体 ③NaCl、NaClO、Na2CO3 (4)3950
试题分析:(1)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因此该核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3-2=1。
(2)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由于钠的原子序数是11,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IA族,因此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是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可表示为
。
(3)①氧化镁和氧化钡形成的晶体均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与晶格能有关系。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形成离子键的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晶格能越大。由于镁离子半径小于钡离子半径,因此氧化镁中晶格能大于氧化钡中晶格能,则氧化镁的熔点高于氧化钡的熔点。
②氧化镁是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氧化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因此除去氧化镁中的二氧化硅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SiO2=SiO32-+H2O;二氧化硅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③氧化镁、炭粉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备氯化镁,另一种生成物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则气体应该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另外过量的氯气有毒也需要尾气处理,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则盐的化学式为NaCl、NaClO、Na2CO3。
(4)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
3H2 + N2 = 2NH3
6kg 28kg 34kg
6000kg 28000kg 34000kg
因此氮气不足,则实际生成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2,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最终生成碳酸氢铵的质量为
×2×79g/mol=3950000g=3950kg。
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____________;
(5)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排列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正确答案
(1)7 , K2O、K2O2、KO2、KO3中任选2个。(2)He、Ne、Ar ;(3)C、H ;
(4)Na ;(5)NH3 SiH4
试题分析:(1)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Li、Be、Na、Mg、Al、K、Ca,共7种。在这些金属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K与氧气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K2O、K2O2、KO2、KO3。(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He、Ne、Ar ;(3)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有机物,而有机物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故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C、H ;(4)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因此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 ;(5)由于非金属性:N>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因此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排列NH3>SiH4。
(12分)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某些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代号
A
B
D
E
G
H
I
J
化合价
–1
–2
+4、–4
+4、–2
+5、–3
+3
+2
+1
原子半径/nm
0.071
0.074
0.077
0.102
0.110
0.143
0.160
0.186
分析上表中有关数据,并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涉及上述元素的答案,请用元素符号表示。
(1)E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周期 族;
(2)A、H、J对应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写离子符号)
(3)J单质在B单质中燃烧可生成化合物X,X的电子式是 ,其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 。
(4)I单质可在D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
(5)B与H所形成的化合物与J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Y的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正确答案
(1) 三 ⅥA(各1分) (2) F-> Na+ > Al3+(2分)
(3) (2分) 离子键,非极性键(2分)
(4) 2Mg + CO22MgO + C(2分) (5) Al2O3 + 2OH-= 2AlO2-+ H2O(2分)
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根据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和原子半径可知,A~J分别是F、O、C、S、P、Al、Mg、Na。
(1)硫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
(2)A、H、J对应的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F-> Na+ > Al3+。
(3)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过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
(4)镁可以在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反应式为2Mg + CO22MgO + C。
(5)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溶于酸生成盐和水,也能溶于强碱生成盐和水,反应式为Al2O3 + 2OH-= 2AlO2-+ H2O。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