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1)可正确表示原子轨道的是:   ①   

A.2s                          B.2d                          C.3pz                         D.3f

(2)写出原子序数31的基态镓(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②           

(3)下列物质变化,只与范德华力有关的是         ③           

A.干冰熔化                      B.乙酸汽化                     

C.乙醇与丙酮混溶      D.溶于水       

E.碘溶于四氯化碳            F.石英熔融

(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是     ,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只存在σ键的分子是                  ,同时存在σ键和π键的分子是               

A.N2   B.CO2   C.CH2Cl2   D.C2H4   E.C2H6   F.CaCl2   G.NH4Cl

(5)用“>” “< ” “=” 填空:

第一电离能的大小:Mg    Al;熔点的高低:KCl    MgO。

正确答案

(1)①AC。  (2)②1s2 2s22p6 3s23p63d10 4s24p1。  (3)③AE。

(4)④BC。       ⑤G。           ⑥CE。         ⑦ABD。(2分)

(5)⑧>。        ⑨<。

(1)L层没有d轨道,选项B不正确;同样M层也没有f轨道,选项D不正确,因此正确的答案选AC。

(2)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原子序数31的基态镓(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 2s22p6 3s23p63d10 4s24p1

(3)干冰熔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乙酸汽化破坏的是氢键;乙醇与丙酮互溶破坏的是氢键;溶于水,肽键水解,破坏的是共价键;碘溶于四氯化碳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石英熔融

破坏的是共价键,因此正确的答案选AE;单键都是σ键,所以只存在σ键的分子是CE;

(4)不同的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因此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是BC;活泼的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所以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G;双键和三键中既有σ键,也有π键,所以同时存在σ键和π键的分子是ABD。

(5)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小。但也有镁中3s轨道电子处于全充满状态,稳定性强,所以第一电离能大于铝的;氧化镁中晶格能大于氯化钾的晶格能,所以熔点是氧化镁的高于氯化钾的。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框架图(未标出元素周期表的边界),请根据下面提问回答表中指定元素的相关问题:

(1)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写出该两性氢氧化物与⑦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电子式表示④与⑦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

(4)①、②、⑥、⑦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填酸的化学式)。

(5)⑥、⑦、⑨电子数相等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依次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6)④⑤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              (填编号)。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形状、大小相同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正确答案

(10分) (1)   (2) Al  , Al(OH)3 + OH- = AlO2- +2H2O

(3)  

(4) HClO4     (5) S2- >Cl->K+      (6) 镁,  bc

考查元素周期表都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⑩分别是C、N、F、Mg、Al、S、Cl、Ar、K、Br。

(1)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稀有气体Ar,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Al,氢氧化铝能溶于盐酸中,方程式为Al(OH)3 + OH- = AlO2- +2H2O。

(3)镁和氯气形成的是离子键,其形成过程为

(4)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由于F没有含氧酸,所以应是高氯酸。

(5)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顺序是S2- >Cl->K+

(6)镁的金属性强于铝的。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所以答案选b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X、Y、Z都是短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

(1)X是               、Y是               、Z是               

(2)由Y和Z组成,且Y和Z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3)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为4∶2∶3,该盐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正确答案

⑴ H、N、O (2) N2O5(3)NH4NO3

考查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只有氢元素,即X是H。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则Y是O。原子序数小于8,且与O能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的应是N元素,即Y是N。N和O的质量之比是7∶20,则N和O的原子个数之比是,所以化合物是N2O5。H、N、O的原子个数比为4∶2∶3,则该化合物为硝酸铵。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 A、B、C三种短周期元素。A-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氖原子相同;短周期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B的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试推断:

⑴.这三种元素分别是:A______、B______、C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⑵. A的氢化物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

⑶.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⑴ F 、 Na、S  ⑵ (3) SO3 + 2OH-=SO42 +H2O

考查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A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氖原子相同,所以A是F。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钠,则B是Na。C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B的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所以C是S。HF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键,其电子式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

(1)在这些元素中,最易失电子的元素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2)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

正确答案

(每空1分,共6分)(1)K,F(2)Ar,(3)HClO4, Al(OH)3     

试题分析:(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⑨的金属性最强,因此最容易失去电子的元素是K;同样分析可知,非金属最强的是②,即为F元素。

(2)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即⑧,是Ar,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3)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最强的是HClO4;而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氢氧化铝。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本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分)在A、B、C、D四种元素中,A为地壳这含量最多的元素;B的单质在气体中密度最小;C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其电子层结构和氩原子相同;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能层,各能层电子数之比为1:4:1。

(1)写出上述四种元素的名称:A        、B         、C          

(2)写出C2+离子的电子排布式                                    

(3)指出A、B、C三种元素中所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包含化学键的类型               

正确答案

(1)氧 氢 钙  (2)1s22s22p63S23p6  (3)离子键、共价键

试题分析:A为地壳这含量最多的元素,则A是氧元素。B的单质在气体中密度最小,所以B是氢元素。C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其电子层结构和氩原子相同,则C是Ga元素。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能层,各能层电子数之比为1:4:1,则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2,为Mg元素。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注重基础,侧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序数的规范答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7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⑦的最高化合价为        

(2)由①③⑤三种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则该分子的键角约为          

(3)元素④和⑤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4)⑧的常见离子和④的最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的名称为        ,其水溶液颜色为          。Ag和元素⑧同族,且在⑧的下一周期,则Ag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g+也可以和④的最简单氢化物形成配离子,请写出该配离子的符号     

正确答案

(1)+6  (2)120°  (3)H2O;(4)四氨合铜离子 ;深蓝色, 47  [Ag(NH3)2]+

(1)⑦是铬元素,最高价是+6价。

(2)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则该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是30,因为①③⑤分别是H、C、O,所以该化合物是甲醛,属于平面型结构,键角是120°。

(3)非金属性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氮元素的,所以水的稳定性强于氨气的。

(4)⑧和④分别是是铜和氮原子,所以形成的配合离子是四氨合铜离子,其水溶液颜色为深蓝色。铜的原子序数是29,所以银的原子序数为29+18=47。Ag+和氨气形成配离子的化学式为[Ag(NH3)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B、C、D四种元素,A为地壳这含量最多的元素;B的单质在气体中密度最小;C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其电子层结构和氩原子相同;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能层,各能层电子数之比为1:4:1。

(1)上述四种元素的化学式:A       、B       、C         、D         

(2)写出C2+离子的电子排布式                             

(3)A、B、C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包含的所有化学键的类型                 

正确答案

(1)A  O  ;B  H    ;C   Ca   ;D   Mg   ;

(2)  1s22s22p63s23p6  ;(3) 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A为地壳这含量最多的元素,则A是氧元素。B的单质在气体中密度最小,则B是氢元素。C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其电子层结构和氩原子相同,因此C是钙元素。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能层,各能层电子数之比为1:4:1,所以D的原子序数是12,即D是镁元素。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9分)用于金属焊接的某种焊条,其药皮由大理石、水泥、硅铁等配制而成。

(1)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30Si的原子的中子数为_________;SiO2属于_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3)Al3+与Yn的电子数相同,Y所在族的各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则该族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________。

(4)焊接过程中,药皮在高温下产生了熔渣和使金属不被氧化的气体,该气体是______。

(5)经处理后的熔渣36.0g(仅含Fe2O3、Al2O3、SiO2),加入足量稀盐酸,分离得到11.0g固体;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分离得到21.4g固体;则此熔渣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9分)(1)   2Al+2OH+2H2O=2AlO2+3H2

(2)16  共价 (3)HCl(4)CO2   (5)25%   

⑴略(见答案);⑵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30Si的原子的中子数为30-14=16,SiO2属于共价化合物。

⑶Y所在族的各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表明为ⅦA,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分子,分子间力越大,熔沸点越高,但若分子间形成氢键,则分子间力大些,因此ⅦA族氢化物的沸点最高的是HF(分子间形成氢键)最小的是HCl。

⑷药皮由大理石、水泥、硅铁等配制而成,因此焊接过程中,药皮在高温下产生了熔渣和使金属不被氧化的气体是CO2

⑸由题意SiO2的质量为11.0g;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分离得到21.4g固体为

Fe(OH)3,则Fe2O3的质量为21.4g×160/2×107 =16.0g;则此熔渣中Al2O3的质量为36.0-11.0-16.0=9.0g,Al2O3的质量分数为2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7分)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E.浓硝酸与浓盐酸均易挥发,故都必须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凉处

Ⅱ、某同学在学习元素周期表后,将第二至第六周期的主族和零族元素排列成“八角星”元素周期表(如图),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每个“八角星”代表一个周期,元素X核外有5个电子层。试写出M的元素符号是       ,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正确答案

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错误,容量瓶是配置溶液的仪器,不是量取溶液的仪器。

B.     正确。

C.     正确,NaOH易潮解,应用小烧杯称量

D.     错误,加热时NH4C1固体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碘单质受热升华变为碘蒸气

E.      错误,浓硝酸见光易分解,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浓盐酸不分解,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故选A D E

Ⅱ、M为第五周期,第ⅠA族,M的元素符号是Rb,元素Y是第二周期,第ⅥA族,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分)X、Y、Z、E和F分别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Z元素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外半径最大的;②X与Z同主族,Y与F同主族;③X与F可组成化学式为X2F的共价化合物;④Z和E二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请填空:

(1)写出F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X和Y可形成电子数相等的两种粒子,该两种粒子反应后生成一种中性分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写出单质E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均含有X、Y、Z和F四种元素的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正确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基态原子X的电子在L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则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基态原子R的4p轨道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R原子可能是(用化学符号表示)                     ; Y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3,其外围电子排布式是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       族,属于          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正确答案

     Ga          Br    

    4s24p3                 A   

      p            H3AsO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RO2,已知其气态氢化物中含氢25%。

(1)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3分);

(2)写出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1分),并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其酸性比盐酸弱。(3分)

正确答案

(1)12(3分);

(2)H2CO3(1分),实验方案:往石灰石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气体。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得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3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在周期表中B与A、C相邻,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3/4,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化合物X、Y、Z。试回答:

(1)在X、Y、Z三种化合物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若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1mol该化合物中含有10mol原子,则该化合物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3)Y跟HCl反应生成固体W。该固体跟有毒的工业盐NaNO2的水溶液混合加热,NaNO2中的化学键被完全破坏,当有1mol NaNO2发生反应时,共有3mol电子转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常温下,pH=5的W的水溶液和HCl的稀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离子浓度之比为                 

正确答案

(1) H2O>NH3>CH4 

(2) NH4HCO3NH3↑+CO2↑+H2O 。

(3) NH4Cl+NaNO2===NaCl+2H2O+N2↑ 。

(4) 104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5分)现有A、B、D、X、Y、Z六种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B、D的氧化物都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有害成分;A、Y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两单质混合见光爆炸生成AY,AY溶液显强酸性。X、Z为常见金属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Z的一半。Z与Y2和A Y溶液反应分别得ZY 3和ZY 2,烧碱溶液不能与Z单质反应,而能与X单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D的氧化物也是空气质量预报的指标之一。汽车尾气中产生D的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写出X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右图是该方法处理污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X、F金属单质作电极)。实验过程中,污水的pH始终保持在5.0~6.0之间。接通电源后,阴极产生的气体将污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而刮去,起到浮选净化作用;阳极产生的沉淀具有吸附性,吸附污物而沉积,起到凝聚净化作用。阳极的电极反应有两个,分别是4OH-4e=2H2O +O2↑和                      。阳极区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5)一定条件下,8mol X与3molZ的氧化物W恰好反应,则W的化学式为           ;指出X单质与F的氧化物反应的一种用途          

(6)BA4是一种重要能源物质,右图是1.01×105Pa下,1 mol BA4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1)(1分)第三周期第ⅢA族(1分)(2)N2+O2 2NO(2分)

(3)2Al+2OH+2H2O=2AlO2+3H2↑(2分)

(4)Fe-2e=Fe2+(2分)   4Fe2++10H­2O+O2=4Fe(OH)3↓+8H+(2分)

(5)Fe3O4(2分)焊接钢轨(1分)

(6)CH4(g) + 2O2(g)=CO2(g) + 2H2O(l);△H=-(b-a)kJ·mol-1(2分)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与能量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