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 共75155题
(8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B、C分别构成电子数相等的化合物W、K,且W是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D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A、D、E构成化合物Y,A、B、C、D构成化合物X,且X、Y均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是1∶1的离子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Y的电子式为________;W形成________晶体。
(2)与E同主族且为第7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为________。
(3)在同主族氢化物的递变性质中,K的沸点反常,这可以用________来解释(填字母序号)。
A.共价键 B.离子键
C.氢键 D.范德华力
正确答案
此题为元素推断题。D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故其次外层为第一层,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即O元素;由于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B、C分别构成电子数相等的化合物W、K,且W是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常见的温室气体有CH4、CO2、O3等,根据B的原子序数小于O元素,故其只能是C元素,则A是H元素,C是N元素;由于A、D、E构成化合物Y,A、B、C、D构成化合物X,且X、Y均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是1∶1的离子化合物,故Y是NaOH,X是NaHCO3;据此可回答(1)氢氧化钠的电子式为:;甲烷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2)根据周期表的结构,其前六周期含有的元素总数为86,故与E同主族且为第7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为87;(3)氨气的沸点反常的原因是其结构中含有氢键。
(11分)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 3种原子分别位于IA , IIIA , VIA族且同周期,B对应碱呈两性,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A ,B ,C ,D ,E
(2)写A与E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
(3)写出A、B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的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 比较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的强弱: 。(用化学式表示)
正确答案
(11分)
(1)A:Na, B:Al, C:Si, D:P, E:S (每空1分,共5分)
(2)
Na + S + Na Na S Na
(2分)
(3)Al(OH)3+ NaOH ="==" NaAlO2+2H2O (2分)
(4)H3PO4>H2SiO3 (2分)
(1).首先题目给出是短周期元素,因此定位在前三周期中,B原子位于IIIA族且对应碱呈两性,由此推出B是A(第三周期IIIA族)l;A、B、E在同一周期,且A是IA族,E是VIA,由此推出A是Na,E是S。A、B、E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是NaOH、Al(OH)3和H2SO4;C元素的原子序数比B大且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则推出C是Si,D就是P。
(2)Na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S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形成的化合物是Na2S。
(3)A、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是NaOH、Al(OH)3他们间的反应式为Al(OH)3+ NaOH ="==" NaAlO2+2H2O
(4)Si、P是同一周期的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也逐渐减弱。所以H3PO4>H2SiO3
(12分)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13。已知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元素E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大,F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
(1)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单质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由A、B、D、E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E2D2与A2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配制100mL0.2mol·L—1由A、D、E形成化合物的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制溶液浓度______________0.2mol·L—1(埴“>”、“<”或“=”)。将F的单质溶于上述配制的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第二周期第VA族 C+4HNO3(浓)CO2↑+4NO2↑+2H2O
(2)离子键、共价键
(3)2Na2O2+2H2O=4OH-+4Na++O2↑
(4)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 2Al+2OH-+2H2O=2AlO2-+3H2↑
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即B为碳元素,进而可猜测A为氢元素;
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其电子排布为2、6,即氧元素;进而可知C只能为氮元素;
元素E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大,可知它为第三周期的钠元素;F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则其为第三周期的铝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2、8、3;
综合各项信息以上推测完全正确
(1)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VA族
碳单质与浓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
(2)由A、B、D、E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aHCO3,其中含有离子键及共价键
(3)2Na2O2+2H2O=4OH-+4Na++O2↑
(4)配制NaOH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包括烧杯、量筒、玻璃棒、100ml容量瓶及胶头滴管等;
如果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将导致加水偏多,所配制溶液浓度偏小
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18分)已知镁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生成氧化镁,同时还会与氮气反应生成微量的氮化镁(Mg3N2)在周期表中,镁与锂;铍与铝处于对角线上,处于对角线上的主族元素性质相 似,这称为对角线规则。据此请回答:
(1) 锂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的电子式是 _______同时生成微量的_____ _______。(写化学式)
(2)铍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它属两性化合物,
证明这一结论的有关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若已知反应Be2C+4H2O===2Be(OH)2+CH4↑,则Al4C3遇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电子式表示BeCl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8分)(1)略;Li3N (每空3分) (2) BeO(2分);BeO + 2OH- = BeO22- + H2O (3分)(3)Al4C3 + 4 OH- + 4 H2O = 4AlO2-+ 3CH4(4分) (4)略(3分)
略
3.2 g某元素A 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3.4 g气态氢化物H2A,已知A 的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则:
(1) A的原子序数为?(2分)
(2) 元素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什么位置?(2分)
(3) 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什么?并书写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2分)
正确答案
略
(5分)用“>”或“<”填空:
(1)酸性:H2CO3___________H2SiO3,H2SiO3___________H3PO4。
(2)碱性:Ca(OH)2___________Ba(OH)2,Mg(OH)2___________Al(OH)3
(3)气态氢化物稳定性:NH3___________ H2O, H2S ___________ HCl
(4)还原性:HCl ___________HBr,H2S___________HCl
(5)酸性:H2SO4___________H2SO3,HClO ___________ HClO4
正确答案
①>< ②<>③<< ④ <> ⑤><
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由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同主族由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氢化物越来越不稳定,C、Si,Ca、Ba分别同主族,Si、P、Al、Mg、S、Cl,N、O,分别同周期,⑴⑵⑶⑷见答案,⑸H2SO4、HClO4为强酸,H2SO3为中强酸,HClO为弱酸。
(4分)某元素的原子具有3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上有5个电子,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N2O5 HNO3
根据最正化合高价=最外电子层电子数知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N2O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NO3.
(9分)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T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写出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 ;写出Z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子式______
(2)Z单质与Y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元素T与氟元素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a.常温下氟气的颜色比T单质的颜色深 b.氟气与T的氢化物剧烈反应,产生T的单质
c.氟与T形成的化合物中T元素呈正价态
d.比较两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时得电子的数目
正确答案
(1) (铝的结构示意图) ; Na+【:O:H】_(各1分,共4分)
(2)2Al + 2OH— + 2H2O → 2 AlO2—+ 3H2↑ (2分) (3) F (1分) b、c (2分)
略
A、B、C、D、E、F、G是元素周期表中1~36号的七种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D、G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均等于其周期序数;F的单质常用于工业上制漂白粉;D与A、E均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B、C、D、E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⑵F、G两元素的单质间反应所得产物为固体,熔点282℃,沸点315℃,在300℃以上易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据此判断该产物晶体为______晶体;该产物中G元素相应价态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⑶B、C、D均可与A形成10电子和18电子的分子。
①在B、C、D分别与A形成的10电子分子中,极性最强的共价键是______ (用化学键表示)。A、B、C三元素形成的最简单分子中
键与
键个数比为______;
②C、D分别与A形成的18电子分子X、Y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已知16g液态X与足量液态Y充分反应生成一种液态化合物和一种气态单质,并放出838kJ的热量,试写出X与Y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略
(15分)
M、Q、X、Y、Z是前四周期的5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结构或性质信息如下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学生甲根据M原子易形成4对共用电子的特点,推出M原子应该具有4个未成对电子。画出基态M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请判断对错,并加以解释
b.M的另一种单质被称为混合型晶体,具有平面层状结构。M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其晶体中含有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与Q单质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常见微粒的化学式(分子、阴离子各1个) 、 ;并写出该阴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
(3)a.学生乙通过查表,确定Q与Y的电负性接近。但是Q的氢化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X的氢化物分子间却不易形成氢键,试从结构的角度加以解释:
b.氢键的形成,对分子的沸点影响较大,请判断以下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分子沸点高低:
邻羟基苯甲酸 ______ 对羟基苯甲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含氧酸的酸性与非羟基氧的个数有关,则Y的四种常见的不同价态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序为:
正确答案
略
现有A、B、C、D、E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在所有的短周期元素中,A的原子半径与D的原子半径之比最小(不包括稀有气体),C与A、B、D均能形成多种常见化合物,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化合物AE常温下为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A分别与B、C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中,稳定性 > (用分子式表示),其中A与B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2)化合物甲、乙均是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强电解质,且常温下两种物质的水溶液pH均大于7,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比均为1∶1∶1,其中乙是某种家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则化合物甲的电子式为 。
(3)化合物丙由C和D两种元素组成,其中C和D的原子个数比为1∶1,则丙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
(4)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的盐的水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
(5)写出实验室制取单质E的离子方程式是 。
正确答案
(1)H2O>NH3(2分) 三角锥形(2分)
(2) (2分)
(3)离子键和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2分)
(4)酸(1分)
(5)MnO2+4H++2Cl- Mn2++Cl2↑+2H2O (3分)
略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元素。
(1)1molA与D的氢化物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2)写出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 。
(3)表中的另一种金属元素(未标出)的单质G,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转化
其中化合物M是一种白色胶状沉淀,则M的化学式为 ;
K的溶液与过量B的某种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由G元素和C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
正确答案
(1)11.2L(1分) (2) (1分)
(3)Al(OH)3(2分)
AlO2_ +CO2+2H2O ====Al(OH)3↓+HCO3_ (2分)AlN(2分)
略
已知:A、B、C、D、E、F、X为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七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电子数相等;D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B原子的相同;D2-离子与E2+离子具有相同的稳定电子层结构;F有“生物金属”之称,F4+离子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元素符号)。
(2)在A元素与上述其他元素形成的分子中,其中心原子为sp3杂化的分子式为 。(写出2种即)
(3)与C同族、且位于第四周期元素所形成气态化物的电子式为 ,它属于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其沸点低于C的氢化物的沸点,主要原因是 。
(4)F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
(5)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后面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填“大”或“小”)。
(6)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X元素与镧(La)元素的合金可做储氢材料,该合金的晶胞如右图所示,晶胞中心有一个X原子,其他X原子都在晶胞面上,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其摩尔质量为
,则该晶胞的体积是 。(请列出算式)
正确答案
(1)O>N>C(2分) (2)CH4、H2O、NH3(写出2种即可)(2分)
(3)(1分) 极性(1分) 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AsH3不能(2分)
(4)1s22s22p63s23p63d24s2(2分) (5)大(1分)
(6)LaNi5(2分) M /(NA·d) cm3(2分)
略
物质A~G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A、B为非金属气体单质,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还多1。甲、乙均为金属单质,且甲的原子半径在第三周期最大。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部分生成物未给出,且未注明反应条件):
请回答:
(1)物质D的化学式 ;
(2) 物质A的电子式是 ;
(3)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 ;
(4)物质F和乙反应生成A的离子方程式 。
正确答案
(1)NO
(2)H:H
(3)Ca(OH)2 +2NH4Cl = CaCl2 +2NH3↑+2H2O
(4)2OH—+2Al+2H2O = 2AlO2-+3H2↑
略
已知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X 、Z都是非金属元素,常温下单质都为气态。X、Z在同一主族, Y单质为银白色金属固体,且W和Y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和Z同周期且化合物YZ是海水主要的成份之一。
(1)W的氧化物可电解生成W单质和O2,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
(2)X2可与水反应生成WX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Y可与水反应生成YOH和W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Z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与水反应生成HZ和HZ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比较HX、H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 (用化学式表示)
(6)YOH是一种强碱,0.25 mol的该物质与一定量HZ稀溶液(呈酸性)发生中和反
应,并放出 Q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正确答案
(1)4
(2)2F2 + 2H2O =" 4HF" + O2↑
(3)2Na + 2H2O =" 2NaOH" + H2↑
(4)Cl2 + H2O =" HCl" + HclO
(5)HF ﹥ HCl
(6)NaOH + HCl =" NaCl" + H2O + 4Q KJ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