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同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

(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W与Y 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3)X的硝酸盐水溶 液显______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 定性_____>_______(用分子式表示)

(6)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 mol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 液,并放出Q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l(OH)3+OH-=AlO2-+2H2O。

(2)

(3)酸  Al3++3H2O Al(OH)3+3H+

(4)SO2+Cl2+2H2O=H2SO4+ 2HCl。

(5)HCl>H2S。

(6)Cl2O7(l)+H2O(l)=2HClO4(aq);△H=-4QkJmol-1

因为这四种元素为同一短周期元素,W和X为金属元素,且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盐和水,所以W为Na,X为Al,Na与Y形成Na2Y,说明Y为-2价,即Y为S,则Z为C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技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气的电子式为________,在氮气分子中,氮原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个σ键和________个π键。

(3)磷、氮、氧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元素,比较:(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①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________磷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②N2分子中N—N键的键长________白磷分子中P—P键的键长。

(4)氮元素的氢化物(NH3)是一种易液化的气体,请阐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1分)  (2)   (1分), 1(1分), 2(1分)

(3)①大于(1分) ②小于(1分) (4)氨分子之间容易形成氢键,使其沸点升高而容易液化(2分)

试题分析:(1)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所以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氮气分子中存在N≡N,电子式为。三键中1个σ键、2 个π键;

(3)①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故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磷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②键能越大,键长越短,N≡N键的键能远大于P-P键的键能,所以N2分子中氮氮键的键长小于白磷分子中P—P键的键长。

(4)氨分子之间容易形成氢键,使其沸点升高而容易液化。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根据元素周期表,填写下列空白:

(1)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第      纵行。某元素B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用表示B原子的组成           

(2)在第三周期中,A、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4,它们组成化合物AC的化学式为_____

(3)1mol某物质含有不同周期的三种元素各1mol,其核电荷总数为20mol,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它是          化合物(离子或共价)。

正确答案

(1)二、ⅦA、17、 188O   (2)MgS (3)NaOH 或 LiHS  离子

试题分析:(1)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为氟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ⅦA族、第17纵行。某元素B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B原子的组成为188O;(2)在第三周期中,A、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4,它们组成化合物AC的化学式为MgS ;(3)1mol某物质含有不同周期的三种元素各1mol,其核电荷总数为20mol,该物质的化学式为NaOH 或 LiHS;它是离子化合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设计实验以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Ⅰ:根据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探究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已知A装置的烧瓶里装有大理石,分液漏斗里装有稀HNO3,B装置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装置C中装有Na2SiO3溶液,试回答: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推知,碳酸、硝酸、硅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由此得出碳、硅、氮三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是________。

实验Ⅱ:已知常温下高锰酸钾与浓盐酸混合可产生氯气,利用该装置探究氯和溴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4)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论: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aCO3+2H=Ca2+CO2↑+H2O 溶液变浑浊

(2)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硝酸蒸气

(3)HNO3>H2CO3>H2SiO3 N>C>Si

(4)Cl2+2Br=Br2+2Cl

(5)吸收尾气,防止氯气污染环境

(6)Cl2>Br2 Cl>Br

(1)A中硝酸与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CaCO3+2HNO3=Ca(NO32+CO2↑+H2O,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发生反应: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或Na2SiO3+2CO2+2H2O=2NaHCO3+H2SiO3↓,因此C中产生白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2)由于硝酸具有挥发性,为避免硝酸与硅酸钠反应而干扰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反应,必须净化二氧化碳,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硝酸蒸气。

(3)由实验现象可知三种酸中,硝酸酸性最强,硅酸酸性最弱;由此推知,氮的非金属性最强,硅的非金属性最弱。在元素周期表中,氮和碳位于同一周期,碳与硅位于同一主族,由此可以推出同主族、同周期非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4)题目已限制探究氯与溴的非金属性强弱,所以B中应装溴化钾或溴化钠溶液。

(5)由于尾气中含有氯气,故要用碱溶液吸收,以避免污染环境。

(6)根据置换反应可得出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表列出了A-R 9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填元素符号B        D     。其中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弱的是     (填化学式)。

(2)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F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该氢化物在常温下跟G元素形成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G元素和H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          

正确答案

(1)K  Al  Al(OH)3  (2) Al(OH)3+OH-=AlO2-+2H2O;(3) H2O Cl2+H2O=HCl+HClO;

(4)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常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相关物质的性质。(1)B位于第四周期第ⅠA族,为钾元素,元素符号为K,D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为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l;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铝,氢氧化钾为强碱,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碱性较弱的为Al(OH)3;(2)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是Al(OH)3+OH-=AlO2-+2H2O;(3)F为氧元素,其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O,G为氯元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4)G为氯元素,H为溴元素,根据原子序数差规律知,两者核电荷数之差为18。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名称为______。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C的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D的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氮 (2)  1s22s22p63s23p5    1s22s22p63s23p6

(3) Fe 1s22s22p63s23p63d64s2 (4) Cu 1s22s22p63s23p63d104s1

试题分析:(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则根据构造原理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2+3=7,因此该元素名称为氮。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由于Ar是18号元素,所以B是氯元素,C是K元素。则根据构造原理可知,B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C的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则D的原子序数应该是2+8+8+5+3=26,即D是Fe元素。所以根据构造原理可知D的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E元素的原子序数=2+8+18+1=29,即E是铜元素。则根据构造原理可知E的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元素A、B、C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的2p轨道上只有两个未成对电子,B的3p轨道上有空轨道,A、B同主族,B、C同周期,C是本周期中电负性最大的。请回答:

(1)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________,B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C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

(2)A、B、C的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 A、B、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

(4)AC4的结构式为________,中心原子A的杂化方式________杂化,是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正确答案

(1)  1s22s22p63s23p2;3s23p5 (2)SiH4 (3)HClO4

(4);sp3;非极性

试题分析:元素A、B、C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的2p轨道上只有两个电子,则A的外围电子排布为2s22p2,故A为碳元素;B的3p轨道上有空轨道,则B的A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1或3s23p2,A、B同主族,故B为硅元素;B、C同周期,C是本周期中电负性最大的,故C为氯元素,则

(1)A为碳元素,碳原子的;B为硅元素,S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C为氯元素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5

(2)C为氯元素,最低负价为-1价,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HCl;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Cl>C>Si,所以氢化物稳定性HCl>CH4>SiH4,气态氢化物最不稳定的化学式是SiH4

(3)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C>Si,所以酸性HClO4>H2CO3>H2SiO3,酸性最强的是 HClO4

(4)AC4的化学式CCl4,分子中碳原子与氯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结构式为,中心原子C原子的杂化轨道数为4,碳原子采取sp3杂化,分子为正四面体对称结构,是非极性分子。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三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A、B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E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C、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________。

正确答案

(1)Na Si P

(2)Al(OH)3+NaOH=NaAlO2+2H2O   NaOH+HClO4=NaClO4+H2O

(3)H3PO4>H2SiO3

A、B、E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酸或碱,两两皆能反应,因此必有一种是两性物质Al(OH)3,另外两种为强酸、强碱,由于五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故强碱是NaOH。又A、B、E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推出E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短周期元素中只有Cl符合要求,两两反应的三种物质是NaOH、Al(OH)3、HClO4。C、D原子序数小于17,大于13,由题意推出C、D分别为Si和P,非金属性Si2SiO33PO4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A原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M电子层比N电子层多11个电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元素的基态原子有  个能层充有电子;

(2)写出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元素符号              

(3)指出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4)指出元素A的最高化合价       

(5)A的氢化物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可能有    

①s-pσ键   ②p-pσ键   ③s-s σ键   ④p-pπ键

正确答案

(1)4 (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 Br   (3)第四周期ⅦA族

(4)最高化合价为+7价。       (5)①

试题分析:已知A原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M电子层比N电子层多11个电子。由于M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则N层电子数=18-11=7,所以A原子的原子序数=2+8+18+7=35,即A是溴元素。

(1)溴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因此基态原子有4个能层即K、L、M、Z层充有电子。

(2)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元素符号分别是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Br。

(3)溴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ⅦA族。

(4)溴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最高价是+7价。

(5)A的氢化物HBr分子中共价键是由H和Br形成的,因此类型是s-pσ键,答案选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N电子层的s轨道或p轨道中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多少?

正确答案

19,24, 29,31,35

试题分析: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如果N电子层(即第四电子层)的s轨道或p轨道中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由于s能级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p能级最多只能容纳6个电子,因此则该元素可能是K、Cr、Cu、Ga、Br元素,所以原子序数分别是19,24, 29,31,35。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等)与混合,在含有Zn、Cu等元素的催化剂条件下能合成一种生物质能——甲醇。

(1) 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2) CO2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杂化。

(3) 按电子排布Zn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          区,

其晶体属于六方最密堆积,它的配位数是            

(4) Cu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空心球代表氯离子),则一个晶胞中所含的数目是         

正确答案

(1)N2(2)sp(3)ds   12(4)4

试题分析: (1)等电子体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数相同。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N2

(2)CO2分子中C价层电子对数= =2,C杂化类型为sp。

(3)锌位于IIB族,属于ds区元素。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12。

(4)晶胞中绿球和蓝球个数分别为=4、8。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H、H、H、Mg、Mg和Cu中共有______种元素_______种原子,中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微粒2311Na+ 中的质子数是__ _,中子数是_____,核外电子数是___。

正确答案

(6分,每空1分) 3 ;6 ;Cu ; 11  ; 12  ;11

试题分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在所给的微粒中含义3种元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原子称为核素,所以共有6种原子;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所以6种微粒含有的中子数分别是0、1、2、11、12、36,则中子数最多的是Cu;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所以微粒2311Na+ 中的质子数是11,中子数是12,质量数是23。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元素、核素放入含义以及判断依据,原子的组成微粒,以及有关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类推法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习了卤族元素的各种性质后,如下表所示,表格提供的是氧族元素的部分性质。请结合元素周期律完成下列问题:

元素

8O

16S

34Se

52Te

单质熔点(℃)

-218.4

113

 

450

单质沸点(℃)

-183

444.6

685

1390

主要化合价

-2

-2,+4,+6

-2,+4,+6

 

原子半径

逐渐增大

单质与H2反应情况

点燃时易化合

加热化合

加热难化合

不能直接化合

(1)硒的熔点范围可能是                      

(2)碲的化合价可能有                       

(3)氢硒酸有较强的还原性。因此放在空气中长期保存易变质,其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工业上Al2Te3可用来制备H2Te,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Al2Te3    →Al(OH)3↓+  H2Te↑

正确答案

(1)113~450℃(2分) (2)-2、+4、+6(2分)

(3) 2H2Se+O2===2H2O+2Se(2分)

(4)Al2Te3+6H2O===2Al(OH)3↓+3H2Te↑(2分)

学会分析数据;

(1)观察“单质熔点”一行数据:由左到右,逐渐升高,故硒的熔点范围可能是113~450℃;

(2)观察“主要化合价”一行数据,且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故会逐渐表现出正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分)T、X、Y、Z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结构或性质信息如下表:

请根据信息回答有关问题(用具体元素符号或化学式作答)

(1)T、X、Y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写出元素Z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3)X的氢化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Z的氢化物分子间不易形成氢键,试分析原因是                                  

(4)分子HTX中,有       键,      键。

正确答案

(1)N > C > Na,                (2)1S22S22P63S23P5

(3)N的电负性较大,而原子半径较小,    (4)2,2

根据元素的结构及有关性质可知,T、X、Y、Z分别是C、N、Na、Cl。

(1)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因此是N > C > Na。

(2)根据构造原理可知,Cl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

(3)由于N的电负性较大,而原子半径较小,所以氮元素能形成氢键,而氯元素不能。

(4)该物质是HCN,其中H和C之间形成的是单键,C和N之间是三键。三键是由1个键和2个键构成的,所以该分子中含有个键,2个键。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已知A、E同主族,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A、B、C、E四种元素分别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多种常见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C元素的单质的电子式    

(2)写出同时含A、B、C、D四种元素的一种盐的化学式     

(3)E与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BD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A和D两元素组成的单质可以制成一种燃料电池,电池中装有浓KOH溶液。用多孔的惰性电极浸入浓KOH溶液中,两极均有特制的防止气体透过的隔膜,在一极通入A的单质,另一极通入D的单质。则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5)化合物C2A4和C2D4的液体曾被用作火箭推进剂,燃烧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气态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它们对环境无污染。已知1mol C2A4和C2D4完全反应生成两种气体时放出热量516.8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1)第二周期IVA族(2分);(2分);

(2)NH4HCO3或(NH42CO3(2分)

(3)2Na2O2+2CO2=2Na2CO3+O2(2分)(4)O2+2H2O+4e=4OH(2分)

(5)2N2H4(l)+N2O4(l)=3N2(g)+4H2O(g)  ∆H=-1033.6KJ·mol-1(2分)

试题分析;据题意可知A为氢原子、B为碳、 C为氮 D为氧。碳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号元素。周期系数等于电子层数,在主族中,族系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故(1)B的位置为第二周期IVA族。氮气有三对共用电子对,所以它的电子式为(2)据题意可知该盐为NH4HCO3或(NH42CO3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以及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与能量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