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 共75155题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1)写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分子中电子总数为10的分子(至少两种): 。
(2)比较:②、③、④、⑤的第一电离能: > > > (写元素符号)。
(3)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4)具有两性的最高价氧化物是 (填化学式);写出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下表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E的第一到第五电离能数据。
试回答:表中可能为非金属元素的是 (填字母);若D、E为同周期相邻元素,表中D比E的第一电离能略大,其原因是 。
正确答案
(1)CH4 NH3 H2O (任写两种)。
(2)N>O>C> Na (写元素符号)。
(3)HClO4 KOH电子式:
(4)Al2O3 Al2O3 +2OH- =2AlO 2-+H2O。
(5)A B; D的P轨道全空,能量更低更稳定。
试题分析:(1)①~⑩元素分别是H、C、N、O、Na、Al、P、Cl、Ar、K,由元素组成的分子中电子总数为10的分子有CH4 NH3 H2O HF等
(2)②、③、④、⑤元素分别是C、N、O、Na,根据电离能的递变规律,N最外层半充满,第一电离能最大,Na的电子层数最多,第一电离能最小,O、C位居其中,所以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为N>O>C > Na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最强是酸是氯元素对应的高氯酸,化学式为HClO4,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碱性最强的碱是KOH,其电子式为
(4)具有两性的最高价氧化物是Al2O3;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3 +2OH- =2AlO 2-+H2O
(5)非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较大,通过表中数据可以判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为非金属元素,AB可能属于非金属;E的前三电离能较小,第四电离能突然增大,说明此元素的化合价为+3,为铝元素,而D的第一电离能比E略大且相邻,所以D为镁,原因是镁的p轨道全空,能量更低更稳定
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B ,C ,E ,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
(3)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 ,可用于制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_______。
(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是 ;
(5)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 ;
(6)在B、C、D、J、 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正确答案
(14分,每空1分)(1) Na ; Al;Cl (2)Na; F
(3); Ar ; F ; Si
(4)NaOH ;HClO4 ;Al(OH)3 (5) HF (6) Na
试题分析:(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B是Na,C是Al,E是Cl。
(2)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降低,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降低,所以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钠,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氟。
(3)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稀有气体元素Ar,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F,可用于制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Si。
(4)非金属性或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碱性最强的是NaOH,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Al(OH)3。
(5)A是氢元素,由于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所以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HF。
(6)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本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选修一物质结构与性质] (15分)
有X、Y、Z、Q、M 、E、N、G前四周期且原子序数递增的八种元素,其中X的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Y元素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相同,Z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Q的基态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成单电子数的3倍,E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3p轨道全充满,G+中所有电子正好全部充满K、L、M三个电子层。M、N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为nS1,其电离能数据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
(2)由X、Y形成的Y2X2分子中,含有 个键, 个
键:
(3)比较ME、NE的熔点高低并说明理由 。
(4)Y、Z、Q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回答)
(5)YQ2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有一种与YQ2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能用于鉴别Fe3+ ,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6)GE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阴离子周围最近的阳离子有 个;GE晶体的密度为a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 (只要求列出计算式)。
正确答案
(1)(2分,没写2s 2p不扣分)
(2)3 2(2分,各1分)
(3)NaCl熔点高于KCl,Na+半小小于K+,Na+与Cl-形成的离子键强于K+与Cl-形成的离子键(或NaCl晶格能高于KCl)(3分)
(4)C < O < N(2分)
(5)SP (1分)(2分)
(6)4(1分) (2分)
略
(6分)现有1—20号元素A、B、C、D所对应的物质的性质或微粒结构如下:
①A的原子,M层上有6个电子。②B的离子与D的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且可以相互组合形成常见干燥剂。③元素C,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④元素D,最高正价为+7价。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离子与D的离子相互组合形成的干燥剂的化学式是 。
(2)元素C与氢元素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写出该微粒的电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 。
(3)元素A与元素D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
a.常温下A的单质和D的单质状态不同 b.A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D单质能从A的氢化物水溶液中置换出A单质
d.HD的酸性比HA酸性强
C的氢化物固态时属于 晶体,该氢化物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
正确答案
(6分)
(1)CaCl2(1分)
(2)电子式略 NH4+ (1分)
(3)Cl (1分) c(1分)
(4)分子 (1分)2NH3+H2SO4=(NH4)2SO4 (1分)
试题分析:由题A为S;B为Ca;C为N;D为Cl
(1)D最高价位+7价,与B形成常见的干燥剂为CaCl2;
(2)由题C为N,与H形成NH4+,电子式为;
(3)A与D,非金属性较强的是Cl,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C,一定条件下D单质能从A的氢化物水溶液中置换出A单质;
(4)C的氢化物固态时属于分子晶体,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SO4=(NH4)2SO4
(12分) A、B、C、D、E、F、G七种元素,试按下列所给条件推断,①A、B、C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A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②D、E是非金属元素,它们跟氢气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HD和HE,室温时,D的单质是液体,E的单质是固体
③F在常温下是气体,性质稳定,是除氢气外最轻的气态④G是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1)A 的名称是 ,B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A元素与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3)F的元素符号是
(4)在上述七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化学式是 ,酸性最强的化学式是 ,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
(5)将C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投入到A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正确答案
(1)钠 第三周期 第ⅡA族 铝原子结构示意图(2)溴化钠电子式
(3)He (4) NaOH HBrO4 HF (5)Al(OH)3+NaOH =NaAlO2+2H2O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推知这几种元素分别是:A是Na;B是Mg;C是Al;D是Br;E是I;F是He;G是F。(1)A 的名称是钠;B元素是Mg。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ⅡA族;C元素是Al。其结构示意图为:。(2)Na与Br2形成化合物NaBr的电子式是
。(3)F元素是氦,其元素符号是He。(4)在上述七种元素中,元素的金属性最强的是Na,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NaOH。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但是F无含氧酸。除此之外非金属性最强的是Br,酸性最强的化学式是HBrO4;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越强。所以最稳定的化学式是HF。(5)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强酸、强碱发生反应。Al(OH)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 =NaAlO2+2H2O。
X、Y和Z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Z与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X、Y和Z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有________、________。
(3)X和Y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
此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化合物还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CN-氧化为碳酸盐和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H O Na (2)NaOH Na2O2 (3)H2O2
5H2O2+2MnO4—+6H+=2Mn2++8H2O+5O2↑
H2O2+CN-+OH-=CO32—+NH3↑
(1)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推出X为H,Y只能是第二周期元素推出为O,Z与H同族且原子序数大于O推出为Na,(2)3种元素两两组合,再全组合可得结论;(3)第3个空已经给出反应物为H2O2、CN-、OH-,产物为CO32—、NH3,配平即可,此时CN-中C为+2价,N为-3价。
(15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Y,。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由A与C元素形成的阳离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A、B、C、E四种元素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1:1化合物, 其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A、B、D、E四种元素组成的某无机盐,受热易分解。写出少量该化合物溶液与足量的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X、Y的水溶液的pH均为5,则两种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浓度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mol B的固体单质甲转化为1molB的另一种固体单质乙,吸收热量a kJ,已知甲的燃烧热为b kJ/mol,则乙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反应:3A2(g)+C2(g)2CA3(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不断改变条件(不改变A2、C2和CA3的量),右图表示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关系,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A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____________。温度为T ℃时,将4a mol A2和2a mol C2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平衡混
合气中CA3的体积分数为50%,则此时C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分) Na2O2(2分)
(2)HCO3-+Ba2+++OH-=BaCO3↓+H2O(2分)
(3)10-4∶1(2分)
(4)(a+b)KJ/mol(2分)
(5)t0—t1(2分) 50%(3分)
略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卤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很多,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它们。
(1)卤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_区;溴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氢氟酸是以二分子缔合(HF)2形式存在的。使氢氟酸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________。
(3)请根据下表提供的第一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阳离子的卤素原子是_________。
(4)已知碘酸(HIO3)和高碘酸(H5IO6)的结构分别如图I、II所示:
请比较二者酸性强弱:HIO3_____ H5IO6(填“>”、 “<”或“=”)。
(5)已知ClO2- 为角型,中心氯原子周围有四对价层电子。ClO2- 中心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写出一个ClO2- 的等电子体__________。
(6)下图为碘晶体晶胞结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碘分子的排列有2种不同的取向,2种取向不同的碘分子以4配位数交替配位形成层结构
B.用均摊法可知平均每个晶胞中有4个碘原子
C.碘晶体为无限延伸的空间结构,是原子晶体
D.碘晶体中存在的相互作用有非极性键和范德华力
(7)已知CaF2晶体(见图)的密度为ρ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棱上相邻的两个Ca2+的核间距为a cm,则CaF2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P (1分)4S24P5(1分) (2) 氢键(1分)
(3)碘(2分) (4)>(2分)
(5)sp3 (2分) Cl2O (或OF2等合理答案) (2分)
(6)AD(2分)
(7)a3ρNA/4(2分)
试题分析:⑴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第17列(P区),溴(主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4S24P5;
⑵氢氟酸分子间通过氢键缔合成(HF)2。
⑶由于碘的第一电离能在卤素原子中相对较小,最有可能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阳离子。
⑷HIO3的非羟基氧原子数(2)多,酸性较H5IO6 [非羟基氧原子数为1]强。
⑸由于ClO2- 的中心氯原子周围有四对价层电子,其中心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根据“增减找邻、同族互换”的原则可确定ClO2- 的等电子体为Cl2O或OF2。
⑹碘晶体晶胞结构属于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中含有8×+6×
=4个碘分子,但碘原子数为8,B项错误;碘晶体属于分子晶体,C项错误。
⑺在CaF2晶胞中含有Ca2+:8×+6×
=4个,含有F-:8个,相当于有4个CaF2,则ρ=
,化简得M=)a3ρNA/4。
(13分)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Q、R、T三种元素原子的半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 (用元素符号表示),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 ,R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结构式为 ;
(2)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Q W(填“强于”或“弱于”);
(3)原子序数比R多8的元素形成的一种常见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填“高”或“低”)于R的的常见气态氢化物;
(4)T、Q、R、W的单质中,固态时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填名称);
(5)现有8种元素的性质、数据如下表所列,它们属于短周期:请指出R元素在下表中的对应编号 ,与T同周期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元素在下表中的对应编号 。
正确答案
(1)第3周期ⅥA族(2分) Al>C>N (用元素符号表示)(2分)
(2分)
(2分) (2)弱于(1分) (3)低(1分)
(4)金刚石(填名称)(1分) (5)⑦(1分) ⑥(1分)
试题分析:图中所示是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因为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族序数相等,所以可以知道T是Al,则Q是C,R是N,W是S,则
(1)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6,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A族;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Q、R、T三种元素原子的半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Al>C>N。碳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是CO2,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氮元素气态氢化物分子是氨气,其结构式为
;
(2)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碳元素弱于硫元素;
(3)原子序数比R多8的元素是磷元素,形成的一种常见气态氢化物是PH3,由于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PH3的沸点低氨气的沸点;
(4)T、Q、R、W的单质中,固态时属于原子晶体的是金刚石;
(5)①没有最高价、只有最低价-2,可推知①为O;③⑥都有最高价+1,处于ⅠA族,且⑥的原子半径较大,故③为Li、⑥为Na;②有最高价+2,处于ⅡA族,原子半径大于Li,故②为Mg;④⑦都有最高价+5、最低价-3,处于ⅤA族,且④的原子半径较大,故④为P、⑦为N;⑤有最高价+7、最低价-1,则⑤为Cl;⑧只有最高价+3,处于ⅢA族,原子半径小于P,故⑧为B,因此氮元素在下表中的对应编号是⑦,与T同周期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元素是钠,在下表中的对应编号是⑥。
光伏并网发电并使用半导体(LED)照明可以节约大量能源。已知发出白光的LED是由氮化镓(GaN)芯片和钇铝石榴石(YAG,化学式:Y3Al5O12)芯片封装在一起做成的,如图所示。
(1)砷与氮位于同主族,砷化镓也是半导体材料,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用简单氧化物形式表示YAG的组成:________。
(3)下列有关光伏并网发电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LED是新型无机高分子材料
②电流从a流向b
③光伏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④图中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半导体为负极
⑤如果工业上用光伏电池并网发电精炼粗铜,a极连接精铜电极
正确答案
(1)GaAs (2)5Al2O3·3Y2O3(3)③⑤
(1)砷元素位于ⅤA族,砷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为-3,砷化镓的化学式为GaAs。(3)根据图示中离子流向,阳离子向正极迁移,阴离子向负极迁移,故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应大于5 000,氮化镓为小分子,①错误;电子流向与电流流向相反,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由b极流向a极,②错误;光伏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③正确;N型半导体为负极,P型半导体为正极,④错误;工业精炼粗铜,粗铜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用精铜作阴极,Cu2+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池的阴极与光伏电池的负极a连接,⑤正确。
(10分)按要求填空
(1)电子式:H2O ;Na2O2 ;结构式:CO2 ;N2 ;
(2)用第三周期元素的元素符号填空
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 ;电负性最大的是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 单质熔沸点最高的是 。
(3)以下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或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试判断,哪些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哪些违反了洪特规则。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有 ,违反洪特规则的有 。
正确答案
(1);
;O=C=O;N≡N (2)Na; F; Ar; Si。
(3)① ; ②④
试题分析:(1)水的电子式为,Na2O2的电子式为
,CO2的结构式为O=C=O,N2的结构式为:N≡N。
(2)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Na,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F,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Ar,单质溶沸点最高的元素是Si。
(3)泡利原理: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相反。因此违反泡利原理的是①。洪特规则:原子核外电子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上排布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因此违反洪特规则的是②④。
点评:本题非常基础简单,主要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基础知识即可。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每个字母表示一种短周期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
(2)A、B、C、E、F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E、F、G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弱的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写出C和F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Na (3)H3PO4 (4)
试题分析:(1)G元素为Cl,(2)A为O,B为F,C为Na,E为P,F为S,原子半径最大的为Na(3)元素非金属越强,酸性越强,故酸性最弱的是H3PO4(4)Na2S的电子式为。
写出S2-的结构示意图 ;N2的电子式 ;由电子层结构与氩相同且半径最小的阴离子,和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且半径最大的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的电子式为 ,其中的化学键为 。
正确答案
;
;
;离子键
试题分析:S原子的原子序数是16,则S2-的结构示意图是;N2分子中含有三键,则电子式
;电子层结构与氩相同且半径最小的阴离子是氯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且半径最大的阳离子是钠离子,二者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含有离子键,其电子式是
。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化学键的判断依据以及常见电子式书写的注意事项,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答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
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镁和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硅酸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变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 ;
在H、
H、
H中共有 种原子,它们能形成 种氢气分子。
(3)某简单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且X、Y 均为不大于20的正整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呈电中性时该微粒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这种微粒的符号是 ;
②若该微粒为负一价阴离子,则x= ,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⑷某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且最高价氧化物中含氧质量分数为60%。则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 。
正确答案
(13分)(1) ① Mg+2H2OMg(OH)2+H2↑;②Al2O3+2NaOH==2NaAlO2+H2O;③Na2SiO3+CO2=Na2CO3+SiO2
2Na+2H2O==2NaOH+H2( (各2分共6分) (2) 188O;3 ; 6(各1分,共3分)
(3) ①Ar ②17 C12O7 (3分) (4) H2S (1分)
试题分析:(2)核内质子数=其原子序数,所以该元素是8号O元素,质量数为18,所以该原子的化学符号:188O,故答案为:188O。
(3)①该微粒一般情况下不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反应,说明该原子的最外层达8电子的稳定结构,即y=8,x=18,所以是 Ar,故答案为:Ar;
②该微粒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只需得到一个电子就能达到稳定结构,所以该元素最外层7个电子,即y=7,那么x=17,即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12O7。
⑷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以及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所以元素的最高正价为+6,设元素符号为R,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氧化物为R03,最高价氧化物中含氧质量分数为(16×3)/( 16×3+X)×100%=60%,所以X=32,为硫元素,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S。
点评:本题考查了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定义及对元素周期表的掌握,侧重考查学生对概念的辨别能力。
单原子离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1、阳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其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
2、阴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其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
已知A、B、C、D和E 5种分子所含原子数目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请回答: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
(2)B和C的分子式分别是 和 ;C分子的立体结构呈 型,该分子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若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无色气体生成。则D的分子式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将1mol 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mol CO2和2molH2O,则E的分子式是 。
正确答案
答案:(1)1s22s22p63s23p6 (2)HCl H2S V 极性 (3)H2O2 2H2O22H2O+O2↑(4)CH4O
(1)因A有18个电子且只有1个原子,所以A为18号元素Ar,按照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以写出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
(2)B、C两分子均有2种元素组成的,是分别含有2和3个原子的18电子的分子,所以B为HCl,C为H2S,H2S的结构与水分子的结构相似均为“V”型的极性分子。
(3)因为D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2种元素、18个电子,且在溶液中加入MnO2后生成无色气体,所以D为H2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4)因为1mol 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mol CO2和2molH2O,所以1个E分子中含有1个C原子和4个H原子。又因为E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且为18电子分子,因此E中含有的另一个原子为O原子。因此E的化学式为CH4O。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