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Ⅰ、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

把与下面的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的标号填入相应括号中:

(1)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______   (2)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______

(3)IA族碱金属元素单质熔点______

(4)第三周期离子Na+、Mg2+、Al3+、P3-、S2-、Cl-的离子半径______

(5)第二、三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的变化______

Ⅱ、在①126C  ②3919K  ③4020Ca  ④136C    ⑤147N   ⑥4018Ar中:(用序号填空)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和______;

(2)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的是______和______;

(3)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

正确答案

Ⅰ、(1)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为2,随核电荷数增大,价电子数不变,故图B符合.

故选:B.

(2)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随核电荷数增大,最高化合价由+1价递增到+7,最后以稀有气体0价结束,故图C符合.

故选:C.

(3)碱金属,随核电荷数增大,金属键减弱,碱金属熔点降低,故图A符合.

故选:A.

(4)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Na+>Mg2+>Al3+、P3->S2->Cl-,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Cl->Na+.所以离子半径P3->S2->Cl->Na+>Mg2+>Al3+,故图E符合.

故选:E.

(5)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故图G符合.

故选:G.

Ⅱ、(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①126C 和④136C  质子数相同为6,中子数不同,分别为6、7,为碳元素的同位素. 

故选:①和④.

(2)③4020Ca和⑥4018Ar质量数相等为40,是不同元素,不能互称同位素.

故选:③和⑥.

126C  ②3919K  ③4020Ca  ④136C    ⑤147N   ⑥4018Ar中

(3)④136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13-6=7,⑤147N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14-7=7,二者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

3919K质子数为19,中子数为39-19=20,③4020Ca质子数为20,中子数为40-20=20,二者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

故选:④和⑤;②和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C、D、E分别代表五种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B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nsnnpn+1;C的p能级上未成对的电子比B少一个;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E与D同周期且E在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B与A的单质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极易溶于水.

(1)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A与E化合时原子间以______键相结合,D与C化合时原子间以______键相结合.

(3)写出A、C的单质直接化合形成的化合物与E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A与B形成化合物时,中心原子采取______杂化成键,其立体结构为______,属于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5)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A2C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请写出生成此配合离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6)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填元素名称).

正确答案

A、B、C、D、E分别代表五种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nsnnpn+1,s能级最多容纳2个电子,故n=2,B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2s22p3,故B为N元素,C的p能级上未成对的电子比B少一个,故C原子外层电子排布是ns2np2或ns2np4,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C原子外层电子排布是ns2np4,D原子外层电子排布是ns2,故C为O元素,D为Mg元素,E与D同周期且E在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故E为Cl元素,B与A的单质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极易溶于水,该气体为NH3,故A为H元素,

(1)B为N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故答案为:1s22s22p3

(2)H元素与Cl元素化合时形成HCl,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Mg元素与O元素化合生成MgO,属于离子化合物,原子间以离子键相结合,

故答案为:共价;离子;

(3)A、C的单质直接化合形成的化合物为H2O,E单质为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

(4)A与B形成化合物是NH3,中心N原子成3个N-H、含有1对孤对电子对,故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为三角锥形,属于极性分子,

故答案为:sp3;三角锥形,极性;

(5)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H2O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生成此配合离子的离子方程式:Cu2++4H2O=[Cu(H2O)4]2+

故答案为:Cu2++4H2O=[Cu(H2O)4]2+

(6)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电负性增大,氧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氧元素显负价,电负性氧元素大于氯元素,故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氧元素,

故答案为: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同一周期(短周期)各元素形成单质的沸点变化如下图所示(按原子序数连续递增顺序排列).该周期部分元素氟化物的熔点见下表.

(1)A原子核外共有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_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2)元素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

(3)解释上表中氟化物熔点差异的原因:______;

(4)在E、G、H三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热稳定性最大的是______(填化学式).A、B、C三种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填离子符号).

正确答案

图中曲线表示8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按递增顺序连续排列)和单质沸点的关系,H、I的沸点低于0℃,根据气体的沸点都低于0℃,可推断H、I为气体,气体元素单质为非气体,故为第三周期元素,则A为Na,B为Mg,C为Al,D为Si,E为P、G为S,H为Cl,I为Ar,

(1)A为N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故共有11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有4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故答案为:11;4;

(2)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电离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Al3++3OH-

故答案为:AlO2-+H++H2O⇌Al(OH)3⇌Al3++3OH-

(3)NaF与 MgF2为离子晶体,SiF4为分子晶体,故SiF4的熔点低;Mg2+的半径比Na+的半径小,故MgF2的熔点比NaF高,

故答案为:NaF与 MgF2为离子晶体,SiF4为分子晶体,故SiF4的熔点低;Mg2+的半径比Na+的半径小,故MgF2的熔点比NaF高;

(4)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Cl>S>P,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HCl最稳定性,

Na+、Mg2+、Al3+电子层结构相同,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a+>Mg2+>Al3+

故答案为:HCl;Na+>Mg2+>Al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设X、Y、Z代表3种元素.已知:

①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②Z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个;

③Y和Z两种元素可以形成4核42个电子的负一价阴离子.

据此,请填空:

(1)写出X、Y、Z三种元素的名称X______,Y______,Z______.

(2)写出X、Y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1)Y和Z两种元素形成的4核负一价阴离子有以下三种情况:(1)Y2Z2-、(2)YZ3-、(3)Y3Z-,由于该负一价阴离子有42个电子,电子数是偶数,可排除情况(1),

根据情况(2)、(3)讨论、计算.令Z的质子数为n,由知②,则Y的质子数为n+9,若情况(2):(n+9)+3n+1=42;解之得:n=8;则n+9=17.所以Z为O元素,Y为Cl元素.

若情况(3):3(n+9)+n+1=42;解之得:n=3.5(不合题意,舍去).

故Z为O元素,Y为Cl元素.X+和Y-是两种简单的一价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Y两元素处于相邻的两周期,且X位于Y的下一周期,Y为Cl,Cl-核外有18个电子,

所以X+核外有18个电子,因此,X+核内质子数为18+1=19,故X为K元素.故答案为:钾;氯;氧;

(2)K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KOH,是强碱;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ClO4,是强酸,两者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故答案为:OH-+H+═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列各题中的物质均由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组成.请用化学式回答:

(1)只有两个原子核和两个电子组成的分子是①______;1个最外层有4个电子的原子,和2个最外层有6个电子的原子结合的分子是②______;1个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和3个只有1个电子的原子结合的分子是③______;由3个最外层有6个电子的原子结合而成的分子是④______;有两个原子核和10个电子的分子是⑤______;由五个原子核10个电子结合而成的分子是⑥______;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10个电子的离子的符号⑦______.

(2)周期表中位于第8纵行的铁元素属于第______族

(3)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位于第______周期.

正确答案

(1)①由题意可知,一个原子中含有一个电子,则原子为H,故答案为:H2

②由由核外电子排布和形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可知,原子分别是C和O,形成的分子为CO2,故答案为:CO2

③由核外电子排布和形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可知,原子分别是N和H,形成的分子为NH3,故答案为:NH3

④由核外电子排布和形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可知,原子是O,形成的分子为O3,故答案为:O3

⑤由核外电子排布和形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可知,该分子为HF,故答案为:HF;

⑥由核外电子排布和形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可知,该分子为CH4,故答案为:CH4

⑦由原子符号的含义可知,该离子为818O2-,故答案为:818O2-;

(2)在元素周期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成为一族,为第Ⅷ族,

(3)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位于第二周期ⅥⅠA族.故答案为: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C、D、E、F六种主族元素分布在三个短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与C位于同二周期,A与D、C与F分别位于同一主族,A与D两元索核外电子数之和是C与F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一半,又知六种元索所形成的常见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有三种是气体,三种是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单质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E与B形成的化合物硬度很大、不溶于水,且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其晶体属于______晶体;

(2)C与D能形成化合物D2C2,其电子式为______;

(3)氯与F能形成化合物F2Cl2,该化合物与水反应产生大量白雾,溶液变浑浊,生成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化合物B2A4能与C2在稀NaOH溶液中以Pt作电极形成燃料电池,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式为______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 (增大、不变、减小);

(5)在容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FC2气体和3mol C2的气体,一定条件下反应后生成FC3气体.当反应达平衡时,容器中的压强比反应前减少了,放出的热量为Q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A、B、C、D、E、F六种主族元素分布在三个短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与C位于同二周期,A的原子序数小于B,则A为氢元素;C与F分别位于同一主族,分别处于第二、第三周期,二者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一半为7~13,A与D同主族、A与D两元索核外电子数之和是C与F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一半,则D为钠元素;故C与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1+11)=24,C与F分别位于同一主族,令C的原子序数为x,则x+x+8=24,解得x=8,故C为氧元素,F为硫元素;六种元索所形成的常见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有三种是气体,三种是固体,原子序数E介于11~16之间,则E单质为固体,所以B单质为气体,B与C位于同二周期,C为氧元素,B原子序数小于氧元素,则B为氮元素.

故A为氢元素;B为氮元素,C为氧元素,D为钠元素;F为硫元素;原子序数E介于11~16之间.

(1)原子序数E介于11~16之间,E的单质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E为硅元素,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ⅣA族;B为氮元素,E与B形成的化合物硬度很大、不溶于水,且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Si3N4,其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Si3N4;原子.

(2)C为氧元素,D为钠元素;C与D能形成化合物D2C2是Na2O2,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F为硫元素,氯与F能形成化合物F2Cl2为S2Cl2,该化合物与水反应产生大量白雾,说明生成HCl,溶液变浑浊,有S单质生成,生成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二氧化硫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2Cl2+2H2O=4HCl+SO2↑+3S↓.

故答案为:2S2Cl2+2H2O=4HCl+SO2↑+3S↓.

(4)化合物N2H4能与O2在稀NaOH溶液中以Pt作电极形成燃料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N2H4在负极放电,生成氮气与水,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式为N2H4+4OH--4e-=N2+4H2O;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不变,生成水,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

故答案为:N2H4+4OH--4e-=N2+4H2O;减小.

(5)在容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SO2气体和3molO2的气体,一定条件下反应后生成SO3气体.当反应达平衡时,容器中的压强比反应前减少了,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2mol+3mol)×=0.5mol,令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nmol,则:

  2 SO2+O2=2  SO3 气体物质的量减少△n

  2                    1

 nmol                  0.5mol

解得n=1mol.所以1mol二氧化硫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 SO2(g)+O2(g)=2SO3(g)△H=-2Q kJ/mol.

故答案为:2 SO2(g)+O2(g)=2SO3(g)△H=-2Q kJ/mo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乙、丙、丁为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它们的电子总数相等.已知甲、乙、丙为双原子分子或负二价双原子阴离子,丁为原子.

(1)丙与钙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跟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乙在高温时是一种还原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在工业上的一种重要用途: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甲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丁的元素符号是______,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5)丁的氧化物的晶体结构与______的晶体结构相似.

正确答案

甲、乙、丙、丁为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它们的电子总数相等,丙与钙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跟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所以丙为C22-,微粒为14电子微粒,甲、乙为双原子分子或负二价双原子阴离子,则可能为CO、

N2,丁为原子,应为Si,

(1)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乙炔为可燃性气体,该反应为CaC2+2H2O═C2H2↑+Ca(OH)2

故答案为:CaC2+2H2O═C2H2↑+Ca(OH)2

(2)乙在高温时是一种还原剂,乙为CO,常用来冶炼金属,如CO+CuOCO2↑+Cu,

故答案为:CO+CuOCO2↑+Cu;

(3)甲为氮气,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O,该反应为N2+O2 2NO,

故答案为:N2+O2 2NO;

(4)丁为Si,质子数为14,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Si;

(5)Si的晶体为原子晶体,与金刚石的晶体类型相同,故答案为:金刚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U、V、W、X、Y、Z六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前20号元素,其中U和X,W和Y分别在同一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的原子序数两倍,Z的原子序数是U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根据以上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U、V组成的阴离子(U、V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和Z的阳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

(2)W元素可分别U、Y形成多种常见的阴离子.某溶液是由其中若干种阴离子组成的无机钠盐溶液,为了检验该溶液中的阴离子,分别取两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溶液,只产生无色气体;

②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HNO3,白色沉淀质量减少.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正确答案

(1)通过以上分析知,U、V、W、X、Y、Z分别是碳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硅元素、硫元素、钙元素,U、V组成的阴离子(U、V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该阴离子是CN-,Z的阳离子是钙离子,所以氢氰根离子和钙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氰化钙,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W元素可分别U、Y形成多种常见的阴离子,W和U形成的阴离子有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W和Y形成的阴离子有亚硫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溶液,只产生无色气体,说明含有弱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都是弱酸根离子,所以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可能是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

②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HNO3,白色沉淀质量减少,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有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再加入足量的稀HNO3,白色沉淀质量减少,说明含有弱酸根离子,但亚硫酸根离子能被硝酸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所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可能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至少有一种.

故答案为: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至少有一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C、D为原子序数小于18的四种元素:

①A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②A与B处于同一周期,B与D可形成离子化合物D2B,该化合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③C的离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为18;

④A、C、D三种元素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

推断A~D各为何种元素,并填空:

(1)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四种元素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______.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D2B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由①可知A的族序数等于周期数,可能为H、Be、Al.由②可知;短周期可形成D2B离子化合物有Li2O、Na2O、Na2S,它们的水溶液为碱性.由③可知若C为阴离子Cn-,则设核电荷数c,有2c+n=18(n取偶数),n=2时,c=8,为O,O2-离子在熔融的金属氧化物中存在.n=4时,c=7为N,无N4+离子,舍去,n不可能大于5.若C为阳离子Cn+,由2c-n=18(n取偶数),n=2时,c=10,为Ne,舍去;n=4时,c=11为Na,无Na4+,舍去;n=6时,c=12,为Mg,无Mg6+舍去,故C为O元素,由④知A、C、D必为相邻周期元素.所以C为O,则A为Al,D为Na.

(1)所以A、B、C、D分别是Al、S、O、Na,故答案为:Al;S;O;Na; 

(2)根据元素周期律,电子层结构越大,离子半径越大,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故答案为:r(S2-)>r(O2-)>r(Na+)>r(Al3+);

(3)Na2S是强碱弱酸盐,若酸根离子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故答案为:S2-+H2OHS-+OH-、HS-+H2OH2S+OH-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W、Z同周期,Y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W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

(1)X元素的名称是______.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

(2)Y元素符号是______Y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3)X、Y、Z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用元素符号填空).

(4)X、Y、Z、W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 (用化学式填空)

(5)写出 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则Y为Na,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X为第二周期元素,则质子数为8,即X为O;X、Z同族,Z为S;W、Z同周期,W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则W为第三周期第ⅤⅡA族元素,即W为Cl,

(1)X为O,其名称为氧,原子结构中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氧;第二周期第ⅥA族;

(2)Y为Na,其质子数为11,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Na;

(3)Na、S在同周期,原子半径在减小,O的电子层数最少,则半径最小,则原子半径为Na>S>O,

故答案为:Na>S>O;

(4)上述几种元素中Cl的非金属性最强,则HClO4的酸性最强,Na的金属性最强,则NaOH的碱性最强,

故答案为:HClO4;NaOH;

(5)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ClO4,分别为强碱、强酸,离子反应为OH-+H+=H2O,故答案为:OH-+H+=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C、D、E、F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E与D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27,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5.F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1)推断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______周期______族.

(2)写出F元素的电子排布式:______.

(3)C、D元素可形成淡黄色的粉末,其电子式为______,所含化学键为______.

(4)写出A与C元素形成10电子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

(5)D、E元素形成的正盐的水溶液,阴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为:(从大到小排列)______.

(6)常温下,1molA元素的单质与C元素的单质化合,放出286kJ的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A、B、C、D、E、F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氢元素.B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B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B为碳元素.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C为氧元素.D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D为钠元素.E与D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27,则E元素的质子数为27-11=16,则E为硫元素.F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原子序数比硫大,则F为氯元素.

即A为氢元素、B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D为钠元素、E为硫元素、F为氯元素.

(1)B为碳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第ⅣA族.

故答案为:二;ⅣA.

(2)F为氯元素,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5

(3)C为氧元素、D为钠元素,二者形成的淡黄色物质为Na2O2,Na2O2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

电子式为

.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过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是非极性共价键.

故答案为:

;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4)A为氢元素、C为氧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形成10电子的微粒有H2O、H3+O、OH-

故答案为:H2O、H3+O、OH-

(5)D为钠元素、E为硫元素,二者形成的正盐为Na2S,属于强碱弱酸盐,所以Na2S的水溶液中,S2-水解S2-+H2O⇌HS-+OH-,由于水解程度不大,所以离子浓度c(S2-)>c(HS-),由于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所以c(OH-)>c(HS-),水的电离程度不大,所以c(S2-)>c(HS-),所以阴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为c(S2-)>c(OH-)>c(HS-).

故答案为:c(S2-)>c(OH-)>c(HS-).

(6)A为氢元素,C为氧元素,常温下,1mol氢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液态水,放出286kJ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6kJ/mol.

故答案为:H2(g)+O2(g)=H2O(l);△H=-286kJ/mo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如下表:

(1)写出X的元素符号:______,元素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2)Z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______.

(3)X和Z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1)因X为氮,其元素符号为:N;碳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化学式为CH4,故答案为:N;CH4

(2)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1+12=23,故答案为:23;

(3)X和Z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NO3和NaOH,反应方程式为:HNO3+NaOH=NaNO3+H2O;

故答案为:H++OH-═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而原子半径按A、C、B、E、D顺序依次增大.A、D同主族;B、D、E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E的单质可做半导体材料;C与E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与A、C、D形成的化合物Y发生反应;B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化合物M.1molM中含有42mol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周期______族;化合物M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A2C的形成过程:______

(2)比较B、C、E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写出C与A形成的18e-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

(3)写出C与E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以铂作电极,以Y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A、C元素的单质分别在两电极上发生原电池反应,则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E的单质可做半导体材料,应为Si元素,B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化合物M,则B应为非金属元素,只有N元素符合,形成的化合物为NH4NO3,1mol中含有42mol电子,B、D、E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则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0-4-5=1,又D的原子序数最大,应为Na元素,A、D同主族,且A的原子序数和原子半径都最小,应为H元素,根据C与E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与A、C、D形成的化合物Y发生反应,应是

SiO2和NaOH的反应,则C为O元素,

(1)由以上分析可知E为Si元素,原子序数为14,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应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族;M为NH4NO3,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A2C为H2O,为共价化合物,可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2)B、C、E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分别为NH3、H2O、SiH4,由于非金属性O>N>Si,则氢化物稳定性为H2O>NH3>SiH4,C与A形成的化合物中,H2O2含有18个e-,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H2O>NH3>SiH4

(3)SiO2为酸性氧化物,与NaOH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

故答案为:SiO2+2OH-=SiO32-+H2O.

(4)碱性氢氧电池中,负极通入氢气,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

故答案为:H2+2OH--2e-=2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Ⅰ.已知A、B、C、D四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3、6、6,且都含有18个电子,B、C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2.D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是______;

(2)从B分子的立体结构判断,该分子属于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C分子中都包含______个σ键,______个π键.

(4)D的熔、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须指明D是何物质):______.

Ⅱ.CO的结构可表示为C≡O,N2的结构可表示为N≡N.

(5)下表是两者的键能数据:(单位:kJ/mol)

结合数据说明CO比N2活泼的原因:______.

Ⅲ.Fe、Co、Ni、Cu等金属能形成配合物与这些金属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关.

(6)基态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7)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______(填晶体类型).

正确答案

Ⅰ、A、B、C、D四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3、6、6,且都含有18个电子,故A为氩气,B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2,故B为H2S,C分子所含原子数目为6,且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故C为N2H4,D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含有18g电子,甲烷电子数目为10,含有5个原子,再有1个O原子为18电子,故D为CH3OH,甲醇有毒,符合题意,

(1)A是氩气,组成分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是Ar,故答案为:Ar;

(2)B为H2S,S原子成2个S-H单键,含有2对孤对电子,故S为sp3杂化,为V型结构,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故答案为:极性;

(3)C为N2H4,分子中含有4个N-H键,1个N=N键,单键是σ键,双键中1个为σ键、1个π键,故分子中有5个σ键,1个π键,故答案为:5;1;

(4)D是CH3OH,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熔、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故答案为:D是CH3OH,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Ⅱ、(5)CO中第一个π键的键能是1071.8kJ/mol-357.7kJ/mol-798.9kJ/mol=273kJ/mol,

N2中第一个π键的键能是941kJ/mol-154.8kJ/mol-418.4kJ/mol=523.3kJ/mol,

CO中第一个π键的键能是273kJ/mol,N2中第一个π键的键能是523.3kJ/mol,CO中第一个π键的键能较小,所以CO的第一个键比N2更容易断,

故答案为:CO中第一个π键的键能是273kJ/mol,N2中第一个π键的键能是523.3kJ/mol,CO中第一个π键的键能较小,所以CO的第一个键比N2更容易断;

Ⅲ、(6)Ni是28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Cu是29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84s2;3d104s1

(7)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熔沸点很低,所以分子晶体,故答案为:分子晶体.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如下关系: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②ZX4++WX-=ZX3+X2W,且反应物和产物中各微粒的电子总数与M+相等,均为10个;③Z2与YW分子中质子数相等.回答下列问题:

(1)ZX4+的电子式:______;实验室中MWX溶液的保存方法是:______

(2)由X、Y、Z、W四种元素共同组成的离子化合物A,其原子个数比为5:1:1:3,则A的水溶液与足量的MWX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M2W2投入足量Na2S溶液中,生成浅黄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根据ZX4++WX-═ZX3+X2W,且反应物和产物中各微粒的电子总数均为10个电子,则ZX4+为NH4+,WX-为OH-

ZX3为NH3,X2W为H2O;M+电子数与NH4+、OH-、NH3、H2O相等,则M+为Na+;所以M为Na元素,X为H元素,Z为N元素,W为O元素;由于Z2与YW分子(YW分子为CO)中质子数相等则Y为C元素.

(1)ZX4+为NH4+,电子式为

M为Na元素,X为H元素,W为O元素,则MWX为NaOH,易吸收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是矿物胶,不能用玻璃塞,则应密闭保存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故答案为:

;密闭保存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2)由X、Y、Z、W四种元素共同组成的离子化合物A,其原子个数比为5:1:1:3,则A为NH4HCO3,MWX为NaOH,NH4HC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NH3•H2O+CO32-+H2O.

故答案为:NH4++HCO3-+2OH-=NH3•H2O+CO32-+H2O.

(3)M2W2是Na2O2,Na2O2有强氧化性,Na2O2投入足量Na2S溶液中,生成浅黄色沉淀是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O2+2H2O+Na2S=4NaOH+S↓.

故答案为:Na2O2+2H2O+Na2S=4NaOH+S↓.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与能量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