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沿AB线,自然带依次由__________带、_________带过渡到_________带,这属于由_________向_________的分异现象,主要是由于_________差异造成的。

(2)自然带沿CD线的更替属_________方向的分异现象,这种变化是以_________为基础的。

(3)陆地环境因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正确答案

(1)森林 草原  荒漠  沿海  内陆  水分(2)纬度  热量(3)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洋流

本题主要考查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以及产生原因。从图可见AB线段方向为东西方向(从沿海到内陆),CD线段方向为南北方向(从低纬到高纬),因此,从A到B自然带的更替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从D到C自然带更替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解答天山地区的地理现象。

天山自然带的分布

(1)天山的自然植被自下而上的变化是遵循陆地自然带分布的______地带性规律。据图判别天山南坡积雪冰川高度比北坡_______(高、低)。天山南北地区利用天山上的冰雪融水发展__________农业。

(2)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应将牲畜赶往(  )

正确答案

(1)垂直  高   绿洲   

(2) A

此题以我国新疆天山山脉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状况来考查学生对自然带分布规律的掌握情况。天山自然带垂直分布,是由于山地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变化造成的,这种分布规律是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天山南北地区由于冰雪融水而在山麓地区形成大量的绿洲,这是非地带性现象,在此基础上人类发展了绿洲农业。天山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北坡林带以上的高山草甸进入生长旺季,同时气温也比较凉爽,成为夏季牧场。冬季,林带以下的草原带气温比较温和,这里成为冬季牧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读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存在的不同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自然带与图中A、B、C、D的对应关系。

①落叶阔叶林带 ②针叶林带 ③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④常绿阔叶林带

A_______ ,B_______,C_______ ,D________。(填序号)(4分)

(2)此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形成这一地域分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北坡缺少森林植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南坡积雪冰川带的海拔高度比北坡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正确答案

(1)②  ③  ①  ④ (4分,每空1分)

(2)山地垂直(1分) 峰顶与山麓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1分)

(3)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 (2分)

(4)南坡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多(2分)

(1)本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根据图示:A为针叶林;B为针叶阔叶混交林带;C为落叶阔叶林带;D为常绿阔叶林带。

(2)峰顶与山麓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所以形成了地理环境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北坡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所以缺少森林植被。

(4)雪线高度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南坡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多所以南坡积雪冰川带的海拔高度比北坡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北半球自然带的随纬度和高度分异的理想_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自然带①是_________带,它在40°N的山地分布的高度是_________米。

(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是否有分布?______。

(3)自然带③的气候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带④在大陆东侧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在大陆西侧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__。

(5)⑤所在的自然带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__________。

(6)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寒带苔原(1分) 4000-5000(1分)

(2)没有(1分) 

(3)大陆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1分) 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分)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分)

(5)亚马孙平原(1分)

(6)低纬地区(1分)

(1)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图中给①在平地的分布纬度为70°-90°,所以自然带寒带苔原带,根据图示:它在40°N的山地分布的高度是4000-5000米。

(2)根据图示:自然带②是亚寒带针叶林带,由于南半球该纬度陆地面积小,所以缺乏该自然带的分布。

(3)根据图示:自然带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在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4)自然带④位于亚热带,在大陆东侧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大陆西侧是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5)⑤为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带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亚马孙平原。

(6)本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特征。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山体的自然带越复杂,所以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低纬地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22分)

(1)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4分)

A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F__________。

(2)图中各自然带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自然带名称相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________和____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填字母代号)。(4分)

(3)图中A、B所处纬度大致相同,但自然带类型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2分)

(4)自然带由A→E→D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规律;E→G→F→G→C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____规律。(4分)

(5)自然带D在大陆东部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在大陆西部其南界比东部偏北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分)

(6)图中各字母代表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这种现象是自然带受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4分)

正确答案

(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2)C E F G 

(3)A 、B两处大气环流形式不同,气候类型不同(A为地中海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别形成了与其水热状况相适应的植被、土壤等类型 

(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5)受冬季风和千岛寒流影响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6)D 非地带性或海陆分布

试题分析:

解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然后根据自然带的分布来判断分异规律及成因。、

(1)A位于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应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位于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位于辐极地地区的大陆北部应为亚寒带针叶林带;F位于中纬度大陆内部应为温带荒漠带。 

(2)C是温带季风气候, E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E对应的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F是温带荒漠带,G是温带草原带,FG所对应的气候类型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3)A 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

(4)自然带A→E→D的变化主要因热量的差异而变化的反映了自然带的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E→G→F→G→C的变化是由水分的差异引起的反映了自然带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5)因受冬季风和千岛寒流影响在大陆东岸气温较低,自然带则向南扩展。在大陆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和盛行西风的影响,沿岸气温升高,自然带向北扩展。 

(6)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主要因南半球的副极地地区是海洋分布,没有陆地,该现象属非地带性或海陆分布因素的影响。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