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解池
- 共5205题
在按下图装置进行电解的过程中,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乙烧杯中铁电极的质量增加.
(1)乙烧杯中,两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阴极:______,阳极:______
(2)甲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由左到右碳-碳-铁-银四个是极上析出或溶解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正确答案
(1)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乙烧杯中铁电极的质量增加,铁做电解池阴极,银做阳极,电解质溶液是硝酸银溶液,所以原理是电镀原理,阴极电极反应为:Ag++e-=Ag;阳极电极反应为:Ag-e-=Ag+,故答案为:Ag++e-=Ag;Ag-e-=Ag+;
(2)甲烧杯中和铁连接的为阳极,左边的碳棒是阴极,电解硫酸铜溶液生成铜、氧气和硫酸,电池反应为:2CuSO4+2H2O2Cu+O2↑+2H2SO4,
故答案为:2CuSO4+2H2O2Cu+O2↑+2H2SO4;
(3)甲中阴极电极反应为2Cu2++4e-=2Cu,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乙池中电极反应,阳极电极反应为4Ag-4e-=4Ag+;阴极电极反应为4Ag++4e-=4Ag;依据电子守恒计算得到,由左到右碳-碳-铁-银四个是极上析出或溶解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4:4,故答案为:2:1:4:4.
用Pt电极电解500mL含KNO3和NaCl混合溶液一段时间,在两极均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写出阴阳两极反应式并求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正确答案
用Pt电极电解500mL含KNO3和NaCl混合溶液时,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阳极上先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后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生成11.2L氢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2=1mol,生成11.2L氯气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
×2=1mol,生成11.2L氧气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
×2=2mol,要使两个电极生成相同体积的气体,且转移电子相等,则阳极上只能只生成氯气,不能生成氧气,
所以阴极上电极反应式为:2H++2e-=H2↑,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所以相当于电解氯化钠溶液,根据2NaCl+2H2O2NaOH+H2↑+Cl2↑知,生成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2 mol/L,
答:阴阳两极反应式并求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2H++2e-=H2↑、2Cl--2e-=Cl2↑、2mol/L.
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 △H=-49.0kJ·mol-1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以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mol·L-1·min-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lmol CO2和3mol H2
(2)在载人航天器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分离去除CO2,还要求提供充足的O2,科研工作者通过某种电化学装置实现了上述目的。该电化学装置内的总反应为:2CO2=2CO+O2,阴极反应式为:
2CO2+4e-+2H2O==2CO+4OH-,则阳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产生的CO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有人提出,通过加强热使CO分解的方法来消除污染,请你判断是否可行?________,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反应2CO=2C+O2的△H>O、△S<0)
正确答案
(1)①0.225;②CD
(2)4OH--4e-==O2↑+2H2O;不可行;该反应是一个焓增、熵减的反应,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用惰性电极电解500mL含CuSO4和NaCl各1mol的溶液,当有3mol电子转移时,停止电解,
求:(1)电极上有多少克铜析出?
(2)阳极在标准状况下有多少升气体生成?(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正确答案
(1)电解500mL含CuSO4和NaCl各1mol的溶液时,当有3mol电子转移,阴极反应先发生Cu2++2e-→Cu,所有铜离子为1mol全部参与电解反应,只会转移2mol的电子,
故阴极上氢离子也要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H++2e-→H2↑,需要再转移1mon电子,所以阴极上析出金属铜的质量m=nM=1mol×64g/mol=64g,
答:电极上有64g铜析出;
(2)阳极反应为:2Cl-→2e-+Cl2↑,只有1mol的Cl-,所以只能转移1mol电子,生成0.5mol的氯气,阳极上接着放电的是氢氧根离子,即4OH-→4H2O+O2↑+4e-,还要转移2mol电子,当转移2mol电子时,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是0.5mol,所以阳极上生成的气体有0.5mol的氯气和0.5mol的氧气,共1mol,即标准状况下有22.4L升气体生成,
答:阳极在标准状况下有22.4L气体生成.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
CO(g)+2H2(g)CH3OH(g)。
(1)分析该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
②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恒温、恒容条件下,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一定条件下,CH3OH分解的速率和CH3OH生成的速率相等
c.一定条件下,CO、H2和CH3OH的浓度保持不变
d.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2 mol CO,同时生成1 mol CH3OH
(2)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该反应的焓变△H____(填“>”、“<”或 “=”)0。
②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 (填“>”、“<”或“=”)K2。
③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H=-a kJ/mol
②2CO(g)+O2(g)=2CO2(g) △H=-b kJ/mol
③H2O(g)=H2O(l) △H=-c kJ/mol
则CH3OH(l)+O2(g)=CO(g)+2H2O(l) △H =____kJ/mol。
(4)已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____,c口通入的物质为____。
②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工作一段时间后,当6.4g甲醇完全反应生成CO2 时,有____NA个电子发生转移。
(5)用上述电池作电源,用如图所示 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实现过程中,溶液逐渐变浑浊,原因是(用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②d
(2)①<;②>;③b
(3)(b-a-4c)/2
(4)①CH3OH;O2;②O2+4e-+4H+=2H2O;③1.2
(5) Al-3e-=Al3+、Al3++3HCO3-=Al(OH)3↓+3CO2↑
向25 mL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得到曲线如下图所示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3)在B点,a_______12.5 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在D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
II.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5)若甲乙两池中均盛放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_______棒;乙池中的________棒。
②在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甲乙两池中均盛放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乙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乙池转移0.02mol电子后停止实验,池中溶液的体积是200mL,则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____。(不考虑电解产物的相互反应)
正确答案
(1)CH3COOH+OH-==CH3COO-+H2O
(2)0.1 mol·L-1 (3)大于
(4)c(CH3COO-) >c(Na+) >c (H+)>c(OH-)
(5)①碳(C );铁(Fe);②4OH--4e-==2H2O+O2↑
(6)①2H2O+O2+4e-==4OH-;2Cl-+2H2O2OH-+H2↑+Cl2↑;②13
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有关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
①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②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④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mol电子
(3)该小组同学认为,如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那么可以设想用如图2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
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若将制得的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组合为氢氧燃料电池,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1)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形成原电池反应,B电极铁做负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为:Fe-2e-=Fe2+,故答案为:Fe-2e-=Fe2+;
(2)开关K与b连接,装置为电解池,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即B电极反应为2H++2e-=H2↑;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OH-+H2↑+Cl2↑,
①电解过程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B为阴极,故①错误;
②A生成氯气,能使湿润KI淀粉试纸变蓝,故②正确;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HCl气体,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不是加入盐酸,故③错误;
④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L氢气,为氢气物质的量为0.1mol,依据电极反应计算,由2H++2e-=H2↑得到溶液中转移0.2mol电子,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2H++2e-═H2↑;2Cl-+2H2O2OH-+H2↑+Cl2↑;②④;
(3)①电解时,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的放电能力大于硫酸根离子的放电能力,所以阳极上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水和氧气4OH--4e-=2H2O+O2↑;阳极氢氧根离子放电,因此硫酸根离子向阳极移动,阴极氢离子放电,因此钠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通过相同电量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小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故答案为:4OH--4e-=2H2O+O2↑;小于;
②燃料原电池中,燃料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该燃料原电池中,氧气是氧化剂,所以氧气在正极上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故答案为:O2+2H2O+4e-=4OH-.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的方法制取氯气,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套装置中,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选填“A”、“B”、“C”);
(2)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环境,图中所示的溶液甲为______.
(3)要制得纯净干燥的氯气,需要在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间增加净化装置,请将下面提供仪器的导管接口按次序连接:
气体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用字母表示)
(4)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氯气,写出其化学反应原理,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有人用上图所示装置制取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则A极应该接电源的______极(填正、负).
正确答案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的方法制取氯气,A缺少加热装置,HCl易挥发,不能用长颈漏斗,应用分液漏斗,只有B符合,故答案为:B;
(2)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氯气与碱反应,可用NaOH溶液吸收,故答案为:NaOH溶液;
(3)要制得纯净干燥的氯气,应先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Cl气体,再通过浓硫酸干燥,气体通过洗气瓶时,气体要长进短出,所以,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D→A→B→收集装置,
故答案为:发生装置→C→D→A→B→收集装置;
(4)反应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氯气,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有-1价升高到0价,每生成1个氯气分子失去2个电子,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每生成1个氢气分子得到2个电子,用图中装置制备消毒液,氯气应在B极上生成,才能充分与A极生成的NaOH充分反应生成NaClO,所以A极为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
故答案为:
;负.
工业生产中常利用电解反应来制取新的物质,填写下表中电解各物质时阳极(和电源正极相连的极)、阴极(和电源负极相连的极)所得产物的化学式.
饱和食盐水 阳极产物是______
氯化铜溶液 阴极产物是______.
正确答案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是Cl-、OH-,Cl-的放电能力大于OH-的放电能力,所以 Cl-放电,Cl-失电子在阳极上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Na+、H+,H+的放电能力大于Na+,所以H+放电,H+得电子在阴极上生成氢气;
电解氯化铜溶液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Cu2+、H+,Cu2+ 的放电能力大于 H+,所以Cu2+ 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在阴极上生成Cu;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是 Cl-、OH-,Cl-的放电能力大于OH-的放电能力,所以 Cl-放电,Cl-失电子在阳极上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故答案为:C12;Cu.
Ⅰ.如图1装置,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若X电极材料为金属钛网(表面有氧化物涂层),Y电极材料为碳钢网.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阻止阴离子和气体通过.分别收集两极产生的气体并通入淀粉KI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是______(填“a”或“b”)气体;
(2)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Ⅱ.如图2所示,甲、乙是两个电化学实验装置.
(1)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CuSO4溶液.
①甲中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电解一段时间后,若要使乙装置中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2)起初,若乙装置中盛有含0.5mol NaCl和0.1mol CuSO4的混合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当有0.4mole-发生转移时,阴极产生气体______mol.
正确答案
Ⅰ.由阳离子移动方向可知Y为阴极,X为阳极,则a为Cl2,为电解池阳极产物,b为H2,为电解池阴极产物,
(1)能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为氯气,在a极上生成,故答案为:a;
(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或2H2O+2e=H2↑+2OH-),
故答案为:2Cl--2e-=Cl2↑;2H++2e=H2↑(或2H2O+2e=H2↑+2OH-);
Ⅱ.(1)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CuSO4溶液,甲为原电池,乙为电解池,由电子转移的方向可知C棒为阳极,铁棒为阴极,
①甲中铁棒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答案为:Fe-2e-═Fe2+;
②乙为电解硫酸铜溶液,阳极生成氧气,阴极析出铜,则应加入CuO,溶液可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
故答案为:CuO;
(2)阴极分别发生:Cu2++2e-=Cu,、2H++2e=H2↑,
当有0.4mole-发生转移时,阴极首先析出0.1mol铜,需0.2mol电子,进而生成0.1mol氢气,
故答案为:0.1.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