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 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注:第一层为距地表0~5cm;第二层为距地表5~10cm;第三层为距地表10~15cm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B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

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27.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

(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破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法。

(2)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 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______点;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_______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_____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_________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保护。

正确答案

(1)水平    样方   

 (2)B    F   甲    

 (3)生产者   抵抗力    就地

解析:(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破蓬、柽柳等,这说明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存在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调查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

(2)已知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分析曲线图可知,甲曲线上的A、B、C三点分别表示Nt+1=Nt、Nt+1>Nt、Nt+1<Nt,所以在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B点。乙曲线上D、E、F三点分别表示Nt+1>Nt、Nt+1>Nt、Nt+1=Nt,所以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F点。Nt小于a时,甲曲线中Nt+1<Nt,乙曲线中Nt+1>Nt,所以甲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因此,当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导致生物种类贫乏时,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生产者。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大,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是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采取的保护措施,这属于就地保护。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洲,是严重危害我国生态环境的外来物种之一。某研究小组为阐明紫茎泽兰种群的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选择了紫茎泽兰入侵的四种不同生态环境即阔叶林林缘、云南松林、路旁坡地及阔叶林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下图表示部分调查的结果。

请分析回答:

(1)调查紫茎泽兰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图一为四种生境中紫茎泽兰种群汇总后的年龄结构图,据图分析紫茎泽兰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型,由此推测在未来5年内该种群的发展趋势为               。

(2)图二表示紫茎泽兰在不同生境中的存活曲线。由图可知紫茎泽兰在    年龄段出现死亡高峰,推测可能是由于          、         等的结果;据图推测紫茎泽兰对四种生境的入侵顺序为      →       →       →         。

(3)紫茎泽兰在入侵后能够成片密集生长,以极强的繁殖能力排斥其他植物,导致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研究发现,用三叶草、狗牙根等植物控制紫茎泽兰有一定的成效,这种方法利用了生物之间的         关系。

(4)如果让紫茎泽兰在入侵地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的紫茎泽兰相比  (    )

A.基因库的变化相同

B. 性状始终保持一致

C.很快产生生殖隔离

D.进化方向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样方法     增长     种群数量越来越大  

(2)1~2     种内、种间竞争     环境条件作用    

路旁坡地→阔叶林林缘→阔叶林→云南松林   

(3)下降     竞争

(4)D 

 

知识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4.图1表示在一个10ml的密闭培养体系中酵母菌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菌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内斗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 表示

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K值约为120 000个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最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
下一知识点 : 群落的结构特征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种群的数量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