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它动物先后迁入。下图甲表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几种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他种群迁入后,改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结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

(2)蝗虫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________。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减小,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

(3)第7个月后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短时间内猫头鹰种群的数量变化为________。

(4)若鸟类从草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20%,则鸟类增加10kg,至少需要草________kg。

(5)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地区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该动物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往往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偏高或偏低)。

正确答案

(1)营养;增强

(2)3-7月;田鼠和鸟类与蝗虫种群对食物的竞争加剧(食物减少);蝗虫种群被天敌捕食的数量增加

(3)增加

(4)210

(5)偏高

解析

略。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7 分

图甲表示自然界中某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变化情况;图乙表示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种群实际大小。

(1)图甲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    型曲线,图乙中物种    最可能符合这种增长模型。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甲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    。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3)若图乙中的1、2、3三个物种构成一条食物链,则应该是          。该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物种    的种内斗争最剧烈。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                       。

正确答案

(1)“J” ; 1;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2)b

(3)1→2→3;  2  ;1、2、3三个物种的营养级不同,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环境容纳量越小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如图X代表某一生物概念,其内容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与此概念图相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若X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则①、②、③、 ④代表C、H、O、N

B若①、②、③、④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则X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C若①、②、③、④是增长、波动、稳定、下降,则X为种群的数量变化

D若X是与人体内环境稳态有关的四大系统,则①、②、③、④代表呼吸、消化、循环、免疫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白头鹎(鸟纲鹎科动物)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A这14年中,白头鹎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该学校中,白头鹎的K值约为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

D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计算出增长速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9 分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

(2)草原上,鼠的种群密度调查采用                    法,对鼠的种群密度起决定因素的是                           。

(3)下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种群的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此生态系统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图 1曲线所示种群数量在前              年的变化成“J”型增长,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          年,在             年期间,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②图2中甲乙两种群数量增长呈         型曲线,乙种群密度最大的时间点为

③图2中在t2一t3时间内,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

正确答案

(1) 随机取样

(2) 标志重捕法  ;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3) ① 5  ;    10   ;   10 ~ 20

② S   ;   t5

③ 增长型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影响虹鳉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B狗鱼、虹鳉、花鳉之间存在着捕食或竞争关系

C乙中的花鳉转移到甲中与虹鳉和狗鱼共同培养一定提高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

D甲中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导致种群中早熟基因频率逐渐增加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的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②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功能中的化学信息传递

③随着时间的推移,弃耕的土地一定会演替成森林

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体现了一条食物链

⑤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⑥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⑦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⑧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正确答案

A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10 分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的示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鸭子与作物害虫之间的关系是          。如果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蚜虫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基本组成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但还要不断往农田中施加氮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下图a是某段时间内沼气池中产甲烷杆菌的种群增长率曲线,请在下图b中画出这段时间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正确答案

答案:

(1)水稻杂草     捕食和竞争    样方法

(2)氮素不断通过农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

(3)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9 分

随各地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养殖场污水的排放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下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对养殖业污水进行处理和生态综合利用的示意图。请回答:

(1)人工湿地中属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和绿化区植物,生物D属____级消费者。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

(2)该人工湿地主要通过物理沉降、动植物吸收和____,达到净化的目的。为避免环境污染,在加剧净化同时,还应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其生态学理由是____。

(3)下图中A、B、C、D为该湿地中的四种鱼,其中C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____;若人工全部移除B种鱼,则C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____。

正确答案

(1)芦苇区植物、浮游藻类    次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的能量   

(2)微生物的分解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b    增大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下一知识点 : 群落的结构特征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种群的数量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