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共1293题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下列A、B、C三图是“我国沙尘暴活动的主要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华北地区沙尘暴发生次数的统计资料”。分析下列各图,回答问题:(10分)
(1)A图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表现为 、 、
和 。(3分)
(2)B图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是 ,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2分)
(3)近几十年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多,除自然原因外,可能的人为原因有 、 ;沙尘暴的不断发生会加剧 这一生态环境问题,为减轻该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有 、 。(5分)
正确答案
(1)气候干旱 沙漠广布 植被稀少 河流稀少(答出3点3分)
(2)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或春季(1分)此时降水少,气候干燥,多大风天气。(1分)
(3)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滥垦滥牧;植被遭受破坏等(答出2点2分)。
土地荒漠化(1分)
营造防护林;种草治沙等(2分)。
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沙尘暴。(1)我国沙尘暴多发区即西北地区;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地理位置、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分析。(2)结合B图反映沙尘暴多发于春季,自然原因从气候条件:气温、降水、风等要素分析。(3)沙尘暴发生的人为原因即西北沙漠化的人为原因:多种人类活动导致的植被破坏,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用水等。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也主要结合植被保护方面分析。
2011年2月召开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代会上,自治区政府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宁夏要坚持生态为重,环保优先,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宁夏,构筑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是 、 。(2分)
(2)分析Q、R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4分)
(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试分析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4分)
正确答案
(1)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地沙漠化(2分)
(2)Q地地处宁夏平原,其西侧的贺兰山能阻挡冬季风,减轻风沙危害;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R地没有山脉的阻挡,风沙危害大,因而土地沙漠化严重(4分)
(3)减小风力;截留水分,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4分)
略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荒漠化防治的方针是什么?为什么防治荒漠化要以预防为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预防投资少,见效快;而形成荒漠化后再去治理,投资大、见效慢、效果差。
图1、图2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__℃,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__℃。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__________,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_____。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__________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__________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正确答案
(1)12.5(11.5到13.5均可);16(15到17均可)
(2)低;小
(3)高;小;低;小
(4)减小(降低);减缓(降低)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面代表本区荒漠化快的原因的字母填写在适当的位置。
A干旱 B.降水稀少 C草原、荒漠 D深居内陆E牧业、灌溉农业
(2)本区土地荒漠化迅速向东、向南扩展,针对此问题,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至少从三个方面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
(2)营造防护林体系;退耕还牧、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合理用水等,(答对三点即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东部,松辽平原西北部,目前大部分草地都已沙化。
材料2 :1991 ~1996 年,我国某研究机构在科尔沁沙地进行了放牧试验,试验分为3 个放牧强度进行,即重牧(HG )(6 只羊/ 公顷)、中牧(MG )(4 只羊/ 公顷)、轻牧(LG )(2 只羊/公顷),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植被的影响;图1 、图2 为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有关示意图。
(1 )三种放牧强度中,________ 使草层高度明显下降;_______ 使草层高度有所增加。
(2 ) 分析科尔沁草原沙化的人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何防治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重牧;轻牧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3)人们将水分条件较好,并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或者选育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进行人工补种
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共7分)
小题1:上图显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2分)
小题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 、 。(3分)
小题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现象,我们应采取
等有效的措施,以防止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2分)
正确答案
小题1:过度放牧;城市交通建设(2分)
小题2:干旱;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3分)
小题3: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定轮牧,建设人工草场(任答3点)
试题分析:
小题1:直接从统计图的比重差异分析即可。
小题2: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水少,气候干旱。绿洲地区荒漠化扩展主要是由于植被破坏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分析。
小题3:治理措施针对原因分析,结合题干反映了该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是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故主要从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建设人工草场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认真读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分析,注意结合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并能形成利用人为原因分析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的一般解题思维。
喀斯特地貌区是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之一。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下列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材料。分析下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 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二:
乙 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三:
丙 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
(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 (省区)。
(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 以上地区。然而,实际上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 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 。
(3)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什么方向的山坡上,为什么?
(4)请指出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正确答案
(1)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2)35° 10° 10°~30°
(3)南坡;南坡是迎风坡、向阳坡;气温较高、多雨,水热较充足;一旦森林遭受破坏;石灰岩容易受到雨水的溶蚀、冲刷等侵蚀作用;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现象。
(4)人为原因: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大;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生产不足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逐步形成经济贫困地区。
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等。
(1)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故我国西南地区为喀斯特石漠化主要分布地区。
(2)直接读材料一所示统计图可得出结论。
(3)由材料二统计图可知,南坡石漠化最为严重,其成因主要从气候、地形、地貌等方面分析。
(4)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结合材料三示意图进行分析,根据成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7分)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 。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
(3)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
(4)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_;治理的措施是 。
正确答案
(1)过度垦殖,植被破坏严重(1分) “三北”防护林(1分)
(2)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1分)
(3)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空气湿度大,易形成酸雨(1分)
(4)黄土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2分) 植树种草(1分)
本题考查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
(1)①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部,为草原牧区,荒漠化扩大,主要是由于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导致的植被破坏;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
(2)②地区表示塔里木盆地,其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
(3)酸雨的形成主要从大量酸性气体的排放和降水及③地区特殊的地形条件分析。
(4)④地区表示黄土高原,其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和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的植被破坏分析。治理的措施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分析。
读“我国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状况”图和“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以风力作用为例)”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状况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以风力作用为例)
(1)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________________和潜在的___________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不是简单的____________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____________,并最终连在一起,形成类似荒漠的自然景观。
(2)从图中可以看出,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
(3)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气候因素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但“我国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状况”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因素对荒漠化的进程并非起决定作用,结合“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以风力作用为例)”图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在荒漠化的进程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在“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以风力作用为例)”图中A是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经济活动 自然因素 荒漠扩张 退化
(2)变大再变小
(3)降水量 气候 人类活动
(4)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樵采 过度农垦
(1)造成荒漠化的因素中,气候变异等自然条件对荒漠化过程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大大加剧加速了这一过程的发展,并且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的作用。气候中的降水因素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相反,如果多年持续干旱,导致地表植被受损,就会加剧荒漠化进程。第(4)题通过读图回忆课本内容可答出。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荒漠化不仅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且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日下午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人类活动是现代荒漠化的主导因素?
(2)结合材料,说明图示沙尘暴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
正确答案
(1)自然条件是形成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但其作用过程较缓慢;人类的过度放牧、滥伐森林、过度垦荒,以及不合理的灌溉方式等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导因素。
(2)干旱、半干旱;沙漠(荒漠)广布;植被稀疏(以草原、荒漠为主);河流发育程度低等。
(1)自然条件主要是指异常的、不稳定的气候条件,如大风、强风等天气状况等,特别是严重的干旱条件,由此造成局部地区的植被退化,风力侵蚀、磨蚀加快加重,引起自然状态下的土地荒漠化现象。自然条件是形成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但其作用过程是比较缓慢的。而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类的过度放牧、滥伐森林、过度垦荒,过度开矿,以及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不合理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等都加速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从而成为土地荒漠化的主导因素。
(2)图示沙尘暴区域位于我国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属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稀疏,以草原、荒漠为主;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加速了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进程;该地区因气候干燥,河流稀疏,河流发育程度较低,灌溉水源不足。
读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___。写出体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呈现东西差异的地理事物: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4分)
(2)汉代以来,A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________(选择填空)(1分)
(3)图中A—D四地中位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区的是__________。(1分)
(4)根据图示信息,写出图示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及治理对策。(5分)
正确答案
(1)干旱 ① 降水量 ② 植被 ③草场载畜量(4分)
(2)A (1分)
(3)A(1分)
(4)写出图示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及治理对策(5分)
(1)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环境特征。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呈现东西差异的地理事物有降水量,植被,生产力水平等。
(2)该地河流多内流河,越向下游水量越小。大量使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量枯竭,人类活动只能向上游移动。
(3)本题考查自然分区。塔里木盆地属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区。
(4)本题考查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及治理对策。
通过对图甲、图乙和有关材料的分析,完成下列探究题。
材料:绿洲边缘地区的环境非常脆弱,对植被的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很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并逐步成为荒漠。
小题1:探究新疆的地形分布特征。
结论:________与________(地形类型)相间分布。
小题2:探究塔里木盆地中的城市分布规律及原因。
分布规律: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________(边缘或内部)的绿洲。
原因: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而绿洲地区________资源较为丰富,这种资源主要来自________。
小题3:探究荒漠化最容易发生的区域及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结论:________地区最容易发生荒漠化。
原因:该地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小题1:山地 盆地
小题2:边缘 水 高山冰雪融水
小题3:绿洲边缘 植被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新疆地形分布图判断:新疆的地形分布特征是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
小题2:根据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判断:塔里木盆地中的城市分布规律是: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原因: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而绿洲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这种资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小题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荒漠化最容易发生的区域是绿洲边缘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是该地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植被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点评:引起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
面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而如今已是沙漠连沙漠的西部地区,塔里木河长达180公里的“绿色走廊”濒临毁灭,鄂尔多斯草原已被腾格里沙漠覆盖,科尔沁草原变成了科尔沁沙地,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匪夷所思。
(1)材料中的“人祸”指的是什么?
(2)西部环境恶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1)人类过度地开发和放牧,造成植被破坏,沙漠化趋势严重。
(2)投资环境恶化;人们的生产、生存空间受到影响;不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试题分析:
(1)考查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有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及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原因。
(2)环境恶化,不利于投资、人类生存、开发等,阻碍经济的发展。
(10分)【环境保护】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2分)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4分)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现象,我们应采取 等有效的措施,以防止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4分)
正确答案
(1)过度放牧(1分) 城市交通建设(1分)
(2)干旱(2分) 过度樵采 水资源利用不当(2分)
(3)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答出两点得4分,答案合理)
(1)荒漠化的核心表现是:植被状况的根本改变;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水环境的变化。本小题属于看图说话,比较大小。
(2)干旱,表现在具体地区的过量水流失,就形成了荒漠。新疆的开发是以能源开发为主要形式的,故其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3)荒漠化,不同地区应采取不同措施,草原荒漠化地区的核心任务是恢复草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