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NA复制过程和特点及相关计算
- 共403题
如图表示与果蝇遗传物质相关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写出⑤中碱基序列的中文名称______.
(2)DNA分子复制时,图中④处发生断裂,此过程需要的条件是和ATP.通过复制,形成的子代DNA的两条链,一条来自亲代,一条是新形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______.
(3)请写出图示果蝇细胞的基因型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已知图中⑤表示碱基,根据碱基互不配对原则,碱基自上而下依次胸腺嘧啶、腺嘌呤、胞嘧啶.
(2)DNA分子复制时,在酶和ATP的作用下,图中④氢键处发生断裂.复制的结果是每个DNA形成两个子代DNA,且子代DNA的两条链中,一条来自亲代,一条是新形成的,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3)图中Aa位于常染色体上,W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该果蝇细胞的基因型是AaXWY.
故答案是:
(1)胸腺嘧啶、腺嘌呤、胞嘧啶
(2)氢键 解旋酶 半保留复制
(3)AaXWY
解析
解:(1)已知图中⑤表示碱基,根据碱基互不配对原则,碱基自上而下依次胸腺嘧啶、腺嘌呤、胞嘧啶.
(2)DNA分子复制时,在酶和ATP的作用下,图中④氢键处发生断裂.复制的结果是每个DNA形成两个子代DNA,且子代DNA的两条链中,一条来自亲代,一条是新形成的,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3)图中Aa位于常染色体上,W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该果蝇细胞的基因型是AaXWY.
故答案是:
(1)胸腺嘧啶、腺嘌呤、胞嘧啶
(2)氢键 解旋酶 半保留复制
(3)AaXWY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之后,人们又去探究DNA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的.当时推测可能有如图A所示的三种方式.1958年,Meslson和Stahl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追踪由15N标记的DNA亲本链的去向,实验过程是: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DNA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子代I和子代Ⅱ)后离心得到如图B所示的结果.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如果与对照相比,子代I离心后能分辨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说明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______.如果子代I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则可以排除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______.
如果子代I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再继续做子代Ⅱ的DNA密度鉴定:
①若子代Ⅱ离心后可以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______.
②若子代Ⅱ离心后不能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______.(以上内容选择图A中的复制方式)
(2)他们观测的实验数据如下:梯度离心DNA浮力密度(g/ml)表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结果与当初推测的DNA三种可能复制方式中的______方式相吻合.
(3)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都需要有遗传物质的复制,都遵循半保留复制原则.请依据此原则回答以下问题:
①用15N标记了一个精原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然后放在不含15N标记的培养基中,经过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有15N的精子有______个.
②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与对照相比,子代Ⅰ离心后能分辨出轻(位于试管下方)和重(位于试管上方)两条密度带,则说明DNA复制后形成的2个DNA分子是1个只含14N,另一个只含15N,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如果子代Ⅰ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DNA分子的复制可能是半保留复制,也可能是分散复制,但可以排除DNA传递遗传信息的全保留复制.
①子代Ⅱ离心后可以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②若子代Ⅱ离心后不能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分散复制.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子Ⅰ代有一条带,密度介于亲代与对照组之间,子Ⅱ代有2条带,中带与轻带,比例是1:1;子Ⅲ代有2条带,中带与轻带,比例是1:3,因此可以推出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3)①根据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可知,模板链含15N,原料含14N,复制一次后,每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一条含有15N,另一条含有14N,因此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每一个精子中的所有DNA都是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即所有的精子都含15N.
②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第一次有丝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20条;第二次有丝分裂前期玉米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40条染色单体,而其中的一半,即20条染色单体具有32P标记.当细胞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染色单体随机分开,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个细胞,而某个细胞分到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的数目为0-20.
故答案为:
(1)全保留复制 全保留复制 ①半保留复制 ②分散复制
(2)半保留复制
(3)①4 ②0-20之间,包括0和20
解析
解:(1)与对照相比,子代Ⅰ离心后能分辨出轻(位于试管下方)和重(位于试管上方)两条密度带,则说明DNA复制后形成的2个DNA分子是1个只含14N,另一个只含15N,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如果子代Ⅰ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DNA分子的复制可能是半保留复制,也可能是分散复制,但可以排除DNA传递遗传信息的全保留复制.
①子代Ⅱ离心后可以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②若子代Ⅱ离心后不能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分散复制.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子Ⅰ代有一条带,密度介于亲代与对照组之间,子Ⅱ代有2条带,中带与轻带,比例是1:1;子Ⅲ代有2条带,中带与轻带,比例是1:3,因此可以推出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3)①根据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可知,模板链含15N,原料含14N,复制一次后,每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一条含有15N,另一条含有14N,因此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每一个精子中的所有DNA都是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即所有的精子都含15N.
②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第一次有丝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20条;第二次有丝分裂前期玉米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40条染色单体,而其中的一半,即20条染色单体具有32P标记.当细胞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染色单体随机分开,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个细胞,而某个细胞分到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的数目为0-20.
故答案为:
(1)全保留复制 全保留复制 ①半保留复制 ②分散复制
(2)半保留复制
(3)①4 ②0-20之间,包括0和20
(2015秋•淮安期末)如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①过程发生的时期是______.发生在细胞核中的过程有______(填序号).
(2)若②过程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30%、20%,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
(3)③过程中Y是某种tRNA,它是由______(填“三个”“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其中CAA称为______,一种Y可以转运______种氨基酸.若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含有600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最多由______个氨基酸组成.
(4)人体内成熟红细胞、胚胎干细胞、效应T 细胞中,能同时发生上述三个过程的细胞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①②③表示的过程依次是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在人体细胞中,对于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而言,过程①②一般发生在细胞核中,过程③发生在核糖体中.
(2)α链为mRNA,已知mRNA中G+U=54%,其中G=30%,则U=24%,模板链中C=mRNA中的G=30%,A=mRNA中U=24%,已知模板链中G=20%,则模板链中T=1-30%-24%-20%=26%,即模板链中A+T占该链碱基的5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中A+T占双链碱基的比例也是50%,所以A=T=25%.
(3)tRNA是由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其上的三个碱基称为一个反密码子.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翻译过程中,信使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信使RNA碱基数目的,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
,所以则该蛋白质最多由(600×2)÷6=200个氨基酸.
(4)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效应T细胞不再分裂,不能发生DNA复制,但能合成蛋白质,进行转录与翻译,胚胎干细胞能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因此能发生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故答案为:
(1)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①②
(2)25%
(3)多个 反密码子 一 200
(4)胚胎干细胞
解析
解:(1)图①②③表示的过程依次是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在人体细胞中,对于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而言,过程①②一般发生在细胞核中,过程③发生在核糖体中.
(2)α链为mRNA,已知mRNA中G+U=54%,其中G=30%,则U=24%,模板链中C=mRNA中的G=30%,A=mRNA中U=24%,已知模板链中G=20%,则模板链中T=1-30%-24%-20%=26%,即模板链中A+T占该链碱基的5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中A+T占双链碱基的比例也是50%,所以A=T=25%.
(3)tRNA是由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其上的三个碱基称为一个反密码子.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翻译过程中,信使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信使RNA碱基数目的,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
,所以则该蛋白质最多由(600×2)÷6=200个氨基酸.
(4)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效应T细胞不再分裂,不能发生DNA复制,但能合成蛋白质,进行转录与翻译,胚胎干细胞能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因此能发生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故答案为:
(1)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①②
(2)25%
(3)多个 反密码子 一 200
(4)胚胎干细胞
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是______
(2)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的条件是______等,DNA解旋酶的作用是______
(3)图1中生物的DNA复制方式的意义是______
(4)将不含放射性的拟核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果第一次复制时,图2中1、2处的放射性强度相同,证明DNA复制方式很可能是______
(5)若图2中DNA在复制开始前的碱基总数是100,其中T为20个,则复制一次需要游离的C为______个
正确答案
解:(1)分析题图可知,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DNA复制从多个起点开始的,并且均是以亲代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的半保留复制.
(2)真核生物DNA复制条件有: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其中解旋酶能够打开DNA分子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形成两条单链.
(3)分析题图可知,真核细胞的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多个复制点,这种复制方式不仅保持前后代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复制效率.
(4)如果第一次复制时图2中1、2处的放射性强度相同,则表明新合成的DNA的两条链中含放射性的链都是一条,也说明了DNA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
(5)若图2中DNA在复制开始前的碱基总数是100,其中T为20个,则A=T=20个,G=C=30个,所以复制一次需要游离的C为30个.
故答案为:
(1)多起点、双向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2)模板、能量、酶、原料 打开DNA分子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形成两条单链
(3)提高了复制效率
(4)半保留复制
(5)30
解析
解:(1)分析题图可知,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DNA复制从多个起点开始的,并且均是以亲代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的半保留复制.
(2)真核生物DNA复制条件有: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其中解旋酶能够打开DNA分子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形成两条单链.
(3)分析题图可知,真核细胞的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多个复制点,这种复制方式不仅保持前后代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复制效率.
(4)如果第一次复制时图2中1、2处的放射性强度相同,则表明新合成的DNA的两条链中含放射性的链都是一条,也说明了DNA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
(5)若图2中DNA在复制开始前的碱基总数是100,其中T为20个,则A=T=20个,G=C=30个,所以复制一次需要游离的C为30个.
故答案为:
(1)多起点、双向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2)模板、能量、酶、原料 打开DNA分子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形成两条单链
(3)提高了复制效率
(4)半保留复制
(5)30
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以同位素15N标记该DNA,则标记物质位于______(填标号)中.
(2)若水解该DNA获得其组成单体,则断裂的化学键位于______和______之间.
(3)从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除了需要______酶和______酶外,还需要ATP、模板和______等条件.DNA分子的______结构能够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______保证了复制能够正确地进行.
(4)DNA是______的携带者,而每个个体DNA的______序列各有特点,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特异性.
正确答案
解:(1)若以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该DNA,则放射性物质位于含氮碱基(3、5、6和7)中.
(1)DNA水解时断裂的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DNA分子复制的条件:酶(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能量(ATP)、模板(DNA的两条链)、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能够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正确地进行.
(4)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每个个体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各有特点,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特异性.
故答案为:
(1)3、5、6、7
(2)磷酸 脱氧核糖
(3)DNA解旋 DNA聚合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双螺旋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遗传信息 脱氧核苷酸
解析
解:(1)若以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该DNA,则放射性物质位于含氮碱基(3、5、6和7)中.
(1)DNA水解时断裂的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DNA分子复制的条件:酶(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能量(ATP)、模板(DNA的两条链)、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能够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正确地进行.
(4)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每个个体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各有特点,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特异性.
故答案为:
(1)3、5、6、7
(2)磷酸 脱氧核糖
(3)DNA解旋 DNA聚合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双螺旋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遗传信息 脱氧核苷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