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____连结起来.

(2)[______]______属于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3)由于[8]______具有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因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4)DNA在细胞内的空间构型为______,它最初是______提出的.

(5)把此DNA放在含有15N原料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DNA中只有一条单链含有15N的DNA分子占______

(6)在图2中进行的过程,场所一般在______内;参与的酶有解旋酶、______等.

(7)在图2中进行的过程完成后,A’链、B’链分别与______链相同,因此该过程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均保留了其亲代DNA分子的一条单链,所以完全相同,这种复制方式称为______

(8)假如经过科学家的测定,A链上的一段(M)中的A:T:C:G为2:1:1:3,______(能/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测定是错误的及原因是______.如果以A链的M为模板,复制出的B链这些碱基T:A:G:C的比例应该是______

(9)如果该基因M中的⑧变为,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______.这种改变是否会引起相应的蛋白质的改变?______(填“是”或“否”或“不一定”).

正确答案

解:(1)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9]氢键连结起来.

(2)[7]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属于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3)由于[8]碱基对具有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因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4)DNA在细胞内的空间构型为双螺旋结构,它最初是克里克和沃森提出的.

(5)把此DNA放在含有15N原料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DNA中只有一条单链含有15N的DNA分子占=

(6)图2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参与该过程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7)在图2中进行的过程完成后,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链、B’链分别与B、A链相同,因此该过程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均保留了其亲代DNA分子的一条单链,所以完全相同,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8)由于单链中不一定A=T、C=G,因此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测定是错误的.A链上的一段(M)中的A:T:C:G为2:1:1: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A链的M为模板,复制出的B链这些碱基T:A:G:C的比例应该是T:A:G:C=2:1:1:3.

(9)如果该基因M中的⑧变为,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这种改变不一定会引起相应的蛋白质的改变.

故答案为:

(1)9 氢键     

(2)7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3)碱基对     

(4)双螺旋结构 克里克和沃森

(5)      

(6)细胞核 DNA聚合酶

(7)B、A 半保留复制

(8)不能 在单链中不一定A=T C=G     T:A:G:C=2:1:1:3

(9)基因突变                  不一定

解析

解:(1)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9]氢键连结起来.

(2)[7]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属于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3)由于[8]碱基对具有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因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4)DNA在细胞内的空间构型为双螺旋结构,它最初是克里克和沃森提出的.

(5)把此DNA放在含有15N原料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DNA中只有一条单链含有15N的DNA分子占=

(6)图2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参与该过程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7)在图2中进行的过程完成后,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链、B’链分别与B、A链相同,因此该过程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均保留了其亲代DNA分子的一条单链,所以完全相同,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8)由于单链中不一定A=T、C=G,因此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测定是错误的.A链上的一段(M)中的A:T:C:G为2:1:1: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A链的M为模板,复制出的B链这些碱基T:A:G:C的比例应该是T:A:G:C=2:1:1:3.

(9)如果该基因M中的⑧变为,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这种改变不一定会引起相应的蛋白质的改变.

故答案为:

(1)9 氢键     

(2)7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3)碱基对     

(4)双螺旋结构 克里克和沃森

(5)      

(6)细胞核 DNA聚合酶

(7)B、A 半保留复制

(8)不能 在单链中不一定A=T C=G     T:A:G:C=2:1:1:3

(9)基因突变                  不一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个用32P标记的DNA分子,放在含31P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3次.

(1)除上述几种物质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才能合成子代DNA分子.DNA复制的特点是______

(2)含31P的DNA分子占全部DNA的比例是______,含32P的单链占全部单链的______

(3)DNA亲子鉴定中,DNA探针必不可少,DNA 探针实际是一种已知碱基序列的DNA 片断.请问:DNA探针检测基因所用的原理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DNA复制除32P标记的DNA分子为模板、含31P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外,还必须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以及ATP,才能合成子代DNA分子.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2)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共形成23=8个DNA分子.由于是以含31P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所以含31P的DNA分子占全部DNA的比例是100%.含32P的单链只有2条,占全部单链的=

(3)DNA探针检测基因所用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故答案为:

(1)酶       ATP     半保留复制 

(2)100%     

(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

解:(1)DNA复制除32P标记的DNA分子为模板、含31P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外,还必须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以及ATP,才能合成子代DNA分子.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2)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共形成23=8个DNA分子.由于是以含31P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所以含31P的DNA分子占全部DNA的比例是100%.含32P的单链只有2条,占全部单链的=

(3)DNA探针检测基因所用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故答案为:

(1)酶       ATP     半保留复制 

(2)100%     

(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三次,则:

(1)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是______

(2)含15N的DNA分子链占全部DNA分子单链的比例是______

(3)只含14N的DNA分子有______个.

(4)只含15N的DNA分子有______个.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形成了8个DNA,其中有2个是含15N的DNA,即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是

(2)含15N的DNA分子链占全部DNA分子单链的比例是2÷(2×8)=

(3)(4)形成的8个DNA都含14N,比例为100%,含15N的DNA有2个,只含14N的DNA分子有6个,只含15N的DNA分子有0个.

故答案为:

(1)   

(2)  

(3)6    

(4)0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形成了8个DNA,其中有2个是含15N的DNA,即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是

(2)含15N的DNA分子链占全部DNA分子单链的比例是2÷(2×8)=

(3)(4)形成的8个DNA都含14N,比例为100%,含15N的DNA有2个,只含14N的DNA分子有6个,只含15N的DNA分子有0个.

故答案为:

(1)   

(2)  

(3)6    

(4)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

(1)完成遗传信息表达的是______(填字母)过程,a过程所需的酶主要有______

(2)图中含有核糖的是______(填数字);由②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是______

(3)苯丙酮尿症是由控制某种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这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遗传信息的表达是指转录、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即图中的b、c;a表示DNA的自我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2)只有RNA中含有核糖,则含核糖的有mRNA、核糖体、tRNA.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密码子决定氨基酸,所以由②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是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

(3)苯丙酮尿症是由控制某种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故答案为:

(1)b、c 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2)②③⑤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

(3)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解析

解:(1)遗传信息的表达是指转录、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即图中的b、c;a表示DNA的自我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2)只有RNA中含有核糖,则含核糖的有mRNA、核糖体、tRNA.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密码子决定氨基酸,所以由②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是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

(3)苯丙酮尿症是由控制某种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故答案为:

(1)b、c 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2)②③⑤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

(3)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表归纳: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填实验序号).

(2)在实验②和实验④中,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对材料进行处理.实验②中使用盐酸的目的主要是______;实验④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是______.在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需要注意盐酸的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反应,该反应的变化是______

(4)在实验④中,一个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经过3天的有丝分裂培养后(细胞周期约为18h),含15N和不含15N的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检测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IV)染色,然后使用酒精洗去浮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①正确;

②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甲基绿与DNA结合形成蓝绿色,吡罗红把RNA染成红色,DNA集中分布在细胞核,RNA分布在细胞质基质,所以细胞内染成的红色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绿色的面积,②错误;

③线粒体需要使用健那绿染色,染成蓝绿色,③正确;

④观察细胞有丝分裂,需要使用龙胆紫对染色体进行染色以便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变化,所有时期都着色了,④错误.

所以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①③.

(2)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用盐酸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用盐酸与酒精混合的目的是解离.在这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时间.

(3)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反应,该反应变化是[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

(4)在实验④中,一个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经过3天的有丝分裂培养后(细胞周期约为18h),细胞共分裂4次,产生16个子细胞;又由于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含15N和不含15N的DNA分子数之比为2:(16-2)=1:7.

故答案为:

(1)①③

(2)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解离     时间

(3)三[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4)1:7

解析

解:(1)①检测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IV)染色,然后使用酒精洗去浮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①正确;

②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甲基绿与DNA结合形成蓝绿色,吡罗红把RNA染成红色,DNA集中分布在细胞核,RNA分布在细胞质基质,所以细胞内染成的红色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绿色的面积,②错误;

③线粒体需要使用健那绿染色,染成蓝绿色,③正确;

④观察细胞有丝分裂,需要使用龙胆紫对染色体进行染色以便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变化,所有时期都着色了,④错误.

所以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①③.

(2)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用盐酸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用盐酸与酒精混合的目的是解离.在这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时间.

(3)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反应,该反应变化是[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

(4)在实验④中,一个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经过3天的有丝分裂培养后(细胞周期约为18h),细胞共分裂4次,产生16个子细胞;又由于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含15N和不含15N的DNA分子数之比为2:(16-2)=1:7.

故答案为:

(1)①③

(2)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解离     时间

(3)三[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4)1:7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DNA复制过程和特点及相关计算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