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NA复制过程和特点及相关计算
- 共403题
图中的Ⅰ、Ⅱ分别代表DNA分子的两条链,请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___(部位)内.
(2)图中4、5、6分别表示哪几种核苷酸: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经过科学家的测定,A链上的一段基因(M)中的A:T:C:G为2:1:1:3,能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测定是错误的?并说明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是DNA复制,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细胞核内.
(2)图中4、5、6所含碱基分别为C、T、A,所以分别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由于在DNA单链中,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所以不一定有A=T、G=C,因而经过科学家的测定,A链上的一段基因(M)中的A:T:C:G为2:1:1:3,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测定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细胞核
(2)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不能,在单链中不一定有A=T、G=C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是DNA复制,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细胞核内.
(2)图中4、5、6所含碱基分别为C、T、A,所以分别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由于在DNA单链中,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所以不一定有A=T、G=C,因而经过科学家的测定,A链上的一段基因(M)中的A:T:C:G为2:1:1:3,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测定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细胞核
(2)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不能,在单链中不一定有A=T、G=C
如图为某DNA分子片段的平面结构,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②代表______,⑨代表______.⑦的名称是______.
(2)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上,则能在此图的成分______(填序号)上测的15N.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32P的培养基上,则能在______(填序号)上测的32P.
正确答案
解:(1)分析题图可知,②是脱氧核糖,⑨是氢键,⑦是胞嘧啶.
(2)DNA分子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即图中③⑤⑥⑦⑧;P存在于磷酸基中,即图中①,因此DNA复制时利用培养基上的含15N和32P的原料,合成子代DNA分子,所以脱氧核苷酸的碱基中有15N,即存在于③⑤⑥⑦⑧,磷酸基团上有32P,即存在于①.
故答案为:
(1)脱氧核糖 氢键 胞嘧啶
(2)③⑤⑥⑦⑧①
解析
解:(1)分析题图可知,②是脱氧核糖,⑨是氢键,⑦是胞嘧啶.
(2)DNA分子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即图中③⑤⑥⑦⑧;P存在于磷酸基中,即图中①,因此DNA复制时利用培养基上的含15N和32P的原料,合成子代DNA分子,所以脱氧核苷酸的碱基中有15N,即存在于③⑤⑥⑦⑧,磷酸基团上有32P,即存在于①.
故答案为:
(1)脱氧核糖 氢键 胞嘧啶
(2)③⑤⑥⑦⑧①
如图为DNA分子(片段)平面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______,其中2是______.
(2)若3表示胞嘧啶,则4表示______ (填写中文名称).
(3)DNA分子中3与4是通过______(化学键)连接起来的.
(4)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______,DNA分子的______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______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1表示磷酸,2表示脱氧核糖,1、2、3结合在一起构成脱氧核苷酸.
(2)若3表示胞嘧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表示鸟嘌呤.
(3)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
(4)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
故答案为:
(1)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
(2)鸟嘌呤
(3)氢键
(4)半保留复制 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1表示磷酸,2表示脱氧核糖,1、2、3结合在一起构成脱氧核苷酸.
(2)若3表示胞嘧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表示鸟嘌呤.
(3)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
(4)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
故答案为:
(1)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
(2)鸟嘌呤
(3)氢键
(4)半保留复制 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
RNA具有多种功能,请回答下列与RNA有关的问题:
(1)在细胞生物中,DNA是遗传物质,RNA帮助其实现功能.其中,RNA能够帮助______酶合成子代DNA分子,实现DNA______的功能.另外,在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mRNA的功能是______,在翻译过程中,______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2)RNA一般是单链分子,但也可遵循______原则形成部分双链,再折叠产生复杂的空间结构.同时,与DNA相比,RNA中的五碳糖是______,其分子含有游离的羟基,这两个特点使RNA具有催化潜能.
(3)四膜虫体内存在具有剪切底物分子能力的某种RNA分子(核酶).正常情况下,核酶需要Mg2+的辅助,在实验条件下让核酶处于Ca2+环境中,进行RNA分子的选择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结果表明四膜虫产生了在Ca2+环境中______的核酶,其原因是某些碱基被替换,发生了______,通过______,适应环境的个体逐渐增多.
正确答案
解:(1)RNA分为mRNA、tRNA和rRNA.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的DNA聚合酶能催化子代DNA分子的合成,实现DNA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在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mRNA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在翻译过程中,tRNA(识别密码子和运载氨基酸)和rRNA(组成核糖体的重要成分)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2)RNA一般是单链分子,但也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部分双链,再折叠产生复杂的空间结构,如tRNA的三叶草结构.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
(3)由图可知,Ca2+环境中核酶剪切百分比升高,说明四膜虫产生了在Ca2+环境中催化活性更高的核酶.催化活性更高的核酶是基因突变产生的,Ca2+环境对该基因突变进行了选择.
故答案为:
(1)DNA聚合 传递遗传信息(携带遗传信息) 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 tRNA和rRNA(转运RNA和核糖体RNA;tRNA;转运RNA)
(2)碱基互补配对 核糖
(3)催化活性更高(剪切能力更强) 基因突变 选择作用(人工选择;自然选择)
解析
解:(1)RNA分为mRNA、tRNA和rRNA.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的DNA聚合酶能催化子代DNA分子的合成,实现DNA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在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mRNA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在翻译过程中,tRNA(识别密码子和运载氨基酸)和rRNA(组成核糖体的重要成分)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2)RNA一般是单链分子,但也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部分双链,再折叠产生复杂的空间结构,如tRNA的三叶草结构.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
(3)由图可知,Ca2+环境中核酶剪切百分比升高,说明四膜虫产生了在Ca2+环境中催化活性更高的核酶.催化活性更高的核酶是基因突变产生的,Ca2+环境对该基因突变进行了选择.
故答案为:
(1)DNA聚合 传递遗传信息(携带遗传信息) 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 tRNA和rRNA(转运RNA和核糖体RNA;tRNA;转运RNA)
(2)碱基互补配对 核糖
(3)催化活性更高(剪切能力更强) 基因突变 选择作用(人工选择;自然选择)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菲尔和梅洛因,因为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RNA干扰机制要点:双链RNA分子一旦进入细胞,就会被一个称为Dicer的特定酶切割成21~23个核苷酸长的小分子的干涉RNA.Dicer酶能特异识别双链RNA,切割产生的干涉RNA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Rl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干涉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如图所示).
(1)RNA的中文全称是______,它的基本组成中有不同于DNA的碱基是______.
(2)Dicer酶只与双链RNA结合,这一现象反映了酶的特性,即______.
(3)复合体(RISC)上的RNA能和同源的mRNA结合的原因是______.
(4)RNA干扰的实质是使遗传信息传递中的______过程受阻.
(5)有科学家将能引起RNA干扰的双链RNA的两条单链分别注入细胞,结果却没有出现RNA干扰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6)研究发现,某基因上碱基对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如:有一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其子代的性状并没有发生改变.请给出2种合理的解释:
①______;
②______.
正确答案
解:(1)RNA的中文全称是核糖核酸;组成RNA的碱基为A、C、G、U,而组成DNA的碱基为A、C、G、T,因此RNA的基本组成中不同于DNA的碱基是尿嘧啶(U).
(2)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Dicer酶只与双链RNA结合,这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复合体(RISC)上的RNA有与同源的mRNA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因此其能和同源的mRNA结合.
(4)Rl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干涉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而mRNA是翻译的模板,因此RNA干扰的实质是使遗传信息传递中的翻译过程受阻.
(5)由于Dicer酶只能识别双链RNA,不能识别单链RNA,因此将能引起RNA干扰的双链RNA的两条单链分别注入细胞,不会出现RNA干扰现象.
(6)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替换叫做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如:有一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其子代的性状并没有发生改变.请给出2种合理的解释:
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
故答案为:
(1)核糖核酸 尿嘧啶(U)
(2)专一性
(3)有互补配对的碱基(或核苷酸)序列(4)翻译
(5)Dicer酶只能识别双链RNA,不能识别单链RNA
(6)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
解析
解:(1)RNA的中文全称是核糖核酸;组成RNA的碱基为A、C、G、U,而组成DNA的碱基为A、C、G、T,因此RNA的基本组成中不同于DNA的碱基是尿嘧啶(U).
(2)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Dicer酶只与双链RNA结合,这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复合体(RISC)上的RNA有与同源的mRNA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因此其能和同源的mRNA结合.
(4)Rl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干涉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而mRNA是翻译的模板,因此RNA干扰的实质是使遗传信息传递中的翻译过程受阻.
(5)由于Dicer酶只能识别双链RNA,不能识别单链RNA,因此将能引起RNA干扰的双链RNA的两条单链分别注入细胞,不会出现RNA干扰现象.
(6)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替换叫做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如:有一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其子代的性状并没有发生改变.请给出2种合理的解释:
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
故答案为:
(1)核糖核酸 尿嘧啶(U)
(2)专一性
(3)有互补配对的碱基(或核苷酸)序列(4)翻译
(5)Dicer酶只能识别双链RNA,不能识别单链RNA
(6)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