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1.(1)下图是某地一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1)图中所有生物构成(                 ),分解者主要是(                  ) 和 (                )。

(2)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               )形式贮存。

(3)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               ) 

(4)写出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两个主要原因(         )  和   (           )。

正确答案

(1)生物群落;  腐生细菌;  真菌(顺序不计) 

(2)呼吸作用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

(4)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 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输出量(顺序不计)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34.如图一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二为另一生态系统中四个种群和分解者的能量相对值,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鹰与狐狸的关系是(           ) 。

(2)E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分别表示流入牲畜、昆虫、鼠的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3)为保护牧草,牧民开展了灭鼠运动,在调查鼠群密度时应采取的方法为(              ),由于干旱导致牧草在一段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  (               ) 能力。

(4)根据图二信息,请绘制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4.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够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体现了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无关

C一片草地上的生物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未体现垂直结构

D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3.大肠杆菌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种类繁多,有的有害有的则有益:其代谢类型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随着其生存的环境不同而不同。2011年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引发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在欧洲多国陆续暴发,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结合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存在于人类和恒温动物肠道内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其代谢类型最可能是 (                  ),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  (           )。

(2)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产生的肠毒素,可引起患者的局部肠出血并使血管和肾功能受损,肠毒素是大肠杆菌的(              )(填初级或次级)代谢产物,据研究这种肠毒素可被霍乱外毒素的抗毒素中和,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

(3)此次暴发的大肠杆菌是一种嵌合体,它包含了多种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它还含有瘟疫细菌的DNA,产生这种变异来源属于(           ) 。

(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引发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均无效,表现出很强的耐抗生素性,说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体内含有(           ) 。

(5)下表是某培养基成分含量:

若用此培养基来培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还应在培养基成分中添加(        ),如果再加入伊红和美蓝,按用途分此培养基叫(           ),接着用此培养基(         )(能或不能)检测出饮用水和乳制品是否含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生态系统的结构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乙、丙、丁、戊代表不同的生物,正确的说法是(    )

A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

B甲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戊与丙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D从图中可以看出,戊占有三个营养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图2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作物栽培过程中,人们不断地除草、治虫,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食用菌和蚯蚓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分解者

C能量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循环流动

D由于生产环节增多,最终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4.研究人员在一些果树种植区,构建了如下图所示“果-草-牧-菌-沼”生态农业模式。

请分析回答:

(1)人工构建的“果-草-牧-菌-沼”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包括(          ),沼气池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果树和牧草可从菌土中获取(        )用于生长发育。此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 (         )利用。

(2)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果园及对照果园中某些昆虫的密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在两类果园中调查上表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 。

②果园中的瓢虫和蚜虫、姬小蜂和金纹细蛾幼虫、小花蝽和瓢虫的关系分别是(        )、(          )和(            )。

(3)从表中结果可知,生态果园的建立提高了________的种群密度,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对提高果品的品质和减少污染有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1)沼气池中的微生物,食用菌;生产者;矿质元素;多级

(2)样方法;捕食;寄生;竞争

(3)害虫天敌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2.从1997年起,国际湿地组织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湿地在环境净化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常被称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

(1)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某湿地中的金鱼藻、芦苇、泥鳅、蟾蜍、田螺、蝗虫、食虫鸟等生物的种间关系有 (              ),写出一个含蝗虫并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

(2)如图是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中A→C主要发生在细胞的(           )(部位)。

(3)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控制洪水,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保护其中的珍稀动物,是在(                   )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正确答案

(1)

(2)

(3)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1 分

32.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               )。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            )。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              )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             )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              )最为喜好。由此说明(              )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          )的数量和种类,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                )。

正确答案

(1)群落     ;     分解者   ;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①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控制无关变量)    ;    灭菌 

②高于(大于) ;  杨半分解叶  ;   叶片种类和分解(腐解)程度

(3)蚯蚓 ;  (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32.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式图,其中柱宽大致与能量流动的数量成正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会明显大于草原生态系统,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 (      )(单选)。

A. 以木本植物为主       

B. 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

C. 营养结构复杂         

D. 土壤肥沃

(2)影响森林和草原在地球上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3)若该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当图中 (      )(填字母)的柱宽过大时,会导致草场退化、沙化等现象的出现。因此,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原理,合理确定草场的 (      ),才能保证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若该图表示农田生态系统,怎样利用农作物秸秆中的能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与将秸秆作为废弃物燃烧相比,秸秆做饲料喂牲畜,再利用牲畜的粪便进行沼气发酵,就能实现对能量的 (            ),从而大大提高(            ) 。

(5)若该图表示城市生态系统,如果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过多废弃物,图中(        )(填字母)的柱宽就会明显加大,相应地就出现了环境污染。例如白色污染(聚乙烯),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造成白色污染的根本原因是 (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下一知识点 : 生态环境的保护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系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