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向乙借款20万元做生意,由丙提供价值15万元的房屋抵押,并订立了抵押合同。甲因办理登记手续费过高,经乙同意未办理登记手续。甲又将自己的一辆价值6万元的“夏利”车质押给乙,双方订立了质押合同。乙认为将车放在自家附近不安全,决定仍放在甲处。一年后,甲因亏损无力还债,乙诉至法院要求行使抵押权、质权。本案中抵押和质押的效力为( )。

A.抵押、质押均有效
B.抵押、质押均无效
C.抵押有效、质押无效
D.质押有效、抵押无效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抵押、质押的生效要件。依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房屋抵押须经登记,动产质押合同须自质物移转质权人占有时方能生效,甲既未办理房产抵押登记,又未将汽车交由乙保管,抵押、质押均未生效,所以选B。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关于物权法公示公信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公示是公信的补充
B.公信是让社会知晓物权变动的事实
C.公示产生公信力
D.公示方式构成合同的生效要件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评析] 考查要点是物权法的公示公信原则。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有三: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枚原则、公示公信原则。所谓公示,是指以一定的方式使公众知晓物权变动的事实,所谓公信,又称为公信力,是指物权变动符合法定公示方式的就具有可信赖的法律效力。可见,B项将公示与公信混淆了,因此,B项表述错误。物权变动一经公示,就会产生公信力,即就会产生让社会知晓物权变动的事实,并使得社会信赖该变动,以维护交易安全。因此,C项是正确答案。由于公示能够产生公信力,因此,公信补充了公示,而不是公示补充了公信。可见,A项表述错误。公示方式属于物权行为,而不是债权行为。在我国,由于采取登记对抗主义,而不是登记要件主义,因此,一项交易是否进行所有权转移的公示,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例如,房屋买卖合同,出卖人和买受人是否办理过户登记,并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效力,因为登记是公示方式,而不是合同的生效要件。综上分析,D项表述错误。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当事人约定将登记作为合同生效的必备条件,则物权变动的公示就成为合同生效的必备条件,这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体现。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许某和樊某在2006年10月5日借款合同是否成立,樊某是否应向乙交付27元( )

A.合同未成立,樊某不必向许某交付2万元
B.合同已成立,但尚未生效,樊某不必向许某交付2万元
C.合同未成立,因为个人借款合同以借款的交付为成立要件
D.合同已成立,且已生效,樊某应向许某交付2万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合同成立的时间是( )

A.受要约人承诺生效之时
B.书面保险合同签订之时
C.保险单签发之时
D.保险费缴纳之时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点] 保险合同的成立时间[解析] 《保险法》第13条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并在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中载明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经投保人和保险人协商同意,也可以采取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书面协议形式订立保险合同。”第14条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 保险合同的成立时间学界虽然仍有争论,但是通说认为保险合同是不要式合同,不需要签订书面合同,同时保险合同是诺成性合同,即受要约人承诺生效之时即为合同成立之时,保险单的签发和保险费的缴纳都不是合同成立的要件,所以A选项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周某以公司债券出质,债券上未进行任何记载。周某按约定将债券交付给质权人。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A.质押合同成立但不生效
B.质押合同不成立
C.质押合同生效,但不具有对抗效力
D.质押合同生效且具有对抗效力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考点] 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解析] 根据《担保法》第76条规定:“以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质押合同自权利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担保法解释》第99条规定:“以公司债券出质的,出质人与出质权人没有背书记载‘质押’字样,以债券出质对抗公司和第三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故C项正确

百度题库 > 中级经济师 > 中级经济基础 > 违反生效要件的合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